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我们号的读者不少都是爱宠人士,想必大家都看过这个新闻了。

山西太原的交警莉姐扮成盲人,牵着导盲犬“淘宝”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被公交车司机严词拒绝。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导盲犬属于工作犬,不是宠物

其他乘客没有一位帮忙解围,有人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反感。

据淘宝的主人说,现实生活中他因为带淘宝出入公共场合,已遭遇过无数次类似的白眼和嘲讽。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这次被迫下车之后,淘宝心情格外低落,趴在地上哭了出来,委屈的小样子让人心疼极了。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小家伙回到家还“呜呜”地哭了一个晚上

不过主人说淘宝也没那么脆弱,它有自愈的能力,现在心情已经恢复了。

拒载它的公交车司机已经道歉,它的主人也一再重申,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想提高大家对导盲犬的认知和接受度。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事件过去了,关于导盲犬出入公共场合的讨论依然存在。

有明星发声,认为我们应该对导盲犬和盲人多点善意;也有人觉得,能拥有导盲犬的盲人都是富裕的,他们打滴滴才是最经济便捷的出行方式。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甚至有人认为“带狗上车”近乎特权?我……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卑微的权利主张吗?我根本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啊!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比熊猫都稀有的导盲犬,是怎样练成的?

要知道,不是每一只狗狗都有资格成为“持证上岗”的导盲犬。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在电影《导盲犬小Q》和一些纪录片中,我们知道成为一名导盲犬要经历严酷的训练。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首先,往上数三代父母都没有攻击人类或同类记录的狗狗,才能进入候选名单。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很多狗狗都“输在起跑线”上,目前国内导盲犬后备幼犬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送养

它们出生8周左右,有专业人员来对它们进行性格和体格的初步评估,合格的狗狗便开始它们导盲犬的准备生活。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第一个阶段,是把它们送往寄养家庭,在这里它们会不断接触新鲜事物,慢慢学着与人类打交道,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导盲犬小Q》中把寄养家庭的主人称为“养父母”,狗狗们在“养父母”家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但这也是它们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可以拆家撒欢放飞自我的时光。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在寄养家庭生活一年之后,它们会经历第一次离别,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最亲近的“养父母”,回到培训基地。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同时接受疼痛的绝育,从此告别爱情——因为爱情会让它们迷失自我,在工作时分心。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第二个阶段,备选导盲犬们要在训练基地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绕障碍、过马路等等70多种接近严苛的专业技能训练。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训练中狗狗们必须压抑自己的爱玩爱闹天性,还必须克制嗅觉,把它们最不擅长的颜色辨认掌握到极致。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经过训练的狗狗,不会随便乱跑能乖乖走直线,不听从主人以外任何人的口令,不乱吃除狗粮之外的所有食物,甚至连大小便都必须按照主人的时间来。

任何一项训练不达标,就有可能被淘汰。最终能留下来的,绝对是极度聪明自律的“狗中龙凤”。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第三个阶段,它们会与盲人主人一起进行。

这阶段开始前,训练基地会先将盲人接到训练中心,经过匹配选择出最适合盲人的导盲犬,狗狗和新主人先共同生活,培养感情的同时也培养默契。

一个月之后它们和新主人一起进行终极考核,通过考核的导盲犬正式出道,开始它8到10年的工作生涯。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但就像训犬人说的,如果在工作中它们因为某种打击,经过人工干预之后依然无法完成情绪自愈,就要准备“退休”了。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导盲犬退休后的居住家庭,首选是幼时的寄养家庭,次选是盲人主人,如果前两者都无法实现,最后会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领养人。

这是导盲犬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它会在这里安度晚年,直到离去。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忠诚、懂事的导盲犬在和盲人主人的相处中,也往往会和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

他们能读懂主人内心的悲伤和失落,用自己的方法给予主人安慰 。《导盲犬小Q》里,渡边先生在小Q的陪伴下,不仅拥有了“眼睛”,孤独和固执的性格也被治愈了。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这也是为什么导盲犬淘宝在被拒绝乘坐汽车时,会呜呜地哭上一晚。不仅是为自己感到委屈,也是在为主人的遭遇悲愤。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盲人的现状,比导盲犬惨

人们看到热搜,心疼的是“导盲犬都委屈哭了”。当然这种情绪没有错,也可以增加话题的传播性,但事实上盲人的现状,比导盲犬惨。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在《导盲犬小Q》里,人们对盲人的关怀和尊重曾让我很感动。

自负的渡边先生牵着小Q硬要走在大马路上,造成了超级大塞车。可是后面的车子没有一辆在鸣笛,只是慢慢地跟着。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渡边先生和其他残障人士能和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出门、社交,基本与常人无异。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可现实生活中,盲人的出行却是举步维艰。首先导盲犬在中国的普及率就非常低。

截止2016年,中国的盲人已经超过1700万,而到目前导盲犬只有200只左右。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导盲犬普及是指视障人士中有1%能够使用导盲犬,1700万盲人也就是要有17万只才算普及,我们才有200只……所以盲人想要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导盲犬,还得在严格的登记之后,进行漫长的排队等待。

这也是我们很少能在生活中鲜少能见到导盲犬的原因。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2014年纪录片《爱上导盲犬》播出,当时片中最后一名登记的认领导盲犬的盲人,要十年之后才能得到认领资格测试。

