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古代的阿拉伯世界孕育出3個輝煌的大都會,也就是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達、開羅和科爾多瓦。有人也許會問,科爾多瓦只是一箇中等城市,怎麼能與巴格達和開羅這樣的名都大邑相提並論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講述這座城市的千年滄桑,重溫它曾經的燦爛輝煌。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明燈照亮中世紀

科爾多瓦位於西班牙南部,瓜達爾基維爾河擦城而過。早在古羅馬時期,科爾多瓦就是伊比利亞半島的重鎮之一。然而科爾多瓦的飛黃騰達是在711年阿拉伯人到來之後。

8世紀中葉,西亞阿拉伯地區大亂,倭馬亞王朝的一位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逃離大馬士革,萬里跋涉,經北非到達西班牙。756年,阿卜杜勒·拉赫曼定都科爾多瓦,成為西班牙的統治者,稱拉赫曼一世(756~788年在位)。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把遠離故土的阿拉伯文化移植到西班牙這塊熱土上,在中世紀矇昧的陰影下營造出一片光明。

深受東方古代文明薰陶的阿拉伯人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他們推廣灌溉法,種植柑橘、稻穀、甘蔗、棉花;他們紡織,生產絲綢;他們建造精美的宮室民宅;他們製作精巧的金銀鑲嵌工藝品……這一切使當時多半還披著粗糙的羊毛織物、住在鋪著乾草的石頭房子裡的西歐人大開眼界。

到第8代君王、中興英主拉赫曼三世(912~961年在位)統治期間,科爾多瓦的繁榮達到了頂峰,成為當時歐洲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基督教國家對更先進、更燦爛的阿拉伯文明羨慕不已。

10世紀時的科爾多瓦,就像一千零一夜故事裡所描繪的豪華都會。據阿拉伯歷史學家記載,當時科爾多瓦城人口達50萬(那時巴黎、倫敦只有幾萬居民),建有700座清真寺、幾百個公共浴池和無數有花園和噴水池的宮殿。

手工業在當時的歐洲首屈一指,毛織業和絲織業都很發達,中國發明的養蠶業和造紙術也傳到了這裡。科爾多瓦的製革業更是遠近聞名,至今英國人還把高級皮革叫作“cordovan”(科爾多瓦皮革),把鞋匠和硝皮匠叫作“cordwainer”(科爾多瓦皮革製造工人)。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還是當時的學術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詩人和哲學家(其中有相當多的猶太人)雲集該城,包括最重要的伊斯蘭思想家阿威羅伊(1126~1198)。他們在數學、天文學、醫學、植物學、化學等方面有高超的造詣。

比羅馬數字簡便許多的阿拉伯數字經這裡傳到歐洲各國,大大推動了數學的發展。阿拉伯人把被歐洲人遺忘了幾個世紀的智者亞里士多德重新介紹給歐洲,為黑暗的歐洲中世紀帶來一線光明,為後來的文藝復興準備了精神營養。如果沒有科爾多瓦學者們的努力,古希臘人的學問很可能在歐洲永遠失傳(早期歐洲教會把古典理論看成是異端,禁止基督徒接觸)。

天有不測風雲。11世紀時,王朝內部紛爭不斷,國家分裂成許多稱為“臺發”的小邦國,科爾多瓦也由盛轉衰。1236年,西班牙光復科爾多瓦,由於居民大批遷離,基督教徒又用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待本城賴以發展生存的工商業和灌溉農業,科爾多瓦的衰敗如江河日下,無法挽回。

其後幾百年間,科爾多瓦一再沉淪,直至一蹶不振,成為一個徒有輝煌的過去而枯燥無味的小省會。清朝末年,康有為來此憑弔古蹟時,科爾多瓦城僅餘3萬居民。

近幾十年來,科爾多瓦的固有精神似乎有逐漸復甦的跡象,城市的活力再度展現出來。特別是1992年高速鐵路的通車,把科爾多瓦與馬德里和塞維利亞快捷地聯繫在一起,為城市打造了一個發展經濟的平臺。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掃描”大清真寺

