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丈人的旅游记

    十一、呼伦贝尔大草原

  • 近20天的奔波,我们一直是向着东北方向前进。离开漠河我们调转“船头”开始向西南进发,踏上返程之路。经中国冷极满归市、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沿着301国道向着呼伦贝尔方向行驶。随着车辆向前开进,山林树木越来越少,平川草原越来越多。又行不多时,就见一块很大的石碑,上写“呼伦贝尔大草原”几个大字,我们顿时来了兴趣,因为畅游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我们这次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于是我们立即打开手机,搜索出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放大音量,一边聆听这美妙的歌声,一边欣赏着窗外诱人的风景,愉快的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

  • 我老丈人的旅游记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是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草原上有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度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基本生态的特征。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盛景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这里风光优美景色宜人,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绵延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誉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茫茫无际的牧场不时传来悠扬的牧歌,一条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远远望去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人的情歌挥动着羊鞭,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响起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 我老丈人的旅游记房车一直在大草原上行进,大约中午时分我们赶到一个叫“两河圣山”的风景区,门面修建的十分宏伟,院内几处景点都是庙宇殿堂,殿殿都是金碧辉煌。在一座小山顶上有一个高大的蒙古敖包塔,塔身洁白,上有镏金蒙古文字,塔前有几口金斗和一排貌似神仙的塑像,倒是十分威严。我们在山下做饭进餐,然后开往呼伦贝尔市。该市阵容很大,也很繁华热闹,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在“上汽大通”保养了一下车辆,然后一直在大草原上行走,随着天气逐渐转晴,天越来越蓝,草原越来越辽阔,看着那些洁白的蒙古包和成群的牛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幕幕从眼前掠过,我们大人小孩都兴奋极了,小孙子怡然一边“噢哟,噢哟”地喊着,一边拿着手机“啪!啪!啪”地拍个不停。虽说我们也是草原人,但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也真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不一会又到了海拉尔市,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呼伦贝尔人民政府所在地。这里还有一个景点叫“副都统衙门”。呼伦贝尔副都统是清朝皇帝钦定的管理呼伦贝尔地区的最高长官。雍正十二年(1734),在伊敏河西岸(今海拉尔正阳街地区)筑起呼伦贝尔城,设统领管理。乾隆八年(1743),清政府改设副都统衔,驻呼伦贝尔城,称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隶黑龙江军。光绪6年(1880),改为副都统,管理呼伦贝尔地区。民国后一度设副都统,不久撤销。

  • 我老丈人的旅游记据史料记载,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在历史上曾三次被毁,后又重建。2008年,当地政府复建了101座仿古建筑,这些建筑注重场景还原,以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的军事、行政职能为主线,辅以图文、油画和事物,展示了“旗制”、“旗制民制并存”、呼伦贝尔“地方自治”和“特别区域”以及“旗县分治”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突出作为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副都统衙门,在管理呼伦贝尔和保卫祖国边疆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各族人民为地区经济发展,维护边疆和平稳定所做的重要贡献。展览还详细介绍了明清八旗军的军阶、军旗、官服和兵器等,使参观者对清廷军队建制和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的设立及呼伦贝尔的发展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 我老丈人的旅游记

    副都统衙门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建筑风格质朴简练,衙署正门两侧自上而下用满文、汉文书写“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大门两旁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天高地远帝命亦达荒牧野”,下联是:“位卑责重民生常沐圣泽恩”。大堂正中壁上一幅“红日照松鹤”的彩色图案,上面书写“清风肃政”四个大字,显得格外庄严。副都统衙门的仿古建筑,集中反映了呼伦贝尔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实景展示了传堂、册档房、副都统衙门的房舍、左右司和堂司、厅长的办公之处、当年都统衙门各部门的工作场景、服饰、军戒等。都府衙门共设十个殿,一号殿名为“传堂”,即衙门的出入口;二号殿名为“册档堂”即存放文件和资料的档案室;三号殿为“堂司”,后改为文案处,

    我老丈人的旅游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