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日企“轉移產能”意願大降 疫情引發冷思考,中國展現新機遇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本報記者 倪 浩 ●陳 洋
日本企業正在轉移在中國的產能嗎?據《日本經濟新聞》14日報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中國廣東省等華南地區進行投資、經營的日本企業中,約有將近1成正在研究將經營業務從中國轉向海外。在中國,很多企業逐步恢復正常經營,但供應鏈的過於集中似乎成為日本企業的經營風險。不過,隨著疫情狀況改善,企業對轉移產能也變得更加冷靜。


搬遷意願在降低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事務所以在華南地區的日本企業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獲得361家企業的回覆。其中,針對是否因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而把在華業務轉移至海外的問題,2.9%的受訪企業回答“以這次疫情為契機研究轉移”、5.4%的受訪企業表示“原本就在研究轉移,但因這次疫情而加速”,這兩項合計達到8.3%。從轉移業務的對象國來看,日本是首選,其次是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查結果比之前調查時希望搬遷的企業大幅度減少了。2月末,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也進行了同樣調查,當時回答考慮轉移的在華日企多達15%,遠遠高於這次的最新調查。對此,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事務所所長清水顯司對《日本經濟新聞》表示,這表明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狀況趨向沉靜,企業也因此變得冷靜了。
不少企業加強在華生產
日本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智雄15日在《WEDGE》網站撰文表示,中國2月份的春節休假因疫情延長,使得從事生產製造的工人不能復工。導致日本需要的部分材料和零部件無法從中國進口,一些本土工廠不得不停產停工。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中國的華南地區聚集了很多製造業企業,被稱為世界工廠,目前企業已基本復工,但日本政府考慮到疫情一度導致的供貨中斷問題,決定重新構建國際產品供應鏈,併為在國外日企的迴歸提供補助。

不過報道同時強調,實際上,日本企業在中國的復工情況正不斷取得進展。在此次接受問卷調查的日本企業中,98.0%的企業表示已經恢復生產和作業,而復工後的開工率達到100%的企業佔總數的41.4%,開工率為80%-100%的佔42.3%。
日本《WEDGE》網稱,儘管近年來中國存在勞動力價格升高等問題,但是中國勞動者的素質也在逐步提高,人均生產能力也在增強,反而在加強中國生產的日本企業也很多。因此,日本政府為在海外日企提供的迴歸補助,不過是促使企業考慮迴歸的因素之一。對於需要高附加價值的企業來說,他們還是會繼續選擇留在中國。
中國仍有理想投資機遇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1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本土生產因疫情導致國際產業鏈不暢,可能是為刺激國內受疫情衝擊的經濟,因此有意召回國外產業鏈條。但從近幾年中國吸引外資情況來看,規模較大或者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並未受到影響,仍然在向中國流入。日本撤出的產能如家用電器等已基本無法與中國企業相競爭。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此前表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改變,當前也並沒有出現供應鏈、產業鏈因疫情影響向國外大規模轉移的現象。一般來說,跨國投資者的投資經營決策是長期的、綜合性的、戰略性的,短期的疫情影響是有限的,但也不排除做出一些應急性的、戰術性的調整。

今年以來,中國吸引外資總額雖受疫情影響同比出現下降,但是高技術服務業對外資的使用大幅增長。商務部15日公佈的一季度全國吸收外資情況顯示,2020年1-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161.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8%(摺合312億美元,同比下降12.8%;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1-3月,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5.5%,佔服務業比重達29.9%,其中,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同比分別增長28.5%、62.4%和95%。
中國在疫情中表現出的應對能力,以及率先實現恢復生產,也給國際資本帶來信心。美國黑石集團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14日表示,美國和中國經歷了同樣的狀況,市場出現下行。“我認為中國會比別的國家經濟復甦更快,所以從全球範圍看,我認為中國有比較理想的投資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