時間如大浪淘沙,抹去太多歷史遺蹟;在科爾多瓦卻有一座宏偉的古建築奇蹟般地保留下來,這就是著名的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這座清真寺位於城南河濱,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聖建築,始建於785年。

當時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欲使科爾多瓦成為與東方匹敵的偉大宗教中心,在羅馬神廟和西哥特教堂的遺址上修建了這座清真寺。在以後的200年裡,又經過3次擴建,直到987年,由權臣曼蘇爾(940~1002)完成了全部工程。這樣,清真寺的面積比初建時擴大了好幾倍,一次就可容納兩萬多名信徒做禮拜。1236年,該清真寺被改為教堂使用。

阿拉伯人將伊斯蘭教和西亞的伊斯蘭建築形制和手法帶到了科爾多瓦,並運用到清真寺的建設之中。該清真寺雖經多次擴建,但伊斯蘭建築風格和特色並沒有變,只是建築面積越來越大,裝飾越來越豐富。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清真寺按阿拉伯清真寺(如大馬士革的倭馬亞清真寺)的傳統風格修建,整座建築為長方形,長180米,寬130米,宏大雄偉,可與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的大清真寺相媲美。

它的藝術成就以及宗教價值如此之高,因此本地的居民不必再長途跋涉、辛苦地前往麥加朝聖。

清真寺四周建有9~20米高的圍牆,一座拔地而起的宣禮塔與北牆連為一體。寺內的宣禮員可按時登塔呼喚信徒做禮拜。16世紀末,基督教徒認為此塔過於樸實,不能顯示出神的風采,便將其改造成一座60米高的巴洛克式塔樓。塔樓內有階梯可直通塔頂,從塔頂俯瞰全寺,四周的市容、瓜達爾基維爾河及延伸無垠的原野盡收眼底。

宣禮塔旁邊的“贖罪門”是清真寺的入口。步入門內,眼前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大庭院,佔整個清真寺面積的三分之一。庭院東、西、北三面均為迴廊,院中栽種著一行行整齊的橘樹和棕櫚樹,因而起名叫橘園。這是歐洲最早的一個阿拉伯式園林,相傳是由拉赫曼一世從故鄉河畔移到這裡的幾棵棕櫚樹仍迎風起舞。這位離鄉萬里的“移民王”(來自敘利亞)一直懷有濃厚的思鄉之情,他那伴隨著棕櫚樹的到來所寫的詩訴說著鄉愁:“你們在異國的土地上長著,正如同我一樣,在世界一個遙遠的角落。但願晨靄的清涼,能沖淡這種遙遠。但願這裡豐富的雨水,永遠同你們作伴。”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橘園中庭的位置闢有一個噴水池,是穆斯林在禮拜前履行淨禮的地方。信徒們在這裡洗了腳之後,才能進入禮拜殿。禮拜殿即內殿,正面原有19扇門朝著橘園,供信徒進出,後來皆被封死,只留下一個棕櫚門。

進入殿內,你會被林立的石柱所吸引。這是一個由856根石柱撐起的像叢林一般的廳堂。法國詩人戈蒂埃(1811~1872)曾經如此描繪它:“這裡如同一座鋪著地磚的森林,你的目光會隨著佈滿圓柱的大道而迷茫——這些圓柱時而交叉穿錯,時而又向前無窮地延伸。”

這些石柱有的是大理石、有的是碧玉、有的是斑岩;或掠奪自一些歐洲城市,或從迦太基的古建廢墟中精選而得,作為拜占庭皇帝獻給拉赫曼一世的禮物。經工匠加工,石柱統一成科林斯式柱頭和4米的標準高度;柱身並不粗,顯得十分秀麗。這些石柱成18行,把殿堂分成19個南北縱長的跨間。每行石柱構成29個拱門,每個拱門又各有上下兩層馬蹄形的拱券,撐起11米高的天花板。這使清真寺的上方宛如深遠無際的天空,寺內神秘的宗教氣氛更加濃郁。

