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提高“營養智商”分辨營養零食

作者:康寶萊研發中心北美科學事務部總監Simon Sum

  值得欣慰的是:近九成消費者會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遺憾的是:消費者們並不是總能理解營養成分表上的關鍵術語。提高“營養智商”(Nutrition IQ)對於明智地選擇食物和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例如,國際食品信息理事會基金會稱,近三分之二的人聽說過“營養密度”這個概念,但能解釋其含義的人並不多。再比如,現在許多消費者都意識到蛋白質是營養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吃零食時就不那麼關心零食的蛋白質含量了。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蛋白質在日常飲食中至關重要。蛋白質是一種必需的宏量營養素,幫助維持人體免疫系統並組成肌肉、骨骼、皮膚和毛髮。最近發表在《營養、健康與衰老》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實:大部分美國人日常攝入的蛋白質低於建議攝入量,而攝入量不足會使身體難以建立和維持各系統。現有證據表明,攝入蛋白質的質量和數量都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

 

康寶萊:提高“營養智商”分辨營養零食

  營養密度用來衡量每攝入一份食物或單位卡路里可獲取的營養物質的量。即便兩種食物的卡路里含量相同,一種食物可能會為我們的身體提供每天所需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健康脂肪、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重要營養物質。與之相反的是,另一種食物的卡路里可能僅來自於糖和飽和脂肪,並沒有其他顯著的營養益處。

  許多零食都含有大量糖分、飽和脂肪或過量的鹽,所以吃零食往往被視作不好的習慣。為應對這一問題,食品行業不斷推出各類“低糖”和“低鈉”零食,但“低糖”、“低鈉”並不意味著零食的營養益處相應增加了。所以食品行業又推出了標有“富含蛋白質”(每份零食的蛋白質含量達到5克以上)字樣的零食。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富含蛋白質的零食營養成分都相同。消費者買到的零食可能看起來很健康,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營養豐富的高蛋白零食難以尋覓的原因之一是,健康專家或食品生產商缺乏工具去測定蛋白質零食產品的營養密度。直到最近,康寶萊的專家團隊調整了由亞當·德雷夫諾夫斯基博士提出的著名的營養素富集食物指數(nutrient rich food index),用來評估高蛋白質零食中營養成分的狀況。在這一高蛋白質零食指數中,我們納入了一些人們普遍攝入不足的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和膳食纖維),還包括一些被過量攝入的營養素(糖、飽和脂肪和鈉)。在評估150餘種常見的高蛋白食物後,我們發現這些食物的營養密度良莠不齊,差異很大。

康寶萊:提高“營養智商”分辨營養零食


  目前市面上高蛋白類零食的種類較多,消費者可根據產品中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及膳食纖維的含量進行篩選。另外,為控制熱量攝入,健康零食也應將熱量控制在100-150卡路里之間,這樣既能防止飢餓,又能在下一餐前維持飽腹感。因此,當下次您想要吃一些高蛋白零食時(如酸奶、奶昔或蛋白棒),除計算卡路里外,其他關鍵營養成分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選購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