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誕生70年了。70年,對一個人來說已經過了大半輩子,但對一個國家而言,它還是那麼年輕,還有無數個70年等在它的前面。

打下江山的老一輩革命家們都相繼作古了;與新中國同齡的一代人也都已入老年;和祖國一同跋涉的60後、70後,都還記憶猶新,感慨萬千;改革開放後出生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呢?他們知道國家的強大,感受到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但他們真的理解“信仰”的力量,清楚為建立這個國家而付出的無數生命和犧牲嗎?......

在70年大慶之前,重溫70年前新中國成立前夜之時發生的故事,就有著尤其特別的意義。

沒有歷史就沒有厚重,所以,歷史必須被銘記。“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通過國慶獻禮片《決勝時刻》,我們揭開了那段歷史的一角。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主旋律”電影不好拍,這個世人皆知。首先是必須尊重歷史,大方向不能有偏差。其次是對歷史人物、歷史事實再塑造的尺度和方法。這兩者合格了似乎任務就完成了,其實還有同樣重要的第三點——觀影者接受不接受,喜歡不喜歡。

可喜的是,我們後來的創作者們越來越把這一點當做一個目標。主旋律,同樣可以做得很好看。

《決勝時刻》這部影片就做了非常努力、認真的嘗試,如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

在動筆這篇影評之前,我上網儘量尋找了對這部影片吐槽的文章,並一一認真閱讀。裡面不乏真知灼見,但也同樣不乏吹毛求疵,曲解苛求。

再努力的影片也是有缺陷的,更何況這種詮釋歷史事件的作品

。它不可能滿足全方位的審視,不定哪個視角,就可以把它貶得一錢不值。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我認為,對這種題材作品的判定,重要的不是它表現手法的得失和藝術處理的高下,而是主創者的初心和給觀影者的感受。

首先,他們是否敬畏、嚴謹、誠實和投入。其次,他們是否再現了一段令人感懷的歷史,讓我們重新反思了一個至高無上的信念。我心動了,我流淚了,它就成功了,還想要求多少呢?......

從這個意義上講,《決勝時刻》做到了。

同樣是黃建新領銜,他們沒有因襲《建黨大業》和《建國偉業》的“輕車熟路”,而是獨闢蹊徑,在“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間同時“著墨”並努力串聯,在對“細節”的追求和運用上不惜氣力,在“多敘事結構”上大膽探索......有缺憾嗎?有!但這是摸索中的缺憾,是成長中的不足,可以,也應該原諒。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決勝時刻》中對細節的執著,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是一個老媒體人,當了30多年的新聞記者。在新聞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細節”的運用。能不能發現細節、會不會捕捉細節並熟練地運用細節,不但是對一個記者基本素質的重要考量,更關係到你筆下報道的成敗。

在社會人際關係中又何嘗不如此?所有的成功都源於細節的積累,同樣,所有的失敗也都開始於細節的跑偏。心胸決定格局,細節決定成敗。這不是“雞湯”,是格言。

影片中對毛澤東主席“另一面”的塑造下了很大的力氣,“抓手”就是細節。好吸菸愛吃紅燒肉;也“追星”崇拜梅蘭芳,帶著眾高層“微服”去看戲;吃大排檔卻不記得身上不帶錢;陪著小女兒“設套”抓鳥;看手下保衛幹部搞對象著急,幫著寫“情書”......這一切告訴我們,革命家不但有堅硬如鐵的意志、氣吞山河的豪情和決勝千里的睿智,同樣亦有生活的情趣、生性的幽默、父親的柔情。

領袖不是一個符號,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活生生的人。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我注意了影片開始的一個細節。剛到北京的新華廣播電臺在準備播放一篇重要新聞時,女播音員卻突然失聲。急得不行的臺長“趕鴨子上架”,把原本負責街上廣播車的播音員孟凡予拉進了播音室,還臨時給起了個播音名“孟予”。這個“拉郎配”的後來結果,就是一個著名播音員由此誕生。

