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關羽溫酒斬華雄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中,描述了身為馬弓手的關羽在汜水關揮刀斬華雄於馬下的事蹟。

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華雄(?-190年),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三國演義》中,華雄的出場頗為熱鬧。當時,各路諸侯起兵駐紮在洛陽城外,劉備也帶領關羽、張飛和公孫瓚一同前往。各路諸侯推選袁紹為盟主,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當消息傳到董卓帳下時,董卓頗為驚慌,急忙召集部下商議,呂布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的人,可是這時候,卻出現了另外一個聲音:“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華雄就此閃亮登場。

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影視劇中的華雄形象

華雄敢說這個話,自然是有自信和實力的。接下來第一個與他過招的就是十八路諸侯之一鮑信的弟弟鮑忠,帶著三千人來搶關。但結果卻是一照面就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第二個過招的,是大名鼎鼎的江東之虎孫堅。孫堅的手下,此時已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員大將。華雄的副將胡軫出來應戰,不大功夫就被程普給刺殺了。

眼看孫堅軍隊實力強勁,難以取勝,華雄便聽取李肅建議,夜襲孫堅。恰好此時袁術怕孫堅攻破洛陽,奪得頭功,就斷了孫堅糧草。孫堅陣營不穩,被華雄偷襲,部下損失慘重,大將祖茂也為掩護孫堅逃走,讓華雄斬殺。

第三個過招的,那就是袁術的手下俞涉了,沒三個回合便被華雄給斬了。

第四個,則是冀州刺史韓馥的手下潘鳳,提著大斧出去,沒一陣功夫又被華雄給砍了。

連吃四場敗仗,華雄的戲份不可謂不重,可他畢竟只是個陪襯。這時關雲長便上場了,曹操遞給他熱酒一杯,雲長只說了一句臺詞:“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只聽得喊聲大振,他便回來了,丟下華雄的人頭,舉起酒杯,其酒尚溫。《三國演義》中贊曰:“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鼕鼕。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這一段演義中寫得極其精彩,可背後的史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演義說華雄的副將胡軫被程普刺殺。胡軫是誰?官拜東郡太守、實際的軍職是大都護,手下都有誰呢?頭一個便是呂布,第二個則是華雄。也就是說,胡軫實際上是呂布、華雄二人的上司。而且,胡軫也沒陣亡在與孫堅的戰事中,他一直活到了192年。那時華雄早就死了,董卓也死了,是王允與李傕在長安城下對陣,胡軫和當時的另一員名將徐榮一起出去對付李傕,結果是徐榮戰死,胡軫卻反水,與李傕合兵反攻長安。

所以,胡軫不可能死在汜水關下。

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胡軫動漫形象

其次,演義中又說華雄斬了鮑忠等一番武將,自然這就純屬演義小說“三分虛構”的部分了,不管是鮑忠,還是俞涉、潘鳳,都子虛烏有。唯一真實存在的便是祖茂,但史實中,與祖茂對敵的是董卓,卻不是華雄,並且從《三國志》中看,祖茂似乎也並未在這場戰役中陣亡。

所以,華雄其實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戰績。

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影視劇中的祖茂形象

最後,那就是關羽了,但是這個事情呢,是沒有歷史依據的,因為當時公孫瓚還在幽州,並沒有前來會合。並且劉備這時還沒有依附公孫瓚,怎麼會隨公孫瓚前來呢?所以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年初,各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劉備大約還在下密為縣丞,或在高唐為縣尉、縣令,並沒有在洛陽外圍的前線上,關羽是不可能出現在那裡斬華雄的。

實際上,一切只是戲份而已。唯一的真實之處,那就是華雄死了,和演義恰好相反,他沒有打敗孫堅,反而是被孫堅打敗了。為什麼華雄會死呢?不是因為曹操的溫酒,而是因為董卓軍隊的大都護胡軫和大將呂布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孫堅發現了這個機會之後,立刻發動了進攻。董卓的軍隊由於沒有統一的指揮,進而大敗虧輸。胡軫當場被孫堅斬殺,呂布依靠武力殺出重圍,隨後逃回了洛陽。最倒黴的就是華雄,華雄是董卓的都督,在撤退途中被俘。華雄被孫堅擒獲以後,曾試圖逃跑,但隨後被孫堅斬殺。

三國經典一幕:溫酒斬華雄,真的是關羽所為嗎?

影視劇中的孫堅形象

所以說華雄的死和關羽沒有任何關係,溫酒斬華雄不過是羅貫中的杜撰而已。而《三國演義》把華雄描寫的如此厲害,僅是一種襯托的手法,不過是為了說明關羽更加厲害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