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一群特殊的人铸就一个时代,而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又会产生特定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是马小军的青春,也是他个人的成长史——一个充满幻想和惆怅的青春时光。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一代人的青春

而这部上世纪90年代上映的电影,直到现今,依然具有着经典所特有的共鸣与思考。

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候的北京没有那么多现代化的设施和高楼,更多的是无所事事的少年,在青春的变化之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青春的躁动。

本文即通过对《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之中的时代感,和男性意识所具有的觉醒特征进行剖析。

1.权威的倒塌,引发的少年价值观重塑

在这一部影片中,从开始到结尾,一个又一个权威形象相继倒塌。

权威的倒塌在少年的回忆之中,通过一次又一次滑稽的故事呈现出来。

例如像马小军的老师胡老师,就是作为被消解的权威呈现出来。

与青春年少的马小军不同,胡老师的形象一开始就给观众产生孱弱的印象,在厚厚的眼镜片之下,胡老师的眼神和表情上,呈现出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

冯小刚扮演的胡老师,没有展现出为人师表所具有的教育特征,更多的是在少年人的记忆之中所产生的那些窘迫而又搞笑的情节。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老师的威严不再

而这种对于教师形象的权威消解,是少年所具有的特有的回忆。

每一个生动的记忆,都不是死亡的文本,而是在一个又一个记忆片段之中转变成活生生的人,相比于我们认知中的教师,胡老师尽管并不完美,但是却更为现实。

在影片中,胡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课堂,进而被学生们玩弄。

而那些调皮而又捣蛋的孩子们,也对自己的老师没有丝毫的尊敬,更多的是以一种叛逆的眼光来去看待学校的一切事物。就像胡老师解手的过程被马小军看到这一情节,本身也是对于权威的消解特征。

2.父母形象的疏离,促使对成人世界的好奇

权威式的形象倒塌,这部影片当中另外一方面,就是马小军的父母。

马小军的理解之中,父母的婚姻并非是一种在爱情的基础上获得的结合,而仅仅只是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之下产生的结果。

因而这个家庭注定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的幸福,父亲没有前途并且也不回家。

而母亲因为毫无希望的生活,从而怨天尤人,对于马小军的教育,也就疏于管教。

甚至弟弟的出生,也是马小军无意之中所促成的结果。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混乱不堪的家庭教育

父母这一形象,在这部影片当中缺失了原本所具有的向导意义,而陷入了赤裸裸的权威倒塌的荒谬感。

在马小军的眼中,生活除了未知的女性色彩以外,家庭和课堂都无法给予他能够在青春时期所获取的刺激感,因而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去寻求教育的意义。

马小军的青春有无尽的精力无法倾泻,因而对于未知的好奇,促使他通过潜入一家又一家去寻求进入成人世界的密码。


从刚开始的打开自己家的上锁的地方寻找隐私,后来潜入别人的房子,去想象其他人的生活,隐喻的正是马小军在一次又一次的成长的未知之中,去寻求对成人世界的关注。

3.畸形的英雄梦,产生阿Q式的心理特征

另一方面,少年因为缺失家庭和学校的权威,走上了社会化的途径,他们不崇拜学习优异的人,只崇拜那些在市井江湖之中拥有极高地位的传奇与个人。

学校和家庭远远无法满足少年人所需要的激情与澎湃,因而他们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陷入社会之中的纷争与恶作剧之中。

就像马小军年少时期所梦想的英雄一样,“获得女性的肯定”是他们这一群体最重要的精神上的认同,在斗争之中获得胜利,是标榜强大的证明。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对英雄的另类追寻