拱券本身看上去像是漆成紅白兩種不同的顏色,實際上是白色的石料和楔形的紅磚相互交叉形成的效果。玉柱林立、彩拱重懸、廊道縱橫的禮拜殿,成為伊斯蘭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走到禮拜殿的盡頭,眼前是一堵面向聖地麥加(即東南方)的牆。坐落於牆中部的是清真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米拉間。這是一個裝飾極為華麗的小間,一般只有哈里發(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帝王)才能來此做禮拜。

16世紀初,禮拜殿中部的石柱和拱門被拆掉一部分,從中建起一座教堂,把清真寺變得不倫不類。當卡洛斯五世國王看到工程結果時,氣憤地說:“你們毀壞了舉世無雙的東西,而興建的卻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建造的。”儘管遭到局部破壞,科爾多瓦大清真寺仍不失為伊斯蘭建築藝術的代表性傑作。

科城內外訪古

以大清真寺為中心的城市一角,集中了科爾多瓦的大多數歷史遺蹟。

寺南河上,古老的羅馬橋跨越滔滔水面,恰似長虹臥波。這座由阿拉伯人擴建為17孔的老石橋,至今仍可行車走人。橋南的橋頭堡現在成為歷史博物館,通過各種音像資料為我們講述科爾多瓦城市的歷史變遷。石橋的下游還有幾座阿拉伯人的水磨坊遺址。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寺西宮堡是阿方索十一世於1328年主持修建的,但部分宮牆、塔樓、浴池和花園則是哈里發宮殿舊跡。西班牙天主教“雙王”伊莎貝爾和費爾南多曾在此指揮收復格拉納達、驅逐阿拉伯人的最後一戰;航海家哥倫布也是在這裡謁見國王尋求支持的,至今這間會客廳仍保留著當年的風貌。

15世紀末,在寺西宮堡設立了宗教法庭,審訊迫害異端分子達330年之久。這是西班牙歷史上黑暗的一頁,多少勤勞的阿拉伯人、猶太人被趕出家鄉,這也是科爾多瓦長期不振的重要原因。

清真寺以北的坦蒂里亞斯廣場是今日科爾多瓦城的繁華市中心。這一帶車水馬龍,來購物的人熙熙攘攘。走到這裡就算告別了中世紀的科爾多瓦,重新回到了現實世界。

然而科爾多瓦的古蹟之旅尚未全部結束。在市西郊區還有一處聞名遐邇的古蹟,這就是坐落在莫雷納山林麓的阿薩哈拉宮城。

阿拉伯文化瑰寶——科爾多瓦

宮城興建於10世紀阿拉伯文化全盛期,是第一位尊號為哈里發的君主拉赫曼三世為其鍾愛的妃子阿薩哈拉(意為花容)所建造,有“哈里發的凡爾賽”之稱。宮城依山坡而建,依次梯級延伸,共分三級。最高的臺地為宮殿所在,第二級臺地是花園和亭臺樓閣,最低的一級則是清真寺和御林軍兵營。整個宮城長1500米,寬750米,佔地達110多公頃。

這項工程極為浩大,據史書記載,共動員了1萬人、2600頭騾馬、400匹駱駝,花了近25年才完工(936~960)。但是這座宮城的壽命就像秦代的阿房宮一樣短促。

1010年,柏柏爾人攻下此城並將其焚燬。從那個時候起,殘存的大理石、寶石柱以及雕飾精美的設施被有系統地竊取搬走,成為其他地方的建築材料。如今在宮殿遺址只能見到一片殘垣斷壁,但通過修復的晉見廳仍可窺見當年宮殿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