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圖文/蓓蓓

編輯/蓓蓓

孩子讀書不自覺似乎已經成為了眾多父母們的一大難題,孩子不自覺會影響成績,但是父母要是逼迫他們,很可能會給孩子造成更消極的後果,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很多父母都焦頭爛額。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我的一個同事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同事芳芳給兒子報了一個編程的課,但是孩子死活都沒興趣,甚至在課上做別的事情,讓芳芳非常焦慮。後來,芳芳給兒子買了一套機器人玩具,每次有人來家裡玩的時候,都會問:這是不是你做的呀,果然學了編程的孩子都很厲害呢!

後來說的人多了,芳芳的兒子反而開始研究起了編程,還主動讓媽媽讓他繼續學編程課。之後,芳芳的兒子還獲得了編程大大小小的比賽,成了一個小小的編程師。

其實,芳芳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她利用了"鳥籠效應",輕鬆地解決了孩子學習興趣低下的問題。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什麼是"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大概的意思就是:當你得到了一件東西之後,就會不由自主地購買與之更多的東西。這個效應是由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發現的,有個人家裡放了一隻鳥籠之後,但是沒有放鳥,後來有一群人來了家裡之後,每次都會問這個問題,後來這個人實在受不了客人們的問題以及為了避免每次解釋的麻煩,就只能買只鳥放進去。

這樣一來,原本自己不關心的事情現在反而花費了更多精力去經營,並且主動去了解和學習。這個效應也被廣泛用於教育界,用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那家長應該如何運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去學習呢?

1、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

孩子們不想學習,無非是學習沒辦法給他們帶來樂趣,甚至會覺得非常枯燥無味。與其沉浸在無聊的世界中,還不如打兩把遊戲來得舒坦。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想要等孩子自己發現自己喜歡什麼是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孩子自己根本不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所以家長這個時候就要主動一點,觀察孩子的日常,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幫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

當然,興趣的建立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家長們不要害怕麻煩。如果孩子並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事情,那麼家長就可以企圖培養孩子的興趣。

家長可以給孩子開始買繪本,如果孩子接觸之後沒有特別抵抗,那麼之後就可以慢慢地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更有意義的書籍上,讓他們養成讀書的習慣,或者讓他們覺得讀書就是日常的一部分。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2、言傳身教,做好本分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讓孩子擁有自律的品質,讓他們主動學習,父母就要做好榜樣作用。除了學校的老師之外,家長的教育就是決定孩子未來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家長做出任何不良的行為,孩子都會模仿,畢竟在孩子眼中,父母的行為就是最好的標杆。

想讓孩子主動學習,家長就要自己先投入學習中,少在孩子面前低頭玩手機,而是要拿出書籍告訴孩子,這才是真正的打開方式,久而久之,到了學習的時間,他們就會自覺。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3、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毋庸置疑,環境會對人產生各種未知的影響,不好的環境會降低學習效率,而良好的環境則會讓孩子更加安心。所謂良好的學習環境,除了家庭和諧之外,還要和孩子保持緊密的溝通,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要做好維持。此外,父母不要經常用不耐煩的語氣催促孩子,更不要動不動講道理,而是要讓孩子明白讀書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自己,從而讓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總結

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並不是所謂的金錢物質,而是讓孩子擁有持續生存且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

如果能夠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學會積極主動地汲取知識,那麼這樣的品質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良好的品質就像井水一樣,取之不盡,當然也會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質之後,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