說實話,這個細節並不是非有不可的。有了,味道更足了,也看出了主創者們的用心。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反面人物的塑造上同樣非常細膩。在溪口“歸隱”的蔣介石,面對已不可阻擋、行將渡江的人民解放軍,除了寄希望於英美介入外無計可施。影片中,昏暗的氣氛下慘雲密佈,陰風兮兮,石桌上擺著一口未動的飯菜,表露著這個“黨國總裁”的一腔愁緒。

片中他和宋美齡兩次通話的細節,也是意味深長。既說明了國民黨政權當時已經處於的內外困境,也表達了他對宋美齡多年來既敬又愛的細微心情。

在對“小人物”的處理上也沒有忘記“落筆”。開國大典進入倒計時之前,軍統北平站站長戴鵬程面對大勢已去,在絕望中飲彈自盡。扣動扳機之前,他不無依戀地凝視著妻兒的照片,隨著槍聲響起的,是無奈,亦有不甘。

一個特務的死,預示的卻是整個蔣家王朝的命運和歷史的最終選擇。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影片中對細節的運用是無處不在的,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3個細節。

一個是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把幾位老戰友請到他的住處,隆重的為他們演奏了一首小提琴曲。

這首帶有宗教色彩的《奇異恩典》充滿著複雜的情緒,4位同生共死二十多年的老友怎麼會聽不出其中的涵義?這是這位16歲就投身革命的開國元勳,自知自己病重不治恐不久於世,在用琴聲進行最後的告別。

深沉的旋律在空氣中迴盪,一個個老戰友們相扶相攜共度革命歷程的回憶鏡頭在銀幕上閃回。

稍頃,幾滴淚水順著毛澤東的臉頰無聲淌下,其情動人心絃。

一年之後,任弼時同志因腦溢血病逝於北京。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第2個細節是毛主席的小勤務兵田二橋的犧牲。經過毛主席特批迴家探親的田二橋,老家正在長江邊上,他申請要參加渡江戰役。在武裝渡江和攻佔敵人灘頭陣地的戰鬥中,他表現得特別勇敢,不懼槍林彈雨,始終衝在前面,最後在敵人陣地的旗杆上升起了我們的紅旗。

站在高處扶著旗杆的他被敵人的槍彈打中了。他的胸前不斷冒著血花,但雙手始終沒有離開旗杆......

這個字寫得歪歪斜斜的小戰士,犧牲時年僅16歲,正是現在孩子們在校園無憂無慮的花季時光。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第3個細節也是攻佔江邊陣地的戰鬥。在萬船齊發踏上對岸的土地後,面對著敵人突突冒火的機槍,沒有人退縮,沒有人去想下一刻是不是死亡。看著這些鏡頭,你會真正體會到“前赴後繼”的涵義。影片中敵人使用了火焰噴射器,一束火龍後無數人變成了“火人”,但沒有一個人倒地滅火,沒有一個人進行自救,而是繼續端著槍、奔跑著不斷向前衝去......

這個鏡頭是非常震撼的。臉上已經燒傷、迎面跳起的“火人”們和敵人進行著廝打,在用最後的血性履行著自己的使命和職責。

新中國是怎麼誕生的?就是這些胸懷信仰、不計生死的英雄們,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澆築起了我們國家的一塊塊基石。

《決勝時刻》:宏大歷史同樣植根於“細節的力量”

談到這部影片時黃建新導演說:“電影裡這些共和國的創造者展現出的豐富的情感,還有普通戰士們的奉獻和犧牲,這兩部分構成了一個精神世界。這個精神世界就是我們中國的根,我們中國的驕傲。”

《決勝時刻》藝術總監張和平形容這次創作過程,“是用火紅的心創作了一部獻給祖國的紅火的作品”。

在70週年國慶慶典閱兵式上,中國將再次向全世界展示它的自信強悍、它的堅不可摧的意志和包容天下的胸懷。作為一名中國人,在驕傲自豪的同時,亦永遠不能忘記那些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生命的名字。

這,就是《決勝時刻》等這些影片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