而作为模范的象征代表刘忆苦这一形象,就受到许多女孩子的欢迎。

他们所崇拜的英雄人物,不再是受到世人景仰的正面形象,更多的是以猛烈和勇敢作为标志的畸形化的“斗殴英雄”。

黑色幽默式的“大哥”形象,进而演变成少年们心中的英雄。

每一个男人在年少时期憧憬有一天获得功成名就,被众人景仰的梦想,马小军也不例外。


他发现了父亲的勋章,佩戴在自己身上时,少年的心中的英雄,在这一刻与幻想产生了重合。


英雄的梦想在这一刻,成为了类似阿Q“总有一天会阔起来”这一空想式的理解。

4.幻想中的爱情故事,赋予了灰白青春彩色的光亮

在英雄的美梦之中,少年人的心中最为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受到爱情的感召。

十六七岁的年纪,情窦初开的少年们对于世界的第1个好奇,来自于女性,对于异性朦胧的情感需求在马小军的心中,一点又一点的泛起涟漪。

这场追逐爱情的故事,开始于马小军记忆中的那张彩色半身照。

这一片段也具有着马小军幻想式的渲染,那个年代本来是黑色相片的年代,但却在马小军的记忆之中产生了彩色的光华,是回忆赋予了相片颜色,也证明了这个女孩儿对于青春年代的马小军如何的具有影响。

这个女孩就是米兰,扎着小马尾、穿着鲜红泳衣的米兰。

马小军对于米兰的追逐,似乎并不仅仅只是对于女性情感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心目之中所创造的完美形象的追忆。

为了见到米兰的真人,马小军每天无所事事的在街头巷尾游荡。而米兰与马校园的相遇,从来不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说,差了整整一个年代。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成熟的米兰

在米兰那里,马小军永远仅仅只是一个比自己小很多岁的小毛孩。

为了去引起米兰的注意,马小军作出了许多努力,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女性心目当中的英雄形象。

但是这种一次又一次稚嫩而又勇敢的举动,本身透露着孩子气的天真和稚嫩,仅仅只是渴望着成人的情感生活的少年的需求,而非成熟的状态。

在与米兰的故事中,马小军从未占据主动,甚至仅仅只是追寻着她的一种魅力的身影。

虽然最终马小军的这一稚嫩的爱情,得到了米兰的认可,但是在又一个阳光灿烂的白日的到来之下,马小军的爱情又一去不复返了。

平静之下的波涛让马小军产生冲动的心情,试图将自己少年的爱情冲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回来。

最终,这场幻想中的爱情故事,依然无法获得完美的结局,甚至这场爱情故事的出现,也有可能仅仅只是马小军的记忆的错乱。

5.阳光灿烂的日子背后,是懦弱的少年本性

成年之后的马小军重新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很多事情并非是像记忆那样,拥有着英雄化及其阳光灿烂的状态,而仅仅只留下了一些又一些深刻的片段。

这些片段之中米兰从未与马小军相识,而米兰的意中人,也一直是更为成熟的刘忆苦。

马小军对于米兰的迷恋和接近,是对于权威倒塌之后的女性吸引的结果,这样一个女性的介入使马小军感受到了成年世界所具有的独特气息。

也使马小军无处发泄精力的青春,拥有了能够寻求意义的终点。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自以为成熟的少年

而一次又一次的阳光的温暖在米兰身上的体现,是马小军在于记忆之中,为本来阴霾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主观色彩。

和米兰的交互之中,马小军发现自己身上的不成熟和那些脆弱的部分——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身体上,马小军相比米兰都是一种不成熟。

青春所具有的不成熟,使马小军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而对于女性温暖的渴望,是马小军一次又一次在回忆之中,为自己的记忆增添了滤镜般的阳光。


但无法磨灭的依然是那些更为现实的部分,就像在马小军疯狂的砸碎啤酒瓶,试图以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记忆出现了冲突——真实的马小军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勇敢。

成人的灰白世界与青春的色彩斑斓

另一方面,使我记忆深刻的,是古伦木这个形象——这一人物似乎完全成为符号化表征的形象,在一次又一次的观看影片之中,却变成了点睛之笔。

贯穿于剧情始终的古伦木。似乎是清醒的,但又是最为糊涂的一个人。

时代赋予少年们的,是没有课堂和没有家庭教育的街头巷尾。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生命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迷茫的季节

灰白的成人世界

但在成年之后的马小军们的视角之中,世界变成了黑白,再也没有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没有了那些值得思考和值得拼命的记忆。

在这种背景之下,古伦木又出现了,而马小军和他的伙伴们向着古伦木大喊大叫,呼喊他的时候,这个呆傻的人却回了他们一句“傻子!”。

马小军的青春,是拥有着伙伴的青春,一起脱离学校,一起脱离家庭,一起讨论女孩,又一起谈论江湖,当这些青春回忆,在长大之后的灰暗之中重新浮上眼前,一丝又一丝的阳光变得更为炽烈和迷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