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像頭越多越好嗎?

西風梟


小米10系列可以說是上半年表現最均衡的一款旗艦產品了,3999元的定價在剛發佈的時候確實是讓很多消費者都覺得驚訝的,因為之前小米從來沒有上升到這樣一個價格區間之內,不過消費者使用體驗過後,發現小米10還是很對得起這樣一個售價的,並沒有在價格上給各位消費者耍滑頭。而小米10雖然表現很均衡,但也是有缺點存在的,比如說它存在的兩顆湊數鏡頭,這也是讓很多消費者不理解的,為了湊足四攝,真的有必要加入湊數攝像頭嗎?

智能手機之上剛開始出現雙攝像頭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是為了虛化效果,有一顆近景攝像頭能夠讓我們在拍攝景物或者是人像的時候,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當時傳感器的尺寸有著一定的限制,所以也只能依靠雙攝像頭來進行虛化。隨後多個攝像頭就逐漸成為了主流,除了主攝像頭之外,還要有著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後來又出現了潛望式變焦鏡頭,可以說很多消費者都是覺得眼花繚亂的,手機上真的有必要加入這麼多的攝像頭嗎?

而近些年來主流的手機廠商在攝像頭方面的科普力度並不是很大,對於很多線下的消費者而言,他們都會認為手機的攝像頭越多,拍照能力就越出色,這也是為什麼主流廠商都在拼命增加手機攝像頭的原因。但實際上我們要分清楚,每個攝像頭的作用都是不相同的,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確實是能夠大幅度提升手機的拍照感受,再加上一顆主攝像頭,三顆攝像頭已經足夠了。

而一些手機廠商為了增加手機產品在線下市場的吸引力,除了主攝像頭和廣角鏡頭之外,還會加入所謂的微距鏡頭和景深鏡頭,一般來說這兩種鏡頭的像素也就只有200萬,是很多年前鍵盤機的水平。市面上的手機廠商對於兩種湊數鏡頭都是樂此不疲的,而線下的消費者也確實是很容易被忽悠。

不過說實話,手機廠商這樣做確實是有些得不償失了,首先現階段一款手機內部的零件越來越多,手機內部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寶貴了,如果機身重量過重的話,就會影響消費者的使用手感,雖然各大主流廠商都希望打造出更為輕薄的旗艦產品,但是它們卻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湊數攝像頭,就比如說前文所提到的小米10吧,作為一款旗艦產品,它的重量達到了208克,這其中又何嘗沒有湊數攝像頭的重量呢?

其實對於小米10而言,廣角鏡頭和主攝像頭的表現已經足夠給力了,拋棄兩顆湊數攝像頭,再加入一顆8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整個手機的拍照實力絕對是要比現在更為強悍的,而且摒棄了兩顆湊數攝像頭之外,機身空間就會有著更多的剩餘,手機的重量就會因此下降,對於消費者而言,手感也就會有著進一步的上升,這難道不比兩顆湊出攝像頭來的更划算嗎?


玩轉3C數碼


拍照作為手機廠商競爭的核心點之一,功能已經發展越來越強大。三攝、四攝甚至五攝,而下半年不斷增加的鏡頭數量,讓人感到新奇的同時,也不禁要問,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鏡頭嗎?它們真的有用嗎?

說起來,從2014年開始,雙攝方案從真正意義上的開始應用到現在普及千元機也只是過去了四年而已。似乎是對雙攝已經感到疲乏,廠商在今年紛紛推出了更多鏡頭的手機。

目前的多攝方案就像是抽卡一樣,都從同一個池子裡進行選擇,最後組成一套自己的”牌組“打法。

卡牌池:標準焦段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超廣角鏡頭、黑白鏡頭、深度相機鏡頭

簡要概括一下目前流行基礎牌組方案(X),主要的方向在於偏重畫質:

