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性格如何才能柔和?

靜靜綻放A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性格柔和是情緒調節的方式,受到神經遞質的作用,也就是對外界的刺激能夠做出積極情緒反應。

這種神經遞質的名稱是“血清素”,也被稱為五羥基色胺,簡稱為5HT。

血清素的分泌量和兩個身體區域有關:大腦和小腸,90%的血清素是小腸分泌的,10%是大腦分泌的。所以一般老說消化道疾病的人脾氣一般都比較暴躁,腸胃也被稱為人類第二大腦。

為什麼有人溫柔?有人暴躁?

1、胎兒期的子宮缺氧會導致注意力缺損,容易暴躁。

2、孕婦經常受到強烈刺激,例如悲傷、恐懼等情緒感染。

3、嬰兒期的餵養方式:母乳餵養和奶粉差異巨大。

4、童年期的孩子經常遭受家庭暴力刺激,如打罵、父母吵架等。

5、消化道疾病:例如便秘等

為什麼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大家仔細看看清楚,五個因素中有三到四個是先天性的,後天性的因素只有一到二個,所以一個暴躁的人變得溫柔,其實很難,早期形成的神經迴路很頑固,窗戶期大約在12-14週歲,過了14週歲以後改變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本質上還是血清素分泌量的多少決定的,你會發現溫柔的人越來越少,這就是工業社會化以來,孕期運動減少,孕婦壓力增大和母乳餵養的減少導致的。



認知心理研究者


性格乃先天之本,也可後天雕琢。歲月可以磨平我們的稜角。 性格一部分是由天生決定,也有後天養成,更多的是受參與社會環境而影響的

先天的有遺傳.生肖.血型.星座.等內在因素所決定的。遺傳也是所有性格當中最為重要的內在因素,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基礎性格或者說“根本性格”,即“性格的深層部分”,如活潑、開朗、冷靜、內向、幹練、樂觀等心智方面的情愫,它們受遺傳影響很多。

但後天因素也會影響性格,隨著人的成長,接觸的範圍擴大,他的性格會趨向社會性,受環境的影響,成長道路中各種外部因素都會影響其性格的形成。

人的一生中,性格都有變化和被重塑的可能。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性格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的特徵。

影響性格的後天因素又以下二個方面:

環境因素

不可否認我們總是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一個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著正面的影響,反之,不好的環境肯定存在負面的影響。性格是在遺傳,家庭、教育、環境等4大先天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先天遺傳因素是性格形成的基礎,後天家庭、教育、環境因素則對性格的進一步塑造有著重要作用。

自我成長因素

人成長是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實現的,從最初的咿呀學語、到後來的讀書識字、走向社會,無不是在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觀念,系統化的教育,對人的性格的形成影響非常重要,對已經離開校園的成人而言,自我成長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通過閱讀相關書籍,來超越所處環境帶來的影響(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性格影響,及社會環境所受的性格影響)

性格雖然有遺傳的因素,更多的是在於後天的修煉,想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柔軟,多經歷人世滄桑,感受人情冷暖,多與大自然接觸,也會讓我們的心會變得更加柔軟。


陌上煮茶


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的性格,很大程度是從基因上來的!更與後續家庭生活環境有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人的性格上的臭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如何把性格變得柔和,著實不易!如果你是一女生,就談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吧!在你中意喜歡的準郎君面前,可能變得柔情似水,面如桃花,細語輕聲,眉目傳情……儼儼一懷春小妹,令人神注!但,需要堅持,不光是尋果愛情,更重要的是錘鍊性格,打造一個全新的自我,來個情愛性格雙豐收!僅為建議,是否一試,望自慎行!切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