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国联军只破坏圆明园而不破坏故宫?

程泉走天涯vlog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自古此地树木葱郁,水泊遍布。辽至金代日期附近地区开始兴建皇室御用场所。

满清入关后,此片地区为满清贵族占领,以供贵族行乐。后来康熙皇帝将其进行改造,兴缮成散心观赏园林,直到乾隆时基本扩建成型,其中雕梁画栋,珍玩充盈。

历史上圆明园共被烧两次:

  • 第一次1860年,咸丰帝时期。

结果:恭亲王奕欣出面议和,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还加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 第二次1900年,俄、德、奥、意、英、法、美、日,光绪帝时期。

结果: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故宫即皇宫,火烧故宫看似更具威慑。

但为什么八国联军只烧掉了圆明园,不管故宫呢?

这就得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以及他们入侵签订条约的目的去追溯。烧掉故宫会毁坏清朝统治的政治权利统治中心,八国联军的目的直接明了,只是为了财富的掠取及商品物资的流通。他们远赴重洋不是开启战争的,他们想以通货的方式攫取清朝的白银。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四起,最以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当时清朝大多兵力被调往南方抵御太平军,北方兵力空虚,守卫京师仅有为数不多的蒙古骑兵。

且当时武器装备极差,远远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况且八国联军作战是经过科学训练的,打败清军易如反掌。加之清朝在乾隆时期就闭关锁国,广州开设的十三行,远不能满足西方列强强烈的通货欲望,增加通商口岸是他们蓄谋已久的。

列强想在中国操控架空的傀儡政府,将矛盾激化不是明智的做法,对于他们而言不费兵卒而获利是最终目的。欲烧圆明园意在示威,如此也确实起到大用。南京条约签署后,英法合谋逼迫清朝签署诸多新的不平等条约,以求更多利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清末统治者无能,不仅体现在统治手腕上,更多的是对局势的错误判断与决策严重失误。

1860年8月,英法联军与清朝议和,兵部尚书穆荫在谈判中观察到英国使团中的巴夏礼精通汉语,认为英军主要是靠巴夏礼实施谋略,遂建议咸丰帝扣押巴夏礼,擒贼先擒王。咸丰居然赞许了,于是在谈判中捉拿了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及其士兵共39人。

在国际外交中这都是极其让人愤怒的,被敌方掳去谈判官,如此让英法联军的总指挥回国也无法交代。英法联军迅速集结军队在八里桥同僧格林沁交战,并打下了北京城。

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激战,清军统帅僧格林沁见战事不利便逃走了, 清守军全军覆没。咸丰皇帝携妃子逃向承德避暑山庄,之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留下的恭亲王奕䜣无奈交还了使节团,原本的39人只剩下了奄奄一息遍体鳞伤的18人,其余人的尸体惨不忍睹,就连英国报的随行记者也被分尸。

可以想象联军的愤怒,当时就有人提议烧了故宫及皇城以报复。

英军指挥官以为,故宫皇城是清朝的国家象征,英法联军都不希望搞垮清政府,如果让清朝面临灭顶之灾,那么地大物博的清朝一定会反抗到底,这对于他们远离本土作战缺乏给养的联军来说是最不利的,他们也不想看到如此局面。

所以报复皇帝就应该烧圆明园,当时巴夏礼等人被发现时就被关在圆明园,遂后怒不可遏的英法联军纵火烧了圆明园,于是曾经的世界东方的文化瑰宝圆明园付之一炬了。


大国布衣


首先要纠正你提的这个问题的错误,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而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

至于英法联军为什么只烧毁了圆明园,而没有焚毁故宫,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当时英法侵略者在攻到北京时,听说咸丰皇帝与妃子们正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避暑,所以英法联军绕道北京城,直接攻占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企图俘虏咸丰皇帝。

第二,圆明园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紫禁城(故宫)。

第三,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前,清政府与他们进行了谈判,但清政府却扣押了38名谈判人质和《泰晤士报》的一名随军记者,最后只有19人回去,而且都折磨的没有人样。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说道,"假若我不为这位通讯员报仇,泰晤士报将要如何的批评我呢?"侵略者认为,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个方面,肯定是一个大打击。"

