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其實這個日子的正式名稱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1995年確立每年的這一天為世界讀書日,以推動更多人去閱讀和寫作。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國家的人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讀書,以表達對人類知識傳承的尊重。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共識,而我國自古就有勤勉讀書的傳統,今天咱們就來講,書籍是如何經歷了3000多年的歷史演變,這漫長的3000年圖書形態變化也折射的文明演進的艱辛與榮耀。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書籍的演化歷史

中國最早出現的系統性文字,當屬殷墟甲骨文,起初是用來做占卜的,由於字是刻在龜甲獸骨上,因此而得名叫做甲骨文。

甲骨形狀不規則,用來刻字的篇幅有限,而且保存起來也比較麻煩。

後來古人把文字刻在各種青銅器上,也就是咱們所說的鐘鼎文。青銅器保存時間比較長,而且個頭要比龜甲擴大不少,刻字的面積也增加了很多,因此在周代更加流行。

1976年陝西臨潼出土的"利簋"內有銘文32字,被認為是武王伐紂世紀的最早文字記錄。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又開始在石頭上刻字了,這就是石鼓文。

石鼓文相比鐘鼎文,他的優勢就在於便宜,因為往石頭上刻字相對比往青銅字上刻字要容易一些。缺點則跟青銅器一樣非常的笨重,而且還不易保存。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經過1000年的嘗試和演進,真正的能夠承載知識的書卷1.0版本才在春秋戰國時代誕生,這便是簡牘。

"簡牘"其實是兩種東西"簡"和"牘",前者是用來著書立說寫文章的,後者主要是用來做地圖和政府公文佈告之類的。

"簡"就是把很多窄窄的竹木經過加工,用絲綢或是牛皮或是麻繩之類的疊在一起,用筆蘸墨書寫,寫錯了就用刀子刮掉那個地方,刀子就相當於如今的橡皮擦;"牘"是因為本身用的材料比較大,經常用來充當佈告工文。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簡牘"的出現,就讓篇幅較長的鉅著的記載成為可能,這也正是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盛放著書立說的物質基礎。但是簡牘的缺陷還是非常明顯的,書寫空間有限,又很佔地方。

舉個例子,比如戰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惠施,他讀的書需要五輛車才能拉,這也是成語"學富五車"的由來。其實按照現在的推斷,五車書總字數不足100萬字,大致相當於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一部《射鵰英雄傳》或者是《笑傲江湖》的篇幅。

當時人們也注意到了簡牘的缺點,所以古人在使用簡牘的同時還輔助使用了絹帛,也就是在昂貴的絲織品上寫字,這種小眾的方式倒是非常方便,但是成本極為昂貴,很難推廣開來。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後,又經過300餘年不斷的改進,直到東晉末年,這種紙才徹底取代簡牘,成為當時書記的主要承載材料。

還有一個演化的關鍵,那就是書的樣子。

在紙質書籍出現以後,一直到唐代的幾百年間,我國的紙質圖書還是卷的模樣,而不是書本的模樣,所謂書卷就是用一根棍子把紙張捲起來,人們要讀這種書卷就必須"開卷有益",也就是一點一點的把卷起來的圖書紙張展開來,這才能閱讀。

這種書卷的模樣,隨著唐代雕版印刷術的出現,開始暴露出其他問題。一卷書展開之後動輒就好幾米長,這個操作是非常麻煩的,於是人們想到把書摺疊起來就跟如今的摺紙一樣不再轉成卷軸,而是按照更大的一頁一頁摺疊起來,於是書本一頁一頁的形態終於出現。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古人讀書的方法

一說到古人閱讀,恐怕映入腦海的印象就是死記硬背。

背誦確實是古人比現代人強出一大截的地方。比如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王庭堅,小的時候只用了10天時間就把《春秋》全文背下來了。

當然字數多的作品一樣有能背誦的神人。比如有關於《史記》的古老相傳: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因為有過觸怒漢武帝的事,所以他也很擔心《史記》成書後的傳世問題,那時候又沒有印刷術,為了確保《史記》能夠流傳下去,司馬遷讓自己的女兒全文背誦了《史記》,以防不測。《史記》是一部50萬字的著作,就這麼樣作為一個活體備份,讓他女兒給背下來。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古代印刷術長期處於不發達的狀態,一本書的成書是非常難得的,在古代相當長的時間裡,一個人一輩子恐怕接觸的書也是屈指可數的,十分難得,因為書太少,因此在讀書人那裡就特別珍貴,古人的記憶能力就被最大限度的開發出來。