黑白鏡頭組合:提高解析力,增強畫質表現,豐富畫面細節。

廣角(標準鏡頭)長焦鏡頭組合:提高變焦能力,增強遠攝能力,降低鏡頭凸起感。

標準,景深鏡頭組合:實現更好的虛化效果

而進階牌組方案加入了不少新卡牌,也包括了TOF、3D結構光這種稀有卡牌,主要的方向在於豐富玩法:

X+超廣角(微距)鏡頭組合:改變景別,塑造新玩法

X+深度相機:3D建模,AR表情玩法

至於怎麼組合、組合的效果如何,各大廠商也都有著自己的考量和打法,我們先來看一下大家上分喜歡用的這幾套牌組。

廣角配長焦 光學變焦更無損

先來說一下廣角和長焦吧,畢竟這對一遠一近的兄第也算是老資歷了,這種組合形式多是為了實現光學變焦。

提到光學變焦,我們的印象往往都是長鏡頭的單反,在手機上大多采用的都是數字變焦,即通過放大裁剪來進行變焦,局部區域的細節都是通過插值完成,因此會出現大量的噪點。

而光學變焦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如上圖,在我們拉大焦距的時候,焦點向後移動,也就是綠色線條長焦,這個時候可視角度會變得更小。

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要想實現更高倍數的變焦就意味著需要更長的焦距,而目前的手機厚度是很難做到的,畢竟鏡頭凸起太影響美觀。

既然一個鏡頭實現變焦有困難,那就再加入一枚鏡頭——廣角頭。通過將長焦短焦拆分開,用廣角頭來實現對大場景的成像,用單獨的長焦頭來變現細節,需要的時候就兩枚鏡頭進行切換,這就形成了手機上的光學變焦效果。

注意了,單反的光學變焦是單鏡頭光學鏡片組件移動來實現變焦,因為鏡頭會顯得很長。

而手機囿於外觀,技術因素,將變焦功能攤開為兩枚鏡頭,來回切換,因此凸起情況得到了控制,這兩者是不同的。

手機的光學變焦只是在兩枚鏡頭間進行切換,那麼中間的焦段怎麼辦呢?以2倍光變為例,我們的手機上點擊1倍的時候,它會切換到2倍變焦畫面(也就是另一枚鏡頭),如果我們用拖拉的方式放到1.5倍,你會發現畫面也在放大,但這只是廣角畫面經過裁切之後的成像。

單反的是完整的光學變焦,而手機的畫面只是兩枚鏡頭切換外加算法的結果,畢竟機身有限。

黑白+彩色鏡頭 畫質增強暗光更清晰

而黑白、彩色鏡頭的組合則更關注畫質提升,降低噪點,能夠更好地體現畫面的細節、色彩。

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我們就要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說起了……首先要明白一點,我們手機內部的CMOS,也就是感光元器件,字如其名,只能感受到光的強弱,而並不能讀取到光的色彩信息。

在這裡,我們就需要引申出一個概念——拜爾濾色鏡。通過在傳感器的上方擺放由紅綠藍組成的馬賽克陣列,光線透過的時候就可以取得相應的顏色信息,這裡要注意,傳感器獲得仍然只有三種顏色的強度信息,至於顏色的顯示則是在相應的處理器中完成的。

你可以聯想一下教堂裡面的馬賽克玻璃,當光線照進來的時候是不是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而傳感器則要更加複雜,是通過三組(RGB)濾色過後的強度信息來進行計算,從而實現插值推測來補充缺失的色彩。

這裡我們並不需要糾結這個問題,對比黑白相機,我們考慮則是“教堂玻璃”是不是擋住了一部分光線,而這部分光線正常情況下還好,如果是在暗部區域,則就會完全丟失細節。

在這種情況下,黑白相機就能夠大顯神威了。拿掉了拜爾濾鏡的黑白相機可是一個大胃王,進光量要遠超彩色相機,能夠更好地捕捉畫面明度信息,增強細節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黑白與彩色畫面進行結合,兩張併為一張能夠提高畫面細節的表現力,降低噪點,改善畫質表現,特別是在夜晚情況下。