火烧圆明园的劫难是英法野蛮行径和清廷愚昧无知的共同结果。圆明园被焚毁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我们应对侵略者进行最严厉的谴责。




千古一帝y



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放火烧毁的。

为什么英法联军不烧故宫而烧圆明园?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使节巴夏礼等30多人赴通州与清帝国人员谈判,结果巴夏礼在谈判过程中提出“要当面向皇帝递交国书”、 “不下跪”等条件,激怒了咸丰皇帝,于是咸丰帝指示僧格林沁将巴夏礼等39名英法人士扣押。

由于清帝国当时内部混乱,巴夏礼等30余人先是被短暂关押在圆明园,然后又被分别关押在圆明园、房山等地。这里中方史料称只有巴夏礼是短暂关押在圆明园,其他英法外交人士则关押在房山;而英法史料则坚持称英法联军是在圆明园发现了被扣押的英法外交人员。

随着战事的进行,清帝国越来越吃力,而英法联军则顺利的进军到了京师外围,并且于10月7日占领了圆明园。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发生了英法士兵以及随行的苦力以及京师附近土匪对圆明园的联合抢劫,并且小规模的烧毁了圆明园一些建筑,但是火势很快被控制住了。

10月8日清帝国被迫释放了巴夏礼,巴夏礼本人没有遭到虐待;接下来的事情中西方史料就大相径庭了。

英法史料称联军在圆明园发现了部分英法被俘人员的个人物品,并且圆明园中方管理人员称英国某报社记者被清帝国分尸,并且尸体剁碎喂猪,这激起了英法士兵的愤怒再次小规模焚烧了圆明园部分建筑。

但是英法联军总部依旧制止了士兵焚烧圆明园的行为,并且于10月9日退出了圆明园,并把圆明园管辖权交还给了清帝国,清军还短暂的围剿了抢劫圆明园的土匪。

10月12—16日,清帝国陆续释放了被扣押的全部英法人士,但是其中有20人因为遭受虐待而死亡。这引发了英法联军高层的愤怒,额尔金向清帝国恭亲王表示要焚烧圆明园作为对咸丰皇帝出尔反尔以及虐杀英法外交人士的报复。


中方史料与英法史料的分歧主要在两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中方史料称英法联军在10月7日—10月8日对圆明园实施的抢劫并不是出于义愤,就是纵军劫掠。

第二个地方是中方史料认为清帝国并没有虐待英法外交人员,现在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和回忆录可以证实咸丰皇帝或者恭亲王、僧格林沁指示过要对这些被扣押英法外交人员进行虐待。英法20多人的死亡是因为不适应清帝国的监狱以及监狱生活导致。

这里我无意分辨两种说法谁是谁非,但是我想说如果只是清帝国常规监狱环境就能让20名英法人士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就因为不适应而去世,那么清帝国监狱环境得黑暗到什么程度啊?

10月16日,英法联军高层额尔金、法国首席代表葛罗和法军蒙托邦将军对是否焚烧圆明园进行了讨论。法国两名代表都不同意焚烧圆明园,但是葛罗的意见是圆明园只是清国皇帝的行宫,焚烧圆明园不足以“惩戒”咸丰帝,所以他建议不如直接焚烧紫禁城。而蒙托邦则担心焚烧圆明园会导致谈判破裂,而谈判破裂会导致英法联军焚烧紫禁城,而焚烧紫禁城会导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终结,不符合战前英法两国的要求。

额尔金则向蒙托邦保证不管任何情况,他都不会焚烧紫禁城。


额尔金向葛罗表示,他之所以焚烧圆明园,是为了惩戒咸丰帝虐杀外交人员;如果英法向清帝国提出索要虐杀英法使节的凶手,那么清帝国很可能会交出一些低级官员搪塞,没有意义;而葛罗提出焚烧紫禁城,会造成清帝国的官员们逃出京师,不利于英法下一步谈判。而焚烧圆明园既可以惩戒咸丰皇帝,同时也可以威吓清帝国,让清帝国答应英法的一切条件。

就这样在法国两名代表心存疑虑的情况才,10月18日额尔金开始命令英军大规模焚烧圆明园。

10月19日,咸丰帝通过恭亲王向英法传话,同意了英法的一切要求。

综上所述,英法焚烧圆明园,外交人员被虐待只是诱因,真正原因是英法两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并没有灭亡清帝国的打算,只是希望用武力迫使清帝国答应英法条件,而英法联军指挥官额尔金则判断焚烧圆明园可以威吓清帝国,让清帝国更容易对英法妥协,而焚烧紫禁城容易吓坏清帝国上下,导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倾覆,使得英法反而找不到可以谈判的对象。


兰台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继而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战争方式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八国联军只破坏圆明园而不破坏故宫?

