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诞生70年了。70年,对一个人来说已经过了大半辈子,但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还是那么年轻,还有无数个70年等在它的前面。

打下江山的老一辈革命家们都相继作古了;与新中国同龄的一代人也都已入老年;和祖国一同跋涉的60后、70后,都还记忆犹新,感慨万千;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呢?他们知道国家的强大,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但他们真的理解“信仰”的力量,清楚为建立这个国家而付出的无数生命和牺牲吗?......

在70年大庆之前,重温70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夜之时发生的故事,就有着尤其特别的意义。

没有历史就没有厚重,所以,历史必须被铭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通过国庆献礼片《决胜时刻》,我们揭开了那段历史的一角。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主旋律”电影不好拍,这个世人皆知。首先是必须尊重历史,大方向不能有偏差。其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实再塑造的尺度和方法。这两者合格了似乎任务就完成了,其实还有同样重要的第三点——观影者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

可喜的是,我们后来的创作者们越来越把这一点当做一个目标。主旋律,同样可以做得很好看。

《决胜时刻》这部影片就做了非常努力、认真的尝试,如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

在动笔这篇影评之前,我上网尽量寻找了对这部影片吐槽的文章,并一一认真阅读。里面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同样不乏吹毛求疵,曲解苛求。

再努力的影片也是有缺陷的,更何况这种诠释历史事件的作品

。它不可能满足全方位的审视,不定哪个视角,就可以把它贬得一钱不值。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我认为,对这种题材作品的判定,重要的不是它表现手法的得失和艺术处理的高下,而是主创者的初心和给观影者的感受。

首先,他们是否敬畏、严谨、诚实和投入。其次,他们是否再现了一段令人感怀的历史,让我们重新反思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信念。我心动了,我流泪了,它就成功了,还想要求多少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决胜时刻》做到了。

同样是黄建新领衔,他们没有因袭《建党大业》和《建国伟业》的“轻车熟路”,而是独辟蹊径,在“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同时“着墨”并努力串联,在对“细节”的追求和运用上不惜气力,在“多叙事结构”上大胆探索......有缺憾吗?有!但这是摸索中的缺憾,是成长中的不足,可以,也应该原谅。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决胜时刻》中对细节的执着,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是一个老媒体人,当了30多年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细节”的运用。能不能发现细节、会不会捕捉细节并熟练地运用细节,不但是对一个记者基本素质的重要考量,更关系到你笔下报道的成败。

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又何尝不如此?所有的成功都源于细节的积累,同样,所有的失败也都开始于细节的跑偏。心胸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这不是“鸡汤”,是格言。

影片中对毛泽东主席“另一面”的塑造下了很大的力气,“抓手”就是细节。好吸烟爱吃红烧肉;也“追星”崇拜梅兰芳,带着众高层“微服”去看戏;吃大排档却不记得身上不带钱;陪着小女儿“设套”抓鸟;看手下保卫干部搞对象着急,帮着写“情书”......这一切告诉我们,革命家不但有坚硬如铁的意志、气吞山河的豪情和决胜千里的睿智,同样亦有生活的情趣、生性的幽默、父亲的柔情。

领袖不是一个符号,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我注意了影片开始的一个细节。刚到北京的新华广播电台在准备播放一篇重要新闻时,女播音员却突然失声。急得不行的台长“赶鸭子上架”,把原本负责街上广播车的播音员孟凡予拉进了播音室,还临时给起了个播音名“孟予”。这个“拉郎配”的后来结果,就是一个著名播音员由此诞生。

说实话,这个细节并不是非有不可的。有了,味道更足了,也看出了主创者们的用心。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反面人物的塑造上同样非常细腻。在溪口“归隐”的蒋介石,面对已不可阻挡、行将渡江的人民解放军,除了寄希望于英美介入外无计可施。影片中,昏暗的气氛下惨云密布,阴风兮兮,石桌上摆着一口未动的饭菜,表露着这个“党国总裁”的一腔愁绪。

片中他和宋美龄两次通话的细节,也是意味深长。既说明了国民党政权当时已经处于的内外困境,也表达了他对宋美龄多年来既敬又爱的细微心情。

在对“小人物”的处理上也没有忘记“落笔”。开国大典进入倒计时之前,军统北平站站长戴鹏程面对大势已去,在绝望中饮弹自尽。扣动扳机之前,他不无依恋地凝视着妻儿的照片,随着枪声响起的,是无奈,亦有不甘。

一个特务的死,预示的却是整个蒋家王朝的命运和历史的最终选择。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影片中对细节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3个细节。

一个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把几位老战友请到他的住处,隆重的为他们演奏了一首小提琴曲。

这首带有宗教色彩的《奇异恩典》充满着复杂的情绪,4位同生共死二十多年的老友怎么会听不出其中的涵义?这是这位16岁就投身革命的开国元勋,自知自己病重不治恐不久于世,在用琴声进行最后的告别。

深沉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一个个老战友们相扶相携共度革命历程的回忆镜头在银幕上闪回。

稍顷,几滴泪水顺着毛泽东的脸颊无声淌下,其情动人心弦。

一年之后,任弼时同志因脑溢血病逝于北京。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第2个细节是毛主席的小勤务兵田二桥的牺牲。经过毛主席特批回家探亲的田二桥,老家正在长江边上,他申请要参加渡江战役。在武装渡江和攻占敌人滩头阵地的战斗中,他表现得特别勇敢,不惧枪林弹雨,始终冲在前面,最后在敌人阵地的旗杆上升起了我们的红旗。

站在高处扶着旗杆的他被敌人的枪弹打中了。他的胸前不断冒着血花,但双手始终没有离开旗杆......

这个字写得歪歪斜斜的小战士,牺牲时年仅16岁,正是现在孩子们在校园无忧无虑的花季时光。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第3个细节也是攻占江边阵地的战斗。在万船齐发踏上对岸的土地后,面对着敌人突突冒火的机枪,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去想下一刻是不是死亡。看着这些镜头,你会真正体会到“前赴后继”的涵义。影片中敌人使用了火焰喷射器,一束火龙后无数人变成了“火人”,但没有一个人倒地灭火,没有一个人进行自救,而是继续端着枪、奔跑着不断向前冲去......

这个镜头是非常震撼的。脸上已经烧伤、迎面跳起的“火人”们和敌人进行着厮打,在用最后的血性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新中国是怎么诞生的?就是这些胸怀信仰、不计生死的英雄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浇筑起了我们国家的一块块基石。

《决胜时刻》:宏大历史同样植根于“细节的力量”

谈到这部影片时黄建新导演说:“电影里这些共和国的创造者展现出的丰富的情感,还有普通战士们的奉献和牺牲,这两部分构成了一个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就是我们中国的根,我们中国的骄傲。”

《决胜时刻》艺术总监张和平形容这次创作过程,“是用火红的心创作了一部献给祖国的红火的作品”。

在70周年国庆庆典阅兵式上,中国将再次向全世界展示它的自信强悍、它的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包容天下的胸怀。作为一名中国人,在骄傲自豪的同时,亦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生命的名字。

这,就是《决胜时刻》等这些影片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