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臥龍區:五大提升工程補齊脫貧短板

4月14日,在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龍王溝景區魏家崗村,貧困戶王金三家正在進行改廚、改水、改廁“七改一增”,看著廚房牆面整理平整重新粉刷,添置了桌椅櫃子等傢俱,王金三高興地說:“政府為我們貧困戶改善生活環境,我們更要自立自強,自覺保持家裡家外衛生整潔”。目前,龍王溝景區新增13戶“七改一增”貧困戶正在施工,214戶貧困戶在以前“七改一增”基礎上,新增1000元資金進行再次提升。

臥龍區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抓住有利時機提早謀劃、主動作為,深入實施貧困村綜合提升、“七改一增”提升五大提升工程,持續抓好“兩業”攻堅、“兩貌”提升、保障性政策落實、志智雙扶、結對幫扶等脫貧措施,集中力量攻克貧困最後堡壘,堅決完成剩餘1071戶、2315名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

深入實施貧困村綜合提升工程。該區始終把貧困村提升工程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持續加大投入,重點解決道路設施、安全飲水、電網改造、通信設施、住房保障、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公共服務等8個領域的短板問題。今年,該區搶抓國家投融資政策機遇,圍繞坑塘治理、林網、路網、水網、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等包裝鄉村振興PPP項目,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內容,對全區所有行政村進行村容村貌綜合提升,著力打造乾淨、整潔、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鄉村整體面貌。先期以31個出列村為試點先行打造,逐步鋪開,每村投入500萬元,共計1.55億元,以鄉鎮為主做好規劃,明確建設內容,做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補齊短板、美化亮化,達到路、水、林三網聯通,打造精品村、特色村。

深入實施貧困家庭“七改”提升工程。該區多次召開“七改一增”專題工作推進會,明確目標任務,細化時間節點,責任落實到人,全力推動“七改一增”工作提質增效。為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區財政在原有每戶2000元的改造資金基礎上每戶再增加1000元,達到戶均3000元,共投入1288萬元,為“七改一增”工作提供資金保障。由區扶貧辦牽頭,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標準清單,各鄉鎮扶貧人員全員參與,全力實施,確保在4月20日前完成4250戶貧困戶“七改”提升任務。成立專項督查組,定期督查,三天一彙總、一通報進度。區財政拿出6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對任務完成好的鄉鎮給予獎補,確保“七改一增”工作出實效。

深入實施貧困戶、低保戶“兩戶合一”提升工程。該區加快推進“兩戶合一”高度融合工作,按照年前民政部門與扶貧辦聯合下發的《關於迅速開展精準施策防止漏保的通知》要求,將符合低保條件未納入低保的1025人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範圍,真正做到“應保盡保,一戶不落”。這一保障措施的實施,進一步夯實了貧困戶脫貧的基礎。

深入實施“四集中”提升工程。按照“四集中”工作方案,對標“三類人員”標準全面開展集中兜底前期摸底工作,在鄉、村入戶核查的基礎上,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精準確定“三類人員”底數,建立特殊貧困群體集中兜底動態管理臺帳,分人分類實施,靈活採取集中供養、集中託養、集中託管的模式,確保“三類人員”集中兜底保障全覆蓋。進一步加大投入,對現有鄉鎮敬老院基礎建設、服務設施等進行全面提升。同時增加投入,採取聯建形式,高標準打造40個村級幸福大院,確保農村特殊貧困群體“困有所養、應養盡養”。目前,該區共排查“四集中”兜底託養對象883人,同意入住299人。正在按程序實施集中供養,已有75名精神障礙的貧困人員進行集中供養。敬老院、幸福大院建設正逐步向前推進。

深入實施“雙業”提升工程。在產業上,該區號召各鄉鎮持續完善提升產業就業扶貧體系,依託區內現有扶貧基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同時,充分發揮近郊鄉鎮的地域優勢,新建一批具有一定帶貧能力的區、鄉、村三級新型經營實體。在就業上,該區統籌各鄉鎮全面摸清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意願和發展生產需求,同時多渠道開發務工就業崗位。適度開發公益性崗位,今年開發公益性崗位近300個,妥善安置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因勞動力,儘可能實現託底安置。將已安置公益性崗位工資待遇從今年元月份起由500元提高至680元。同時加大對帶貧主體和貧困人口就業獎補,對在扶貧車間(就業基地)就業滿半年以上或長期外地務工的扶貧對象給予1500~3000元的就業補貼,激發各類帶貧主體帶貧和貧困戶就業積極性。(通訊員 王松林 張文華 曾瑜 記者 李向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