首先、圆明园是皇家休闲娱乐的地方,而故宫则是一个王朝的根基。

虽然圆明园和故宫都代表着清朝的皇权,但事实上这两种有很大的区别。圆明园对于皇宫贵族来说仅仅是一个玩乐的地方,而故宫则是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烧掉了圆明园清朝还是可以正常运转,如果烧掉了故宫,那么清朝丢掉的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还有朝堂的秩序。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八国联军尽量避免不破坏故宫。

<strong>

其次、圆明园的价值更高。<strong>

八国联军来中国的目的就是抢钱,如果说在那个时代中国什么地方的宝物最多,那好无异味,一定是圆明园。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里面存放的宝物不计其数。故宫里面虽然宝物也多,但还是比不上圆明园的宝物数量。从这一点上,八国联军更愿意去抢一个富裕的地方,因此,圆明园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故宫则逃过一劫。

<strong>


中国人文历史徽鉴


废话连篇,有人说八国联军之所以没有破坏故宫是因为其还在满清政府的控制之下,胡说八道,当时联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北京和紫禁城,慈禧太后已经逃走了,只有投降派的代表-恭亲王怡新还在北京,这时的清政府能控制的了紫禁城吗?我想主要出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烧毁了故宫,那么联军的指挥机构没有合适的驻扎地,因为在联军攻陷北京后,各国军队都分散驻守在城内各处,要相互联络传递情报距离不能太远,而故宫距离八国军队的驻扎地的远近恰恰正好,有利于首脑机构向各国军队下达指令。

二是怕激起民愤。八国联军刚进入北京城时,不仅镇压义和团和驻守的清军,而且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激起北京城内老百姓的强烈反抗,后来联军统帅瓦德西进城后有所缓解,这都是要买人心缓和矛盾所致,所以就没有破坏故宫。另外瓦德西也考虑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政府和谈,因为若大的中国联军无法全面控制,因为以联军的实力当时灭亡中国是不现实的,所以还需要清政府当作他们统治中国的傀儡工具。如果把故宫破坏了,就失去了和清政府谈判的条件。








看轻了一切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所焚烧。而后八国联军再次侵略圆明园遗址殆尽!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处于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下。长期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封建思想的荼毒使得中国的百姓对于世界的认识和中国的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而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对美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殖民统治之后,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富饶的亚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相继沦陷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中国成为了西方列强最后的游戏场。

尽管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农业大国。所谓的工业产品也只不过是以小农经济下的手工业为主。但是西方列强畏惧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和中国地大物博的优势,并没有直接与当时的统治集团清政府发生摩擦。而是通过对华倾销商品来攫取中国的黄金和白银。其中就包括鸦片这种毒品交易。



后来清政府派出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进行整治鸦片贸易的事务。林则徐到达广东之后深入了解到了当地巨大的鸦片交易份额以及鸦片对于全国百姓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于是林则徐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有关律例决定对于那些不法商贩进行惩戒。将这些不法商贩手中的鸦片集中销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


然而林则徐在广东进行虎门销烟的事情触动了英国在华的利益,毕竟当时的英国政府依赖于鸦片贸易而获取大量的黄金和白银等外汇。于是当时的英国国内对清政府开战的呼声和支持者急剧上升。然而当时英国还有一大部分人认为与清政府开战没有胜算。双方激烈讨论,争执不休,最后经过英国议会的表决。主战派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对华用兵的决议。

因此1840年,英国的战舰便驶向了中国的海域,鸦片战争爆发。然而清政府在跟英国的这场战争中暴露了自身软弱无能的真实实力。不仅输掉了战争更输掉了清政府看似强悍的外表。英国通过战争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在华特权。



