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饒毅目前擔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大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和施一公一樣,這位也是學成歸國的頂級學者,在國內外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他也是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成員。

饒毅的研究方向是神經生物學研究,在他的研究領域中,成果斐然,他也是《細胞》,《自然》等頂級刊物的常客。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饒毅性格剛烈,敢於直言。他為大眾熟悉主要源自於兩件事,其一是2011年,饒毅參選中科院院士評選出局後,當即宣佈,以後不再參加院士評選。

第二件事是他曾經實名舉報武漢大學的李紅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院士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所長學術不端。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媒體採訪時,饒毅給出這樣的答案,“沒有發過,有過草稿。”這句話翻譯一下,意思很清楚。造假是事實,但我還沒有舉報。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2011年8月22日,饒毅在其個人博客上發文,“今天中國,誰最該做院士?”該文中,饒毅明確指出,中國有二位學者成果未獲應有的肯定,應該助其獲得諾獎。這兩位學者就是屠呦呦和和張亭棟。他們都不是院士。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是我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屠呦呦獲得諾獎打破了好幾個紀錄,她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背景,沒有院士頭銜,她的研究成果也沒有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過SCI論文。嚴格說來,她是在三流科研條件下創造出了一流的科研成果。

屠呦呦因為年齡的關係,不能參選院士評選,自然也不可能當選為院士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僅僅4年,饒毅就預言成真,這眼光真的太準了。那麼饒毅說的另外一位學者張亭棟呢?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張亭棟1950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隨後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工作;2011年9月,張亭棟獲頒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張亭棟是三氧化二砷對白血病治療作用的主要發現者。和屠呦呦極為相似的是,這兩個發明都來源於中藥,且都是上個世紀70年代發現的。

無論是屠呦呦還是張亭棟的研究成果,國際國內都認可,也得到了具體應用,起到了治病救人的直接效果。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但二人因為課題組內部外部的矛盾,以及英文的論文數量較少的原因,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二人都不是院士,甚至張亭棟都從未被推薦過。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張亭棟在國際上知名度不大,雖然研究成果很牛,但缺乏相應的國際肯定,這也是他參評諾獎的短板。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近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出爐,總共4人獲獎,張亭棟就是其中的一員。他能和屠呦呦一樣,再次獲得諾獎呢?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