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首先,睡前抖一下不是“猝死”的前奏。


快睡著時,身體忽然像觸電般抖了一下,感覺身體忽然往下墜,強烈的失重感讓你的腳不自覺地踹了一下,自己也瞬間被驚醒。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尤其是自己狀態不好,或者壓力較大的時候,更容易被這種情況驚醒。

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網上對此解釋不一,甚至流傳了一個可怕的說法:“這是因為你的神經系統發現你陷入睡眠,很久沒有活動,所以它需要動一動,想看看你死了沒有。”

心裡不禁咯噔了一下,這難道是傳說中“猝死”的信號?於是每次睡覺都懷著忐忑的心情,害怕再次出現身體一抖的情況。

一.為什麼睡覺時身體會抖一下?

實際上,這並不是“猝死”的信號,而是“肌抽躍”其中一種狀態,也叫“臨睡肌抽躍症”。

“肌抽躍”是一種肌肉不自主地急速抽動,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而在睡覺過程發生的肌抽躍,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叫“臨睡肌抽躍症”,它是一種無意識的肌肉抽搐,有時伴有跌落或踏空的感覺,會使人驚醒,通常在入睡不久後發生。另一種是睡著時的“肌肉顫搐”,常發生在嬰兒身上,一般不會導致驚醒,還有保護睡眠的作用。

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有數據表明,70%的人曾在夢中出現過踩空、跌落、身體突然一抖的情況。所以,如果你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不需要過度擔心,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除了睡覺時會發生,當我們的身體處於疲勞、緊張的狀態,甚至打嗝時也會發生。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進化論學者認為,這是人類保留了遠古時期的應激反應模式。這種“臨睡肌抽躍”的表現是為了避免靈長類先祖從樹上掉下來,這個模式也隨著進化保留到了現在。

二.頻繁出現這種狀態正常嗎?

除了腦部病變,生理性肌抽躍是正常的。有研究表明,臨睡肌抽躍與身體健康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其頻率高低卻能夠反映身體狀態。

在整晚的睡眠中,如果出現3~5次明顯抖動或者抽搐,這可能是大腦對你的身體狀況發出的預警“信號”。

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1.壓力大,或過於勞累

繁重的學業,或熬夜加班趕進度,這種超負荷的狀態容易讓我們感到身心俱憊,即便休息後也難以完全放鬆。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使得臨睡肌抽躍出現的頻率變高。

2.睡眠質量不好

每天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也會加重臨睡肌抽躍症。

3.高咖啡因攝入

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攝入200毫克(1~2杯)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濃茶,就能起到提神的作用。若每天攝入量超過三杯,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從而增加肌抽躍出現的頻次。

4.缺鈣

缺鈣會導致肌肉和神經的興奮性亢進,引起痙攣抽搐。

三.如何改善這種狀態?

既然身體已經對我們的健康狀態發出“警告”,那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方法來緩解呢?

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1.學會放鬆,緩解壓力

壓力大不僅會引起睡眠肌抽躍,還會導致神經緊繃、免疫力下降,所以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壓力。

  • 儘量避免通過內疚感給自己施加壓力,如堅持“我必須完美,不然……”。正視自己正在面臨的壓力,並考慮如何應對。如“我有很多事情沒做完,感覺壓力很大。”找到自己面對壓力時,自己真實的狀態、情緒。如“我之所以壓力大,是因為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行動計劃。如將所有待做事情列個清單,標註重要或緊急的程度,且每個事項標註完成的時間,將事情在規定的時間內安排好。

2.睡前洗熱水澡,提高睡眠質量

我們可以通過調節自身的狀態,來提升睡眠驅動的能力。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睡前洗澡不僅可以提高入睡效率,還能讓我們睡得更香。當淋浴完畢後體溫會逐漸下降,令人感到疲倦,更容易入睡。

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3.多喝熱水,少喝咖啡

水分攝取不足,夜間身體電解質不平衡,也會出現肌抽躍現象。建議平時多喝白開水,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會讓你睡得更香甜。

  • 每天喝水7~9杯即可,每杯水大概200~250毫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睡前不宜喝太多水,避免睡著後頻繁上洗手間,影響睡覺質量。建議每隔2~3小時喝一次,每次200毫升左右,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適當調整。一次性喝太多水,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如果有喝咖啡的習慣,一天最好只喝1杯咖啡,儘量不超過3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如果是孕婦,咖啡攝入量應少於兩杯。老人,兒童不宜喝咖啡。


睡前突然抖一下,難道是“”猝死”的前奏?


4.補鈣

不同年齡段都要及時補鈣,特別是嬰幼兒、青少年、孕婦及老人。可以多吃一些含鈣的食物,如蝦米、蝦皮、乳製品、綠色蔬菜、海帶、芝麻醬、骨湯等。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鬆了一口氣,原來睡覺時“抖了一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如果你繼續忽略身體因疲憊,壓力大發出的信號,長此以往,就不僅僅只是“抖一下”了噢。


來源:網絡

侵權請聯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