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100个工控故事(三)一位工控前辈40年工作回顾

讲好100个工控故事(三)一位工控前辈40年工作回顾


接着第二节讲我们这位前辈的故事:


讲好100个工控故事(三)一位工控前辈40年工作回顾


任何部件都有一定的寿命,设备的超越离合器经过几年的运行后,终于罢工了。该离合器在设计手册中有介绍,应用于主、从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的场合,考虑到从国外进口时间太长,而国产的结构、参数及尺寸不相同,只能硬着头皮维修。将其分解后,发现离合器的楔块已破损,如在现在,可用三维扫描技术测绘楔块,而当时受技术水平限制,只能手工测量。恰好,杂志上刊登了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文章,虽然文章介绍的离合器结构与我们的不同,一个是滚柱式,一个是楔块式,但其原理一样,零件材料、热处理硬度及参数可参考。咨询了线切割工程师,他回答只要有尺寸,有图纸,任意形状都可做出来。可当零件加工后,发现楔块的外圆弧呈多角形,问线切割的工程师是怎么回事,他回答图纸中采用等速螺线标注,线切割设备不接受,建议用多段园弧替代。按照线切割工程师要求,我重新计算测量绘制,终于完成了楔块加工,经组装测试,设备运行正常。
以上设备的液力偶合器也出过故障,不过,故障并不复杂,仅是液力偶合器的易熔塞被击穿,内部的油液全部散失。经查找相关资料,易熔塞的中间灌注易熔合金,当设备发生超载时,偶合器内部油温将升高,如同时超过易熔合金的熔点,油液将立即喷出,从而防止设备过载。按照资料推荐,我用焊锡将其修复,并重新灌入油液。第一次试车时,电机启动太快,使开关跳闸,经反复试验,调整油液的容量,最终修复成功。


不少搞技术的人都比较耿直,我也不例外,没那么圆滑,因此也得罪了领导。厂里购买了一套设备机组,项目是由厂长一手负责的,价值约50万RMB,按常规应该有一个验收程序,我们设备管理人员当然也得参加。在设备移交验收会上,有人提出设备采用活络皮带传动,在运行中皮带时常打滑。设备供应商回答,是我们的物料加多了,此时皮带打滑,应该是好事,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否则将可能导致主轴扭断,甚至电机烧毁等更大的事故。听了这样的解释,我当时非常气愤,没想到他们竟如此狡辩,简直把我们当作3岁小孩。实在忍不住,站起来责问设备的电器工程师,既然皮带可以起到如此重要的保护作用,那么请问工程师,你的配电系统内的断路器、热保护还有什么用,干脆全部拿掉,还能少占空间,节省资金。电器工程师结吧了半天,回答是也不对,回答不是也不对,场面非常尴尬。不用说,此次验收会不欢而散。不过,最终在厂长的主持下,设备还是完成了移交。
但该设备的问题太多,开2小时,停3小时,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最后干脆就不用了。此时,厂长也意识到该设备真的存在问题,老停在那也不是个事,非常婉转的表达了他的歉意,希望我将设备给予完善。既然厂长开了口,我也只有服从的份。

其实设备远不止皮带一个问题,设备内部的搅棒与轴之间采用螺栓夹固,相当于皮带轮内没装平键,仅靠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稍微受力,就会滑动。此外设备的传动轴长达5M,分别在3个位置装有轴承,当负载增大时,机架晃动,必然造成3(轴承)点不同心,从而增大传动阻力,严重时,传动轴将直接卡死。针对以上问题,我将5M长轴分成2段,2段之间用齿式联轴器连接(相当于万向接头),仍然是3(轴承)支撑结构。为防止搅棒与轴之间相对滑动,考虑在其之间增加一平键,此外用橡胶三角带替换原有的活络皮带。虽然设备经以上改造后,恢复正常,但也因此得罪了领导。

搞技术的人并非人人都耿直,也有比较圆滑的,厂里的电工班长就算一个。该电工班长在技术上算是高手,与上层领导关系比较融洽,人也相当客气,见谁都是笑哈哈,但我觉得他圆滑的有点过了头。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恰逢设备供应商移交设备,电工班长代表工厂接受设备的电路图。按理说,当我出差回来,该班长应主动将图纸交给我,以便作为设备档案保存。可当我问他索取图纸时,他说图纸比较零乱,待整理后再给我。过些天问他,仍然这样回答。又过几天再问,又推托说暂时没时间,再等几天……。此时我已十分明白,他想把图纸占为己有。可事情并非到此为止,几天后,该设备机组出问题了,就这么凑巧,该班长家中有事,请假回家,厂里所有电工因没图纸,无从下手,修了两天,也毫无进展。到了第三天,厂长听说后相当来火,责成班长立即回厂。该班长到厂后,当作众多领导的面,装模作样的摊开图纸,煞有介事的指挥电工检查某电器……,最后,干脆自己亲自动手,终于查出故障,前后一共也就几分钟时间,简直把所有在场领导佩服的五体投地,真不愧为技术高手。当时,我并不在场,所有这些都是听电工后来描述的,不过,电工们私下还议论,所谓的故障,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预先旋松一根电线,并故意请假回家,让厂长亲自邀请他出山……。