這裡要補充一點,古人對背誦的重視程度有其自身的歷史原因,但如果只是強調背誦在讀書中的價值和功用,在我們今天其實並不一定適用。但是其重視背誦的初衷在於強調對知識基礎的熟練掌握,從這個初衷來說,這種讀書重視基礎的做法是有借鑑之處的。

古人也有反對一味機械背誦的,比如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他明確講,讀書如果以過目不忘為最高的評價標準,那是沒有好處的,他主張讀書要專精求求是,逐點突破,不要面面俱到。


除了背誦之外,古人在讀書的時候還講究動筆。

古人認為動手抄一遍要勝過讀書好幾遍。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家裡的藏書很多,也會經常抄書,因為他把抄書當成摘抄筆記作為理解書意的重要方法。

讀書用口用眼都不如用手,因為手抄一遍就是心隨之走一遍,不過古人這種抄書,實際也是因為受到了歷史條件的影響。

正如開頭說的,書籍在古代很長時間裡是比較貴的東西,即使是到了明清時期,書本的造價已經下降了,但還是很貴。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書籍價格的歷史演變

書籍理論上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但是那個時候的生產力還不足以把它變成市場上的普遍交易的商品,意思就是當時除非朝廷官府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大規模抄書刻書活動,否則沒法批量生產圖書,也就談不上圖書的商品流通。

這種圖書,都是純手工的產品,都是木工或者是抄手精心打造,所以它的造價很高。整個圖書市場雖然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但是客戶群體少。

一個成語叫做洛陽紙貴,這是說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他創作的《三都賦》,這個作品在洛陽引發了轟動,很多人啊都去買紙來抄,結果這麼一買,買得連當地的紙張都缺貨,就相當於新冠疫情的時候,某些國家搶衛生紙一樣。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這種抄寫為主的圖書情況直到唐代才有所發展。唐代出現了雕版印刷,雖然說這雕版印刷的刻印工藝要求也不算低,但是比起手抄書還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根據後世學者研究唐朝雕版印出來的書成本大約只有手抄書的1/10,不過即便是降低到了原來手抄書的1/10,那這個價格也是很貴的。

唐朝中後期一本書的售價大概能買10斤糧食。所以唐朝印書主要是佛經,因為圖書成本高,一般市場需求有限,反倒是佛經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不愁銷量可以回本。

唐朝詩人孟郊,就是那個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著名的苦吟派的詩人,抄書也曾經是他的謀生手段之一。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等到了兩宋時代,雕版印刷的工藝日趨完善,除了佛經之外也看到一些其他書刊了。但當時一本書的售價大概還值13金,能換多少米呢?這一本能換80~100斤米,也就是說這一個抄手啊,他要抄一本書來,可能能夠這一家子吃個兩三個月。

由於此後印刷工藝,並沒有革命性的發展,所以古代圖書的這個售價在隨後的近1000年裡邊,基本上就維持了這個範圍內,一直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一本書仍舊保持兌換10斤米的這個水平。

其中也有便宜的時候。明朝中晚期由於圖書刊印的盛行,售價一度降低到谷底,能夠換7釐米的水平,這幾乎是近1000年的封建社會里頭咱們書籍最便宜最普及的年代了。

清朝末年光緒年間,傳統的印刷業遭到近代印刷書局的衝擊,工業的力量逐漸進入了圖書,但是由於當時局勢動盪,生產力還是不足,價格導致的知識壟斷仍舊存在。

在1920年,一本圖書的起步價基本上得六七角錢以上,這什麼概念呢?聽著好像挺便宜,但是這就相當於當時北京一個5口之家,一天半的伙食費。

423世界讀書日:書籍發展歷史,古人學富五車到底是多少閱讀量?

再看看如今現在圖書的價格,我們就偷著樂吧,抓緊時間去讀書吧,這些東西可是古代社會想讀都讀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