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最受争议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开国皇帝一般都是英明神武、建功立业的高大伟岸形象。如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歼灭群雄,光复汉室的汉光武帝刘秀;征战四方,结束五代乱世的宋太祖赵匡胤……

然而,人们对南宋的建立者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却趋于复杂。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俘虏徽、钦二帝及后宫、宗室大臣数千人北上,北宋一朝于在巨大的耻辱中宣告国破。时任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当时在相州起义勤王,这才幸免于难。赵构在危难之际重建宋朝,阻挡了金人继续南侵,保持了南方地区的安定。这时涌现出一大批中兴名将,有著名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以及吴阶、吴磷、刘琦等。那么赵构会成为一代中兴之主吗?

声名最受争议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

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像

不同于汉、唐等大一统王朝,宋朝其实并未完成统一。北宋时,北有契丹,西临西夏,东北还有渤海等国。国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河南之地尽失,国土面积仅200万平方公里。作为当政者的赵构更是不思进取,信用奸臣秦桧等人,一心求和,丝毫没有喋血虏廷,收复旧都的格局。这助长了金人的气焰,使北方汉人深陷苦难,沦为金人的奴隶。

那么,在那个名将迭出、民众一心抗金的历史环境下,身为一国之君的宋高宗真的就甘心偏安江南一隅,不想收复开封,北渡黄河,喋血虏廷,迎回二圣吗?他不想!他没有那份气量和胸襟。在他心里,家国大义永远没有个人私利重要。

一方面,退一万步讲,若是真的打败了金人,迎回了他的哥哥和父亲,那么皇位该由谁来坐呢?这是个问题。赵构本就是国难之际临危受命,否则他只会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而已。而权力的滋味一旦握到手,又怎么舍得轻易放下呢?在他心里,对哥哥和父亲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亲情的羁绊,更有害怕去面对的恐惧感。

声名最受争议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

赵构和秦桧的影视形象

另一方面,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赵构本人也也深受其苦。早年就曾被金人追击而重重坠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创伤。南渡之后,更是经常被金兀术(即金将完颜宗弼)搜山检海地追杀,动不动就要逃亡海上。以至于在他心里,金人是野蛮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丧失了抗争的底气。性格胆怯软弱的他更是没有中兴之主的远大抱负,多次惧怕把金人打疼了而失去讲和的筹码。他一直支持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想谋得一时的安宁。这才有了岳飞进兵朱仙镇,故都汴京近在眼前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千古遗憾。只能“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在他的统治期间,重用奸臣,祸害忠臣良将,一味想要议和,使整个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和憋屈,整个民族的命运因为这个人的懦弱而变得多舛。

声名最受争议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

赵构书法

当然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很多人物千年之后仍毁誉不一,这是源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以及时局的多变性。若是没有赵构,或许就不会有南宋这个朝代,各方抗金势力也就没有统一的核心依靠。身处危难,他以身作则,衣着简朴;解决了农民暴动、军队兵变等问题,稳定了 国家形势;他还有一定的文学造诣,书法作品、文学作品都有存世……

当时百姓的普通生活,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因为他的行事作为,又有着怎样的或好或坏的变化?我想,历史会给出公正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