1860年,西方列强英国与法国组成英法联军再次入侵中国。这一次英法联军直奔当时的清政府最高统治者所在地北京!英法联军绕过北京城东北部直接攻入圆明园。对这座有着近200年历史的皇家园林进行了疯狂的劫掠和破坏!在对圆明园内所藏珍宝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之后,英法联军更是为了掩盖强盗行径的事实不惜点燃一把大火,焚毁这座著名的园林。


实际上英法联军之所以放过了故宫,是因为当时的北京紫禁城还处于清政府的管控之中。但是位于北京城西的皇家“三山五园”则没有这么幸运。而是被英法联军放大火焚毁,他们分别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圆明园、清漪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在侵入北京期间,再次对圆明园遗存进行抢掠,最终导致这座皇家园林彻底的不复存在。圆明园残留的遗址成为了留在中国大地上永远的伤疤,同时也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



珞珈山的猫


答:第一个原因是溥仪,当时日本占领东北后,成立了伪满洲帝国,溥仪作为傀儡皇帝,但他毕竟代表着中国,而故宫是溥仪曾经的家,伪满洲国跟日本是友好关系,如果毁掉了溥仪曾经的家实在也说不过去,会有损双方的友谊。

第二个原因就是日本野心太大,日军占领东三省之后,就进行了奴化教育,东三省的孩子们学习日语,接受日本的精神、学习日本的文化习俗,所以日本人还听卖力的建设东三省,从日本主动建设东北三省情况来看,足见当时日本的野心,他们已经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了,既然是自己的肯定要保护好,就不会去抢劫故宫了,想象一下日本这样的狼子野心,真令人背皮发麻。





xiaocao449


首先说下,圆明园是英法联军1860年烧的,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没关系。

你说为什么火烧圆明园,而没有烧故宫。因为英法联军认为,圆明园是皇帝的私人园林,烧圆明园是对皇帝本人的惩罚,而英法联军认为故宫是政府办公场地,代表国家,所以没烧。


阿奇观史


殖民的地方国家都没有,何谈国仇家恨,北美,澳大利亚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概念。

二战时美苏有一个共同目标,在战争结束后整垮英国,丘吉尔也只能感慨,苏联是熊,美国是野牛,自己是小毛驴。

在美国的胁迫下,印度首先独立。好歹英国人政治智慧很高,留不住的不留,体面的放弃了大部分殖民地。

美国印第安人可以合法开赌场。英国,法国,新西兰倒贴钱养活土著。都这份了那还有国仇家恨。

我们还是不够意思,除了高考加分什么都没有。


下士闻道大笑之


清朝末年,清政府国力孱弱,从孱弱,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一共和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从赔款到割地,中华大地变得满目疮痍,但是最让人心痛的还是圆明园。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郊,始建于康熙46年(公元1707年),先后经过了150年的修缮,融合了各方能工巧,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被称为“万园之园”,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但是他却历经了两次劫难,导致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只剩下一片废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这是圆明园的第一次劫难,他们疯狂劫掠,五千年文化瑰宝悉数被毁,最后被一场大火烧成了灰烬,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后同治皇帝拨款对部分建筑进行了修缮。第二次劫难彻底摧毁了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圆明园变成了一座废墟。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紫禁城也被占领,但是相比于圆明园,紫禁城的大部分还是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1. 首先不要以为八国联军是出于好心才没有破坏圆明园,八国联军心里的算盘打的比谁都好。他们知道和整个中国的经济相比,圆明园只能算九牛一毛,所以八国联军的最终目的还是想要控制清政府,控制了清政府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中国,控制了整个中国的经济,这才是八国联军最真实的目的!

  2. 八国联军属于远征,给养本就补给不上,如果再找不到清政府议和,这次“远征”很有可能就会无功而返,这是这些侵略者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就占着圆明园等着清政府议和。

  3. 如果清政府不愿议和,八国联军必然焚毁圆明园,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才是故宫没有被焚毁的关键性原因。


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不被人欺负,这是铁与血的教训,幸运的是我们的祖国现在越来越强大,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我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