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的传说是儒家的杜撰,还是历史的真实事件?

朱八戒CC


最早说尧禅位给舜的,是儒家经典《尚书》中的一篇《尧典》。孔子和儒家都希望组建一个秩序井然,人们各司其责的听话的社会。但那不过是孔子和儒家的理想,现实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因为人都是有个性的,谁都不愿意被奴役。而儒家一手编造的禅让,更是一种远大理想。

尽管后来儒学至上,后世儒生对许多古代文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粉饰,但是随着《竹书纪年》的出土,尧舜禅让的故事还是成了传说被现实颠覆。在《竹书纪年》中记载,舜囚禁了尧,并且不让他跟自己的儿子见面。所谓禅让一下变成了篡位,这就有些尴尬了。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秦朝以前唯一留存的没有经历秦火的文献。《竹书纪年》中许多记载都跟儒家的史书中记载的大相径庭,简直跌破了世人的三观。

不过也有人说《竹书纪年》中关于禅让的记载是西晋人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恶心一下当时的皇帝司马炎,因为司马炎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篡位者。尧舜禅让的故事真伪我们暂且不论,但《竹书纪年》这本书是真实存在的。

另外,根据人类从刀耕火种到农耕文明,从野蛮到文明,从兽性到人性的发展历程来看。儒家所谓的禅让,所谓尧舜时代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似乎把这种发展历程搞反了。按照儒家的说法,人类不是由野蛮走进了文明,反而是越发展越野蛮越兽性了。所以由此来看,儒家关于尧舜禅让的说法就不可信了。

我个人觉得,儒家是中国传统学说中最擅长讲故事的,他们总喜欢拿个参照物,然后教唆世人都变成那个参照物,这就跟现代的传销一样。要想控制一个人,就得先用故事蛊惑他,让他深信不疑。

尧舜时代距今四千多年,时光不会倒流,对于当时的真实情况恐怕我们是永远不知道了。不过在那个文明开端的时代,禅让的可能性不大。


猫爷历史观


尧舜禅让,是被史学家和儒家笔下,描述成人类历史最美好的景象。

事实上是尧让位以后,舜将他流放〈史书记载是出巡〉,死于途中。〈竹书纪年〉等史书则确定地指出,尧不是死于旅途,而是被舜放逐囚禁,跟他所有的儿子隔绝,最后死在那里。

因此<韩非子,说疑>篇发出了感叹称,古代的那些所谓的圣明君王,都不过是拉帮结派,谋杀君主,求谋求个人私利罢了。



诚心走天下2


尧舜禅让只是儒家的杜撰,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舜的帝位其实是从尧的手里夺过来的。

一、从尧以前的历史、自然界法则、现存的酋长制度等方面来看,不存在禅让

尧舜之前的四代帝王,少昊是黄帝的大儿子,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就少昊的孙子,帝挚是帝喾大儿子,尧是帝喾二儿子,他们的帝位都是从直系亲属继承来的,从没有出现过禅让。舜是颛顼的六世孙,和尧的关系已经出了五服,根本谈不上继承,只能是夺位。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来看,狼王的位置都是群狼通过决斗来决定的。从现存的非洲酋长制来看,酋长的继承全都是世袭制,从没有禅让这回事。

二、从利益、人性和考古来看,也不存在禅让

上古帝王有什么好处吗?我们穿越不到古代,就看看现存的非洲酋长制。酋长的地位和我国古代皇帝差不多,一个大酋长可以有上百个妻子,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力。从考古上看,与“三黄五帝”时代对应的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已经出现了较大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上古帝王的生活,并不像一些书上宣称的“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在绝对的权利和利益面前,从来都是血淋淋的争夺,哪里来的禅让呢?

三、从史书来看,是舜篡夺了尧的帝位

《春秋》是孔子编纂的,而孔子并不是史官。《竹书纪年》是晋国和魏国的官方史书,被称为是“我国古代唯一流存的,未经秦火和汉儒篡改的编年体通史”。《史记》要比《竹书纪年》晚二百多年,经过焚书坑儒和楚汉战火,司马迁所能参考的史料也是有限的。从近代考古发掘来看,《竹书纪年》的可信度甚至要高过《史记》。古本《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尧并没有把王位禅让给舜,而是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料被舜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尧,尧后来死在了平阳。韩非子也持同样的说法,“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最早提出“禅让说”的是《尚书》,而《尚书》一不是史书,二是经过了汉儒的伪造和篡改,所以禅让的说法十分可疑。同为儒家的荀子就曾批评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总之,历史上是不存在尧舜禅让的。禅让只是理想,篡位才是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