即使能顺利领到导盲犬,盲人的出行也并非畅通无阻,阻力并非来自狗狗的不配合,而是社会对盲人的偏见和对导盲犬的误解。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陈燕是北京的一位盲人钢琴调律师。在拥有导盲犬之前,她全靠盲人杖出行,虽然看不到,但她能感觉到旁人对她的指点和议论:“这瞎子怎么不会撞啊?”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更不礼貌的,还会试探地用手在她面前晃。

为了避免歧视,陈燕过去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直到拥有了导盲犬珍妮。珍妮的聪明和懂事给了她信心,她想:我以后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了!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结果陈燕和珍妮第一次坐公交就遭到拒绝,地铁更是连续被拒十一次,直到珍妮退役前最后一次乘地铁,依然遭到工作人员阻拦,仔细说明一番才放行。

哪怕北京在2018年5月1日已经明确导盲犬可以进入地铁。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有一次地铁工作人员不仅粗暴地拒绝陈燕和珍妮坐地铁,还拉着陈燕去“看”墙上的条文:第四条不让宠物入内!

这来自陌生人的恶意,把陈燕和珍妮都气哭了。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其实导盲犬在工作时非常严肃,即使被其他乘客踩到尾巴,也不会大叫,只会安安静静地趴在主人脚边,等待指令。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网友港铁上看到的导盲犬

没有导盲犬的盲人出门就更难了。

很久以前,BBS上有个话题叫“中国的盲道上为什么看不到盲人”。讨论中揭露出盲人在出行上面临的恶劣环境。

人行道铺砖的盲道各种松动损坏、各种突如其来的“断崖”触目惊心,有的盲道中间插着电线杆,有的盲道直接通往一堵墙……更不要说随意占据盲道的自行车和杂物了。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这还仅仅是盲道,其它的设施也一样不友好,过街交通灯的有声提醒、商场酒店的电梯,还有那些危险的旋转门……绝大部分的公共设施,都没有考虑残障人士的使用。

盲人出门,往往只能倚仗一根盲人杖躲避障碍物,得不停向路人询问才能知道交通灯的信号和公交车的班次。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行动不便的肢体残障人士也一样。

某卫视做过一期观察节目,轮椅女孩小云想要乘坐公交出行,运气好的时候,她能遇上好心人把她连抱带扛搬上公交,运气不好,公交车司机会直接关门。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公交车没有配备无障碍设施固然让人无助,更让人失望的是司机的态度:我们这个车没有那东西,搞那个没用,坑司机也坑乘客,浪费大家时间。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或许需要改善的不仅是制度和硬件,还有人心和理念。

据统计目前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他们,因为他们每回出门都如同历劫,仿佛他们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资格。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出门已是困难重重,生活工作更是难以获得平等对待。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在“上班”这个单元中,将镜头对准残疾“云客服”这一特殊群体。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女孩周奕好因为残疾,中学的时候虽然成绩优秀,总是考第一名,母亲却把她读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另外两个孩子。

母亲对她说:“这么多大学生都没工作干,你别上了,你残疾人上了也没人要你。“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母亲也因此一直内疚

周奕好伤心得两个月没跟人说话,后来靠手机给人刷单,一点点钱地攒起来,买了电脑才慢慢当起客服。

这不仅是周妈妈的自私,在各大高校,我们确实甚少见到残疾人学生。

盲人就算通过盲文测试获取知识,通过了高考,也不能自由选择专业。在残疾人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他们也很难不受歧视地选择工作。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现实有多残酷呢?

我们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没怎么接触过残疾人,这是因为他们在融入社会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们瑟缩在角落里,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没法在网络上为自己发声。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E姐结语

我总觉得,关于“导盲犬出入公共场合”的讨论多多少少有些偏题。我们真正需要被关注的应该是人。

导盲犬是什么呢?比起感性地把它当做伙伴,我更倾向于认为它们是工具。

导盲犬看起来很贵,有些人认为它性价比不高。但我认为它是性价比极高的公益(我国不出售),30万训练费用和专业人员的劳动,以有限的成本让盲人有了在城市里移动的可能性——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和呼吸空气一样的权利,在盲人那里,要谈可能性。

有了导盲犬,他们不需要再去等上万亿投资、制度的完善和系统性的社会变革,就可以独自出门了,这是一种“走进社会”的仪式感。而现在我们居然在讨论,他们该不该有这个权利?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卑微的权利主张吗?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它既没有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也不要求分配更多的教育、医疗、行政资源,对社会公众来说只要同意就可以了。只要同意………

可偏偏就是有人不同意,理由千奇百怪。“是否保证100%不伤人”、“狗毛过敏怎么办”、“考不考虑对狗的恐惧心理”……对这些看法,网络上的争论和反驳已经太多了,我只是单纯觉得,做人应该有一点点起码的同理心

带工作犬上车只是看起来像是“特权”,但实际上认可这种权利并不是对社会道德的高要求。因为这真的是现有状况下关于盲人权益,我们所能满足的,最容易的一。

我换个说法:这可能关乎盲人最后的尊严,在不给社会添更多麻烦的前提下,他们已经不能要求得更少了。

别再争论“是否同意”了,做个人吧。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认为我们还能怎样帮助盲人出行?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还有比带导盲犬上公交更卑微的诉求吗?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