当我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不得不佩服他的城府,筹划的竟如此周密。目前设备图纸仍然还在该班长手中,既然他能“表演”一次,那么就不排除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我必须站在设备管理人员的角度上,彻底解决该问题。为此,我根据手中现有的资料,到现场一根线、一根线的对照核实,经过约两星期的摸排,终于绘制出设备的电路图。为让更多的电工掌握图纸,我将图纸分发到每一个电工手中,并有意识的也给那位班长一份,同时问他图纸是否正确,该班长尴尬的回答,不错,不错,就是这个图纸。
人的第一印象相当重要,厂长原来是另一企业的车间主任,对各类设备也略知一二,据说在他担任车间主任时,手下有许多刚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那时候的大、中专毕业生并不多见,相对比较吃香,因此也就宠坏了这些学生娃,实践知识没多少,稍微复杂点又不愿意学。也正是这缘故,厂长从心眼里看不起我们这些毕业生。记得有一次,问我活络皮带有哪些特点,当时真令我哭笑不得,这也算一个问题?不回答他吧,他还真把你当作草包一个。无奈,只好一本正经解释各类皮带的特性及优、缺点。后来才得知,这些问题他曾经问过那些大学生,结果还真的没答上来。


讲好100个工控故事(三)一位工控前辈40年工作回顾


继续介绍以上进口设备,该进口设备曾经差一点要出大事故。原设备的安全保护较可靠,按常规操作是不会出事的。但由于设备自动出料效率低,为提高产量,车间竟要求工人进入设备,人工辅助出料。其实操作人进入设备,只要打开安全门(安全门上接有保护开关),设备仍然是不会运转的。但问题是操作人进入设备后,为了接通风机进行辅助出料,竟然自己关闭安全门,从而失去了唯一的安全保护,此时设备上的任一开关都处于待命状态,随时都可以工作,安全仅仅寄托在操作人的谨慎操作上,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由于那时正是80年代末,企业的安全意识也不高,也没有那么多的框框条条,对于以上严重违章行为,车间所有人都视而不见。


有一次,一女工按要求进入设备,准备进行辅助出料,可能是操作人大意了,理应开动的风机,竟鬼使神差的错开了设备,幸好设备速度不高(20RPM),并及时发现,随即紧急停机,设备仅旋转1圈,但机内一女工却吓的面如土色,尿了一裤子,当即瘫在地上……。事后厂里也没追究,也难怪,领导指派,这事怎么追究?追究谁?
当我得知此事后,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阻止,也不想多事。但作为一个设备管理人员,万一真的出了事,我多少也脱不了干系,况且我老婆也在那车间,这事说不定在哪一天也能发生在我老婆身上。考虑到既然无法阻止,人员必须进入设备,还不如对其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只要保证在人员进入时,仅仅接通风机,并切断设备(旋转部分)电源,以确保人身安全。经上报领导并获批准后,我利用设备的总控制开关的停止位置一空余的触点,以及门安全开关(打开位置)的空余触点,将两触点串联在风机电路中,同时将风机开关与主电路进行互锁。这样一来,人员若需进入设备开动风机,必须将总开关置于停止位置上,同时打开安全门,此时除了风机可以运行以外,设备上所有的电路都已被切断,即使误操作也不会出事,从而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从理论上说,该改动并未违背原设备的安全原则。

