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湖 戰疫大考催生基層治理新生態

觀湖 戰疫大考催生基層治理新生態

觀湖引進口罩生產企業聯鏈科技,優先保障觀湖轄區各市場主體的防疫所需。

觀湖 戰疫大考催生基層治理新生態

社區女同胞為觀湖防疫一線值守人員送上愛心早餐。

“就在幾天前,我們還給境外人員返深隔離點送了200套智能門磁,靠科技來戰疫,真的管用。”這是基層幹部老張對於科技戰疫、智能管控的深切感悟。

“我們的村子,我們首先要站出來,守好自己的家。”作為股份公司董事長,房叔的表態擲地有聲。

“這一次防疫,我們物業小區真的是和社區工作站、街道融為一體。”資深物業人趙哥感慨,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以前只管安全生產環節,從沒想過可以將我們掌握的企業信息組織起來,滿足企業產業鏈上的需求,但疫情期間,我們就這麼做了。”這是基層安監人老黃在戰疫期間的最大發現。

大疫如大考,治理見真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一場對基層治理展開的多維度終極考驗。

當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漸次恢復,回望前幾個月的戰疫過程,考察基層治理的興廢得失,擘畫疫後基層治理現代化的著力方向,便顯得尤為必要。

從老張、房叔到趙哥與老黃,四名戰疫參與者的不同感悟,融合交織,勾勒出的是深圳原特區外產業重鎮、人口大鎮觀湖的戰疫治理圖譜:科技支撐、智能治理;全民參與、共治共享;家園意識,守土戰疫;管服並舉,經濟治理。

這一份井然有序的治理圖譜,既是觀湖將社會治理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有效應對疫情的關鍵所繫,同時也指引著疫後基層治理的新方向。

●文/圖:吳永奎

科技支撐 智能治理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智能化日益成為社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享譽世界的科技之都、智造之都,深圳在戰疫期間的“科技硬核”,備受世人關注。

觀湖位於龍華區東部、深圳地理中心,坐擁錦繡科學園、觀瀾高新園兩大高科技園區,龍華區“科技核”鷺湖科技文化片區也坐落於此。

作為一個科創實力雄厚、創新動能充足的街道,觀湖承續深圳科技之城、創新之城的基因,在疫情防控的全鏈條上,依託科技力量,處處先人一步,彰顯出濃濃的“智治”範兒。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必將是一場持久戰。科技賦能,方能從源頭挖潛,著眼於長遠。”從戰疫之初,觀湖街道黨工委負責人便清晰地認識到了智能化應用對於這場治理大考的重要性。

疫情洶湧的2月初,在如何有效管理服務居家隔離人員這一防疫關鍵課題上,深圳基層各社區上下求索,各顯其能。

2月8日,觀湖街道在龍華全區率先引入智能門磁裝置,覆蓋轄區所有居家隔離家庭,確保居家隔離人員全天候全方位實時管理和服務。

這套裝置是基於先進的NB-IoT蜂窩移動物聯網連接技術,以智能門磁裝置為主,對講軟件終端為輔,簡便易裝。門磁發揮強制電子圍欄作用,具備打開報警、超時報警、人流統計等功能,若門被打開,監管員可收到短信和語音報警通知。對講軟件具備喊話功能,能實現遠程警告喊話等遠程管理功能。

“門磁系統的後臺可以直接看到隔離家庭的開合狀態,統計開門次數。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段開門,或者開門時間過長,系統會自動報警,短信就直接發送到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機上。”觀湖街道統戰與社會事務科負責人張昭明坦言,智能門磁對觀湖戰疫有非常大的幫助,得到了一線抗疫人員的廣泛認同,龍華區應急部門也在考慮全區使用這個設備。

智能門磁開啟了觀湖科技抗疫、智能治理的序幕。2月11日,觀湖第一批智能外呼系統上線。這一系統通過智能外呼機器人,可定期自動對小區居民,尤其是居家隔離人員逐個電話訪查,在對話中採集體溫、咳嗽、腹瀉等症狀數據,或確認是否有疫區旅行史、返程乘坐何種交通工具、接觸人群等信息,採集完成後自動進行數據彙總,形成數據統計分析報表。

截至4月16日,智能外呼系統累計呼叫超過2.5萬人次,呼叫成功1.25萬次。“既能實現對隔離人員身體狀況24小時有效監管,又減少了大家上門排查的暴露風險。”社區工作人員對此大大點贊。

在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觀湖果斷引入釘釘移動智能辦公平臺,並採購一批“釘釘智點B1”免接觸考勤設備提供給轄區企業。該設備針對企業人員無接觸考勤登記,優點多多:可免錄入指紋,實現實人實地、安全精準考勤簽到,管理員完成設備綁定即可開啟全員藍牙考勤;免網絡,不受限於網絡條件,適用性更強;免排隊,打開藍牙、釘釘位置授權,5米範圍內即可完成藍牙考勤打卡。

