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昨晚,约了朋友小敏出去玩,到咖啡馆后,发现她正和另外两个陌生的年轻人聊得正欢。我以为是她叫来一起玩的朋友,没想到原来是在等我的时候,看到隔壁两个年轻人在玩一件从没见过的乐器,觉得声音很好听,就上前搭讪。

等我们离开的时候,她已经加好了对方的好友,并和对方约好了找老师一起学。我看着她一边兴奋地在网上找着演奏的视频,一边激动地给我分享,突然有点儿羡慕。因为我也对这个乐器很感兴趣,但如果先到的人是我,顶多偷偷录下来,然后再和朋友讨论,发发朋友圈就算数了。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着这么有趣?“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回答一:朋友不够多

彤彤,一个有很强的社交技能的存在,她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任何毫无关联的人成为朋友。例如健身房遇见了一个跑友,拍广告时认识了一个摄影师,甚至连买个冰淇淋,都能搭讪认识一个小演员。在 彤彤 过生日的时候,宴会是分两次开的——要招呼的人太多,一次实在不够坐的。

像彤彤这样,我总是由衷地羡慕她有那么多朋友。直到有一次 她发烧,一个人病休在家,盖着被子半躺在床上,双手捧着一杯水边喝边落泪。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幕,过了很久她才对我说起,那是她第一次告诉我: “很孤独,我想生病有人来看我。”

其实,彤彤得到的关怀并不少,至少她发的那条生病的朋友圈,收获了满屏点赞和问候。看着她失落地样子,我忽然意识到,糟糕,我也点了,也是那个没有去看她的人。

记得当时,并不是不愿意去,而是根本不会想到,像彤彤 这样的人,应该会有很多人陪着吧。哎,以后不管别人这样我都去,因为你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

看来这个答案不是很对……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回答二:参加足够多的聚会

小马是我大学最好的朋友,我们住的地方只隔 4 站地铁,撑死了也就 20 分钟路程。但一年算下来,我们这对最好的朋友,见面聚会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说:每次应酬聚会喝完酒走在空旷的大街上,看着寂静的黑夜里摇曳的树影与安静的灯光,心里总会生出几分苦楚。这种时候,手机里诸多的电话号码与微信号码都变得毫无意义,他只想径直走去好朋友家,好好喝一碗热粥,聊一个通宵。

我理解小马的感受,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参加过几次这种聚会活动,每次回来都有种短暂的精神分裂感。那种活动往往带有资源对接的性质,这意味着你既要和大家勾兑感情,又留心谁可能是你需要认识的人,与此同时,你还得表现得很尽兴,或者是爽快的一面。我并不否认这种聚会的对我的帮助,但事实却是:参加的聚会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缺少朋友,反而更加孤独了。这可能是 “假性社交饱和”,他真正想见的人,和我真正想见的人,最后大多也没有见到。大家奔赴在各种对接资源的酒会的路上,心里却幻想着,四仰八叉地躺在对方家中,不用动脑和假笑地尽兴聊天。

好的,我原谅小马不找我聚会了。

看来这也不是正确答案……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回答三:拿起手机,发现新世界

互联网时代,你遇到1个问题就会有100种答案来解决。想开心了,打开小视频就能笑,就能加满鸡血。想做饭,可以搜出每一步细节,不用担心不会。羡慕、评价着别人家的恋爱小甜蜜,不敢给喜欢的他发消息。朋友、客户可能会不理你,但手机永远不会。每天的朋友圈不断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让生活很有趣。

但…..直播里的别人家的男朋友,视频中的伶人小姐姐,电视剧的逆袭成功,电影的浪漫桥段会发生在你这吗?

于是,我放下手机。很快我发现自己孤独得像狗。

所以,手机是不是正确答案啊?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大概,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去社交、去合群、去变得阳光一点,去“打开自己”,都已经不再是治愈生活乐趣的良药了。一切旧答案都已失灵,我们经历的都是全新的问题,现在我们都要去找各自的出路。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在我这觉得应该是:花50%的时间去经营你认为值得的10%的朋友,朋友不用多,值得就好。花30%的时间充实自己70%的不足。花10%的时间处理不必要的80%的社交。花5%的时间活在网咯。花5%的时间发呆。最后别忘了,一有空就给家里打电话哦。祝你开心,生活有趣!有答案就留言告诉我哦。

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你活得那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