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新临床数据公布,美股大涨,美国疫情拐点到来了吗?

万事皆空70


股市的上下震荡跟对待新冠的态度差不多,从不懂不介意,到恐惧情绪发散最后心理上接受。美股近期的反弹较强,也只是在心理上接受的结果,离疫情真正的拐点还早呢。由于政府的不作为,美国人目前感染的基数太大了,治的再快也赶不上新增的多。资本主义的本质还在于只认钱,咱们的政治课本上写的明明白白,对资本家来说,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同样,为了保住资本,死再多的人,他们也不会在乎。


心中有鼎砥


不能这么说。

首先目前瑞德西韦临床数据公布的三个途径,其中两个没有有效证明瑞德西韦对抗新冠病毒有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进行的临床实验,本来能够有效的验证瑞德西韦是否真的有作用,但是由于患者缺乏最终提前终止了实验,因此没有得出有效的石锤,但是就目前的临床实验而言,可以说瑞德西韦的作用对比安慰剂和对照组没有显著的提高。

但是在这三组实验当中,唯一一组证明瑞德西韦的作用可以让新冠肺炎患者治愈期比其他的对照组患者缩短31%左右。也就是说瑞德西韦也许对抗新冠病毒有一定的作用,这个消息传出之后让美股大涨,认为疫情的拐点到了。

不过并不能这么乐观,一方面来说瑞德西韦虽然在对抗病毒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距离所谓的特效药还差距很大,在治疗方面没有显著的作用,也不能够减缓致死率或者让人免于病毒的感染。

另一方面来说,按照数据计算,美国的疫情拐点确实已经到来了,但是这个拐点只是新增人数逐渐放缓,并不是确诊人数的下降,所以未来总确诊人数还会缓慢的上升,按照这个模型测算,美国的疫情拐点即便是在最乐观的估计下,也会在8月才会降临。

而且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正在用一个很具有风险的措施来重启经济,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可能引发病毒的二次爆发,所以现在谈论美国疫情的控制还为时尚早,我们需要在更多的数据出来之后才能够再次进行判断。


咨询师天生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笔者不信。瑞德西韦这种神药,在短期内刺激股市有点作用,但是对于美国疫情的帮助,还是有待时间观察。


瑞德西韦原本是为了针对非典和埃博拉病毒研制,但是由于研制周期过长和需要临床检验,没等到真正投入使用,这两个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退场,因而没有用武之地。

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医,赶鸭子上架。而瑞德西韦的生产厂家吉利德的估价,也随着临床试验的结果起伏不定。

2020年4月22日金融时报和Stat发布237名中重度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实验报告,结果却是瑞德西韦在人体上并无显著降低死亡效果,其中13.9%患者死亡,对照组无用药者12.8%死亡,并无统计学上太多意义显示于死亡率上有显著效益,此报告一度获准登录于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而药厂吉利德认为该研究的参与率上有疑问,所以表示该研究有疑虑且论文还未通过同行审查。此事件也造成4月24日美股盘中吉利德药厂股价一度大跌8%,许多投资机构认为该研究并不能完全显示瑞德西韦对新冠无疗效,但很可能效果没有想像中的大。


到了4月29日,吉利德单方面宣布,瑞德西韦在美国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对抗新冠病毒的研究获取积极的数据,在5天和10天的资料组中显示良好的耐药性,并称实验已达到其主要终点。受此利好消息提振,美股和吉利德估价双双拉升,瑞德西韦成为提振美股的良药。

但是吉利德并没有公布瑞德西韦的不良反应。4月1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研究称,在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严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53例患者中有36例(68%)观察到临床改善。但也有32位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比约6成。因此吉利德有报喜不报忧的嫌疑。而日本政府在4月27日就传出将特批瑞德西韦为首款新冠治疗药,力挺瑞德西韦。


且不说瑞德西韦的疗效是否明确,截止4月30日凌晨,美国新冠疫情累计确诊1012583例,累计死亡58355例,每日新增都是几万例。以这样的速度递增和新冠疫情的存量,就算是有特效药,也无法立刻达到拐点。特效药解决的是终端的治愈数据,而增量的数据如果得不到控制,每日治愈和新增的病例如果是持平的话,等于是抵消掉新涌入的病例。

美国目前的抗疫形势被悲观情绪笼罩,美国在一线抗疫的急诊科主任,昨日因承受巨大压力而自杀身亡。而且美国的首席公卫专家福奇在昨日,就向对美国新冠疫情期待好转的人泼了冷水,他表示新冠病毒会卷土重来。如果真如他所说,即使是有特效药,美国的疫情处于高位横盘的情况,而不是拐点。


从各国抗疫经验看,只有在控制住新冠病毒的传染源,减少新增病例,缓解医疗物资紧缺的压力,医疗体系不至于崩溃,才会提高治愈率,从而出现拐点的到来。而类似瑞德西韦的潜在可能的特效药,在没有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病例,很多潜在风险都没确定,此时对美国疫情拐点的判断言之过早,这很可能只是资本市场的造神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