同時,推行基於釘釘移動智能辦公平臺的園區電子通行證,企業可在平臺上進行通行申請和審批,審核通過後的企業員工可實現掃碼進出。此舉可嚴格管理園區人員進出記錄,實現園區封閉式管理,對園區內人員流動做到全盤掌握,預防疫情輸入和園區擴散。

科技支撐,智能治理,讓觀湖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跑出了“加速度”。這也成為疫後基層治理中觀湖將重點探索的方向之一。

全民參與 共治共享

構築戰疫治理社會共同體

經歷三個月的戰疫,觀湖街道新田社區黨委書記張棽望對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有了切身的體悟。

在戰疫之初,張棽望坦言,自己曾經歷一個真空期,“社區防控是主戰場,但物資短缺,人手不足,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在焦慮包圍中,新田社區黨委發出了動員令,“我告訴大家,一起來守衛家園,是所有生活居住在這片區域裡的人的家園。”

這場一開始由社區黨委(工作站)擔綱的戰疫,很快變成了一場治理大合唱,“所有在家的黨員全出來了,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隊很快組織了起來,女同胞們就負責採購保障,我們每個卡點4組三班倒,一直輪到現在,從沒斷過。”

回望戰疫時期,張棽望感嘆:“沒想到我們觀湖的社區這麼能幹!”

張棽望的經歷與感觸,並非個例。每一個置身於觀湖這場戰疫的人,無不為全民參與所引爆的能量深深震撼。

疫情防控的成效,取決於科學防治的力度,更取決於全民參與的廣度。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必然以社區為載體,強化社會治理共同體人人有責機制。

疫情當前,觀湖在街道、社區兩級黨委的統籌發動下,開啟了一場全城“總動員”、全民“總戰疫”。黨員志願者、青年突擊隊、婦女半邊天,自不待言。

一貫被視為“只會收費看門”的物業人站出來了。“過去就是你搞你的我幹我的,但這次抗疫,我們始終和社區、街道保持一致,上下一盤棋。”佳華領域廣場物業經理趙先生慨嘆,大家都是抗疫一分子,物業人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觀湖以大統戰思維統籌資源參與抗疫。疫情期間,觀湖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統戰工作品牌“觀湖同心薈”的影響力,團結街道層面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支援一線。

觀湖工商聯(商會)募集善款數百萬元馳援疫區,並採購防疫物資,交給街道統一協調分發。在復工復產階段,商會又率先倡議業主減租,前後為企業減租1000餘萬元,僅會長黃鏡芳自己就為承租企業減租300餘萬元。以民族代表團隊會長馬進元為代表的民族團結人士帶領拉麵團隊,為一線防控人員做起愛心拉麵。

“我們是最基層的商會,做不了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凡事都會和街道一起做,這個大局意識一定要有。”黃鏡芳強調。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基層治理。”目睹戰疫至今的黨委引領、全民參與圖景,尤其是社區層面不同人群之間的和諧交融,張棽望深深感到,深圳多年來積極構建的“一核引領”“多元共治”社會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精神,在觀湖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彰顯的淋漓盡致。

這種局面讓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珍惜。物業經理趙先生坦言,期望疫情結束後,街道社區開展工作時,也把物業人考慮在內,“我們有方方面面的優勢,可以分擔一部分治理工作。”

家園意識 守土抗疫

“守門人”激活社區治理中場發動機

全民戰疫,觀湖有一個人群格外醒目。

他們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的號召,有著“指揮員”和“勤務員”的雙重身份,既做好轄區各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又做好人員排查登記、測溫點搭建、執勤站崗、城中村圍合等具體工作,同時還盡己所能,為街道社區籌集、捐贈防疫物資,為商鋪租戶減免租金,為一線人員送去暖心慰問……

他們,是社區各股份合作公司黨支部書記,也是公司董事長,還是觀湖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作為曾經的一村之長,他們被親切地稱為疫線“守門人”。而他們帶領的原村民,是觀湖一線防控中一支醒目的力量。

這些守土戰疫的一村之長,值得觀湖人銘記。

長坑實業股份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房國斌和太興股份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陳俊亮,積極號召支部黨員加入黨員先鋒崗執勤工作,親自在村口測溫點值守。

陳屋圍股份合作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陳國龍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勸導居民佩戴口罩。為做好小區圍合封閉,他主動捐贈價值1.2萬元的鐵網、扎絲等物資,快速圍合了小區。

“你為什麼兩天都沒有出勤?”這是吉坑股份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陳聰偉對侄子缺勤的訓斥(實際上其侄子作為防疫志願者正在待命中)。連續值守十多天的陳聰偉,以身作則,讓家裡的後輩們都積極參與防疫。面對疫情,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戰士,只有同舟共濟,才能戰勝疫情。

“守護自己的家園,村民們都很支持,都覺得是為自己的村盡了一份力,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上圍實業股份合作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房鏡清有感而發。

在新田社區,大小12個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長帶領的原村民,極大地緩解了抗疫初期人手不足的問題。

