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中秋節將至,一大波廣式蘇式京式滇式港式的五仁蓮蓉流心奶黃冰皮巧克力雲腿棗泥豆沙抹茶紅豆芝麻蛋黃枸杞山藥味月餅,全都安排上了。

往年這個時候,總會有大包小包的月餅禮盒,在被掏空後等待處理。大多數被丟進垃圾桶、然後進入填埋場或焚燒爐。

這些凸顯價值與誠意的包裝,卻成了環境的負擔。據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查顯示,每年包裝廢棄物總量達1.5億噸,其中70%以上由過度包裝造成。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大量未分類回收的塑料最終被扔進了垃圾填埋場。 © David Jaemin Byun / Greenpeace

於是月餅禮盒的過度包裝問題在近幾年被批判聲討。那麼問題來了,月餅包裝的“瘦身計劃”進展如何呢?我們隨機走訪了北京的3家超市,實地看一看月餅到底瘦身了沒有。


超市A:方莊某平價連鎖超市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 Eric / Greenpeace

甚至還有借中秋節推出的“冰淇淋月餅”概念禮盒,包裝是個手提包......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 Eric / Greenpeace

超市B:亦莊某互聯網品牌超市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 Xia Yiwen / Greenpeace

超市C:三里屯某高級超市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 Wang He / Greenpeace

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線下渠道銷售的月餅雖然較曾經雍容華貴且複雜的包裝雖有一些改善,但包裝仍顯臃腫、浮誇,實際月餅重量與包裝大小體積相比反差甚大。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綠髮會)調研發現,如果依據現行限制過度包裝的標準,即《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09),一些看上去過度包裝的商品,其實是符合標準的。這主要是由於計算方法中存在漏洞,空隙率的計算是按月餅的初始小包裝計算,而不是月餅本身的體積。

綠髮會表示,這其中存在的漏洞是一些月餅及包裝生產商會將初始小包裝盒做的儘量大,這樣計算中就不會考慮月餅實際的體積,也就不會影響包裝空隙率。

這是鑽了計算標準的空子。

跳出傳統渠道,我們還發現“定製月餅”成了過度包裝的重災區。

創意定製月餅近幾年成了商業圈潮流,作為員工福利,或是作為禮物送人,主要為了突出企業文化、塑造品牌形象與差異感、順帶在圈內與社交媒體制造話題,趁機讓員工做一波硬廣。這些創意定製月餅多為內部發放或贈予,不在市場渠道流通,這也給了過度包裝可趁之機。

我們希望企業在展示品牌形象、建立企業文化的同時,兼顧企業社會責任,從細微之處體現企業對環境負責的承諾和目標。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圖源網絡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圖源網絡

除了月餅,化妝品的過度包裝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就在9月初,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官方賬號“上海發佈”公佈了在最近一次針對“過度包裝”問題的市場監管抽查結果。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總共對天貓、淘寶、東方購物等5個平臺銷售的餅乾、化妝品、茶葉、保健品、可可及烘焙咖啡等5類產品開展線上抽樣,總共調查了50批次產品。

共有12批次產品為過度包裝,其中化妝品是過度包裝重災區,10個批次中有7個批次超標,不合格發現率達到70%。

同時,茶葉存在2批次過度包裝,不合格發現率為20%。可可及烘焙咖啡存在2批次過度包裝,不合格發現率為20%。餅乾存在1批次過度包裝,不合格發現率為10%。

可見,說了這麼久的過度包裝問題,卻已擴散到方方面面。

“無廢設計”從源頭減量

優雅需要付出代價,但不應由環境來承擔。

這些包裝被丟棄後進入垃圾處理體系,成為固體廢棄物。根據估算,中國固體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能力相對滯後,導致垃圾存量巨大,據估計已經達到600-700億噸甚至更多。而中國城市和農村生活垃圾年產生量超過4億噸。就像十年前的《垃圾圍城》紀錄片,揭示了以北京為代表的城市垃圾處理困境。

這巨量的垃圾,絕大部分被扔進填埋場或者焚燒爐,帶來環境和健康的潛在危害。

如何扭轉這種“產生-收運-填埋/焚燒”的垃圾處理方式,是現代人需要思考的。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 綠色和平

在這個經典的倒三角中,優先等級自上而下依次降低。源頭杜絕、減少垃圾的產生可以極大緩解後續各個環節的壓力,應該被優先考慮。產品重複利用,以及循環再生那些沒有更多使用價值的產品中的資源,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垃圾減量、變廢為寶的作用。相比之下,處於末端的填埋或焚燒不是最環保、最不可持續的垃圾處理方式。

過度包裝問題也需要依據這個“倒三角”原則來思考:

  1. 如何將包裝做得更精簡,以避免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從而在源頭減量。
  2. 如何將不得不使用的包裝材料設計得可以利於重複使用,避免這些資源被短暫的使用後即成為垃圾。當然,也要避免現在一些產品包裝設計的“喧賓奪主”,搶了月餅的戲。
  3. 如何使用更易於循環利用的材料,從而提高後續的回收利用率;可否使用符合要求的再生材料,而非新材料。

好的產品應該經久耐用,同時易於回收和再利用。生產者對產品的責任也應從生態設計開始,延伸到產品生命週期的每一部分,包括維修、回收、再利用,直到最終資源再生。生產者也應公開產業鏈信息,建立消費者的信任,以便消費者做出負責任的消費選擇。

2020月餅包裝大起底:我瘦了,我裝的

© 綠色和平

前面講到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09)標準,其實也對包裝做出了明確的基本要求:減少包裝材料、便於回收、簡化包裝功能和機構,避免空隙過大成本過高的包裝、考慮包裝廢棄回收的環境成本、考慮包裝實用性。

回頭看那些過度包裝產品,是否考慮了包裝實用性?是否考慮包裝廢棄回收的環境成本呢?此處留有省略號。

綠髮會表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報批稿)》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面代替現行《標準》,目前看來比現行《標準》更加嚴格,過度包裝問題需要社會長期監督。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資源-環境-社會的角度思考過度包裝問題,思考如何構建一個“無廢未來”。

此項目已在北京獲得臨時活動備案

「 行動帶來改變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