由于本人不会阿谀奉承,尤其是上次验收时的不欢而散,多少也给领导留下了阴影,加上厂长对我们这些书生有天生的偏见(其实我根本算不上),总认为我们就是绣花枕,没多少真才实学,可有可无。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本人的待遇上比不上别人,总是低于与领导关系较近的人。每次分发奖金后,总有一些“好心”人,明明知道,还故作关心问你拿了多少,然后再替你抱不平。开始,我还能自我安慰,劝说自己承认现实。但我老婆却比较在乎,心里不平衡,时常跟我唠叨,久而久之,渐渐的我也萌生了跳槽的念头。恰巧遇到一位以前的同事,该同事现在当地一大型外资企业任电工,他说他们公司刚建成,正在大招工,缺的正象你这样的人才(过奖了),如果你能来,待遇肯定比你现在好。一拍即合,我当即答应。
第二天,我特地带了本人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以及个人简历参加面试,公司Z主管对我进行面试,该主管(我后来的上司)本科毕业,曾任大学的英文教师。由于Z主管并非机电专业出生,对我发表的文章也不太懂,也没什么可问,但他对我的经历(工厂--学校--工厂)却非常感兴趣,欣赏我的上进心,虽没明确表态,但从他的表情上看出比较满意。无意中,我听出他们招的是水电工,并没有设备管理的岗位,感觉多少有点遗憾。Z主管连忙解释,招水电工仅是目前的权宜之计,劝我不必介意,你可以先以水电工的名义进来,将来公司肯定需要设备管理岗位。临结束时,Z主管说公司总经理要见你,我感到有点吃惊,招一个小小的水电工,犯得着这么慎重?事后才得知,公司并没把我当作水电工,而是当作管理干部候选人。

再次面试时,总经理问了我的学历、工作经历、为何跳槽,以及期望工资等,我一一作了回答,最后又特别问我英语水平怎么样,对此我实在不敢瞎吹,实话是说,不能对话,也听不懂,不过可以借助字典,看懂本专业的相关资料……。面试结束,总经理随即表态,可以录用,仅希望我不再跳槽。
自此,我正式的进入外资企业,在办理离职调动手续时,特地返回车间,最后一次聆听机器的轰鸣,看着那一台台曾经工作过的机器,此时不免有点心酸,在这里,有我留下的汗水,也有我的一片辛劳……,再见吧——我曾经工作23年的工厂!

到了新公司,公司委任我为维修课负责人,维修课共有6人,负责全公司的水、电、气及空调的供应与维修。因公司刚成立,人还未招齐,事多人少,每天都加班,星期也不例外,整天忙着调试新设备、完善缺陷。多年脱产的我不得不重新拿起工具,与工人们一起忙碌,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不过Z主管知道我们辛苦,经常亲临现场,慰问我们基层员工,这放在以前的工厂,绝无可能,此时即使再苦再累,内心也是暖暖的,值了!
刚进公司没多久,由于英语水平不高,一次普通的维修经历,却令我刻骨铭心,不得不意识到英语在外资企业的重要性。一次同事打电话向我求援,希望我帮助他维修电动叉车。该叉车产于美国,刚从香港购回,还未办理移交,试车时发现叉架无法移动。押运的香港人又是外行,正束手无策,我的同事忙了半天,也无从下手。碍于朋友情面,我爽快的答应下来。到了现场,首先跟车间负责人要了说明书,说明书全英文编排,足有3cm厚、A4大小、正反印刷,估计至少有300页。我的英文水平有限,见此情况有点后悔,真的不该草率答应,但此时已无退路,丢不起脸面,只能硬着头皮找了一本词典,边翻边查。


大约经过两个小时排查,基本锁定了说明书对应的章节,朦胧中似乎已经找到故障原因,感觉应该是输出电缆断路(不通),但用万用表测量时,却发现电缆并未断路,好象又是短路,这与刚才的假定相矛盾。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香港押运人却在不断干扰我的思路,一会儿说查查这里,一会儿又让查查那里,眼看没有任何结果,最后又嚷嚷着赶紧吃饭,下午要赶飞机。没办法,只得停止排查,总不能耽误人家回香港吧。
按理说,此时设备仍属于香港供应商,我们完全有理由撒手不管,但我感觉非常窝火,眼看就要修复,全被那香港人给搅了,从来还没这样丢过人。想想还是不服气,第二天接着修,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原来电缆确实断了,理应是断路,但因为在电缆的断口处两线又相互短路,从而造成电缆非断路,非短路现象。如果昨天再给我10分钟,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叉车修复后,因车间负责人有两本相同的说明书(两辆车),我跟他商量,希望他能把说明书借给我,因为叉车不可能终生不坏,说明书今后还得用,我们需要时间逐步熟悉资料。没想到,这位负责人开口就问,这么厚的英文说明书,你看得懂吗?话音不高,却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是的,我的英文水平确实没他高,但也不能这么伤人。我当即回击,说明书看不懂,我可以查字典,一个月不行,一年总能看得懂。如果你坚持不给,那么今后叉车的维修我们就不管了,你爱找谁就找谁。此时该负责人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口气过重,犹豫了片刻,终于同意借用。

此事对我触动深刻,到底是外资企业,不懂英语就如同文盲,任何人都可欺负你。从此我暗暗发誓,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学习,一个词一个词的查,花了一年时间,终于翻译完成了叉车说明书。
(连载未完待续),关注本头条号,关注本头条号,学习更多设备管理及工控知识,结实更多相关人士,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