牛軛嶺村是新田社區較早開展主動防疫工作的村之一。新田金牛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長陳啟輝坦言,早在1月27日,就組建了微信群,將村裡物業人員、村裡的黨員幹部拉進群,提前部署防疫工作,四處購買防疫物資。

“這裡是我們的家。”陳啟輝說,作為本地人,先把自己的村子管起來,責無旁貸。

在這場戰役中,“家園”是股份公司董事長們口中最頻繁提到的詞兒。

長期以來,不少社區股份公司專注於經濟發展,少有參與社區治理事務。如今,家園意識,讓他們重回社區治理的舞臺中央,擔負起本屬於自己的治理主體責任。

這種高度自覺的家園意識,正是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戰役帶給觀湖基層治理的寶貴財富。

“在我們這種原關外的城中村社區,股份公司是社區治理不可或缺的主體。如果說社區黨委(工作站)是社區治理的統籌引領者,那麼股份公司就是中場發動機。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疫後治理,只有兩者同時運作,我們的基層治理才能夠跑得更快、更順。”觀湖街道黨工委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管服並舉 經濟治理

深度介入區域經濟發展鏈條

疫情之烈,在於不僅危及生命健康,更重創國民經濟。

戰疫之難,在於既要做好疫情防控,更要恢復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也因此,對於產業發達、人口稠密的觀湖而言,統籌社會治理與經濟秩序建設,成為特殊時期基層治理的兩大要義。

黨委引領、全民參與,推動觀湖轄區社會層面疫情防控逐步走向平穩可控。而在經濟治理領域,觀湖正在交出一份充滿啟發意義的答卷。

3月31日,觀湖街道啟動“愛心接力送保障”活動,助力轄區“三小”場所安全重啟。4月2日,深圳市駐觀湖指導服務組組長、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王卓民,觀湖街道黨工委書記梁嘉,街道辦主任陳啟夢及街道黨工委委員祁加樹兵分四路,分別為轄區具有代表性的8家“三小”場所送去口罩,每家100個。活動計劃向轄區5800餘家“三小”場所派送口罩近60萬個,這在龍華全區尚無先例。

“‘三小’場所不僅關係到民計民生,更是轄區企業員工重要的生活配套,是產業鏈條上重要的一環。”觀湖街道經濟服務科李智聰表示。

在李智聰的筆記本上,一直記錄著服務轄區企業復工復產的6件大事:用工情況、資金鍊問題、產業供應鏈、防疫物資保障、執法情況、司法提前介入。

這6件大事,構成了觀湖街道服務企業、維護轄區經濟秩序平穩運轉的經濟治理主體內容,也讓觀湖街道在常規的企業服務基礎上,深度介入到了產業經濟發展的鏈條中。

在保障安全復工上,觀湖在今年2月初就專門引進了口罩生產廠家深圳聯鏈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日產8萬個口罩。目前,該企業生產口罩優先保障觀湖轄區各市場主體的防疫所需。

迄今,觀湖圍繞“服務企業全覆蓋無遺漏”和“解決問題不拖延”兩大重點任務,先後成立“綜合協調專班、政策宣講專班、走訪服務專班、物資保障專班”與“協調減租退租專班、融資專班、勞資糾紛調處專班”等7個專班,全鏈條覆蓋企業復工復產的各種需求。

作為在這一非常時期觀湖經濟治理的參與者,觀湖街道安監辦負責人黃良鑫也收穫良多。在復工復產階段,觀湖街道安監辦率先啟用釘釘移動智能辦公平臺,並迅速覆蓋了轄區2000多家企業。不其然間,以釘釘群為平臺,一個本土企業信息市場已經初具雛形。

在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街道安監辦依託釘釘群,快速實現安全監管執法者向企業發展服務者角色的切換。

“我們充分利用釘釘群集納的企業信息,讓轄區關聯企業就在觀湖本地形成發展配套,成為彼此的上下游供應鏈。比如,有的注塑企業迫切需要工藝配套,而原有的配套服務廠家在龍華甚至深圳市外,我們就從釘釘群的企業中尋找相關企業,推薦給注塑企業;有的企業需要口罩機,我們就在群中貼出觀湖口罩生產企業的信息,讓雙方自行銜接,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也在無形中構建起了本土化的產業發展鏈條。”黃良鑫表示。

這位資深安監人慨嘆,以前只專注於安全監管,很少考慮到運用掌握的企業信息,服務轄區企業產業發展上的需求,而這一場疫情期間的作為,則讓他重新審視安監人的職能。

“疫情是一次嚴峻的實戰考核,推動我們不斷轉變思維、創新服務,更深更廣地統籌引領轄區的社會治理和經濟治理,並不斷啟發著我們新時期基層治理的方向。”觀湖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基層治理永遠在路上,疫情期間觀湖積累的治理資源、收穫的新的治理思考,都將轉化為新階段基層治理的強大動能與嶄新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