除此之外兩張照片融合也是一個挑戰,畢竟手機兩枚鏡頭雖然隔得近,但還是會存在一定的視差,畫面難免有錯位的情況,因此這裡還需要有著一套完備的照片合成算法來做保障。

由此看來,黑白鏡頭與彩色鏡頭的作用更像是互補作用,你幫我我幫你的關係。

彩色+彩色鏡頭 視差景深更搶眼

對比之下,彩色與彩色鏡頭的組合則多半是為了景深效果,顯得有些泛化。

為什麼說它泛化呢?是因為在理論上,只要有兩個鏡頭就可以實現景深效果,而並不是彩色彩色的專屬。更何況發展到現在,雖然場景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單攝通過算法也可以獨立完成景深虛化效果。

而手機的兩枚鏡頭就是通過模擬人眼的視差基線,實現三角測量的原理可以得到與物體的距離。說起來,在《亮劍》中,李雲龍手下的炮兵可沒少用這招,伸出的大拇指相當於物體成像,左右眼閉合尋找合適的特徵點,從而推算出大致距離。

通過距離的計算,手機就可以實現景深效果,甚至能夠針對對焦點的變化來改變景深。看到這裡,讀者應該也明白了手機的景深效果大多依賴雙攝產生的視差,除此之外,它還與手機的光圈、CMOS有著密切關係。

因此,我認為在多攝中將景深效果歸結到單獨一枚鏡頭是不合理的,畢竟兩枚鏡頭的視差才是景深效果的源頭,這樣未免有些厚此薄彼啊。

當然事無絕對,例如TOF這種深度相機就可以完成測量距離的任務,還有一些公司擁有強大的算法,通過算法識別,摳圖來完成虛化效果,不過考慮到實際效果,現在廠商大都是還是加入了一枚景深攝像頭。

其實談到這裡我認為手機鏡頭的種類已經夠豐富了,但是今年廠商的大動作卻都“啪啪啪”地打我臉。面對消費者日益挑剔的拍照需求,廠商究竟會怎麼選擇呢?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啊。

超廣角微距神仙鬥法 拍照進入玩法比拼階段

如果說之前的組合方式是為了著重畫質表現,那麼今年輪流推出的多攝手機在增強畫質的同時,也針對拍照玩法進行了升級,改善拍照體驗。

超廣角鏡頭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拍攝中會擁有更加廣闊的視野,在風景人文建築都應用廣泛,並且它的好夥伴微距功能也被添加到了拍照功能當中,不說廢話直接上樣張:

看完樣張是不是覺得平常普通的拍照模式顯得太過於無聊了,而這個時候超廣角和微距玩法無疑能夠豐富手機拍照的可玩性。在不犧牲畫質的情況下,我還是很樂意加入這些新玩法的,並且就目前的趨勢來看,留給手機的可玩性鏡頭還挺多的,比如移軸。

寫在最後的話

相信看了上面的的列表,我們都對手機廠商的鏡頭套路有了些許瞭解。從畫質和畫面質量表現來說,雙鏡頭和三鏡頭的多鏡頭合成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但如果是三個鏡頭以上的手機,但由於不同焦段畫幅面積有所不同,大部分算法都無法正常運算,多出的鏡頭對畫質沒有效果,只是玩法更多一些而已。

所以說,從目前的鏡頭組合來看,三攝及以下的鏡頭還是比較實用的,在手機有限的空間內,這種設計能在鏡頭模組和手機其它元器件中取相對的平衡。

如果手機的商業定位更偏向於多玩法的拍攝功能,那四鏡頭以上的設計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當前手機拍照畫質提升並沒有獲得質的進步,在這種焦慮下,拓寬玩法未必不是一種新思路。但增多的鏡頭與考究的外觀設計勢必會更加衝突,也增添了消費者的購買負擔。

現在手機鏡頭數量越來越多,但說到底,我並不是討厭多攝,我只是害怕為多攝而多攝,強行為了蹭一波風頭而已。


中關村在線


手機攝像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據需求去增加攝像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e02a6ddc0fb49dc80956fd0854573a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