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上覆習課,你以為精妙,其實是掩耳盜鈴

“掩耳盜鈴”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了。說的是一個人,偷別人的鈴鐺,怕別人聽見,捂上自己的耳朵,自己聽不到了,以為別人就聽不到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貽笑大方,自欺欺人。

現在許多老師的語文課,也是這樣上。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以己意度學生之意。自己認為,這樣設計教學非常好,豈不知也是一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這樣上覆習課,你以為精妙,其實是掩耳盜鈴

讓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課例。

某縣的名師上的是一節初三語文的複習課。主要教學內容是給學生講,如何答綜合性學習中的圖表題。

要說這個點選的也不錯,歷年的中考試題中,綜合性學習確實有許多圖表類的題目。給學生輔導好這方面的答題技巧,有利於中考備考,可以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教師的想法不錯。他的課是這樣設計的:

  • 他先出示了歷年中考中常見的圖表類試題。比如讀圖類,讀表類,解說標誌類,歸納異同類等等。
  • 然後,分門別類給學生講解,答好以上各類題目,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常見的解題步驟是什麼?比如,對一個表格,橫向看什麼,縱向看什麼?然後怎麼歸納,最後怎麼整理出答案。其他各類試題,這位老師也是這樣講的。
  • 講完了相關理論和方法,就該學生實踐了。這位老師出示了有關試題,讓學生進行練習。這一環節,大概10分左右。
  • 學生練習完了,互相展示、交流,老師再指導。這一環節不到5分鐘,就下課了。老師在前面講理論,梳理相關知識的時候,花費的時間太長。
這樣上覆習課,你以為精妙,其實是掩耳盜鈴

表面上看,這節課從理論到實踐,從練習到講評,條理清楚,思路清晰。所教所學,教學內容明確,應該說是一堂不錯的專項複習課。

但是,筆者卻認為,這節課上的“掩耳盜鈴”,還有改進的餘地。

原因何在呢?

關鍵就在於,老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是以自己的“我以為”來設計教學的。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大有掩耳盜鈴的意味,以為自己這樣上就挺好,但是卻不符合學生的實際,不見得學生也覺得這樣就妙。

我們試想一下,初三的學生了,已經在中學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多次語文考試了,他們沒有見過這些圖表類的綜合性試題嗎?他們以前沒有做過類似的題目嗎?不,絕對見過,絕對做過。而且,他們以前的老師,也絕對多多少少給他們輔導過,講過如何答這類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意味著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這些題目了。在他們的內心裡,關於這類題怎麼做,已經有一些譜了,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可是,這節課上,授課的老師,還給學生講這類題目有哪些類型?做題的步驟是什麼?好像學生以前,就沒有見過這類題目,沒有做過這類題目似的。你說,這不是掩耳盜鈴,是什麼?

這樣上覆習課,你以為精妙,其實是掩耳盜鈴

這位老師的授課,不僅僅是掩耳盜鈴,而且還想盜一個大“鈴鐺”。為什麼這樣說呢?你看他的教學設計,他想在一節課上,解決完所有的圖表類問題,有這麼高效嗎?

我們為什麼要進行教學?為什麼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此類問題?就是因為學生在做此類題目的時候有問題,有必要花費一定的課堂時間,和學生共同解決。如果能在一堂課解決所有問題,這樣的問題還叫問題嗎?

所以說,這節課的教學,老師並沒有很好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是自己以為這樣的設計精妙,就掩耳盜鈴式地開始授課了。

這樣上覆習課,你以為精妙,其實是掩耳盜鈴

那麼問題如何解決呢?

筆者在這裡試著說一說自己的想法。這節課如果要我上,我會這樣設計教學:

  • 首先,我絕對不會在課堂上,把所有圖表類的綜合性學習試題,全部給學生展示,一節課,解決不了這麼多問題。我會在其中選擇學生常常犯錯的,二至三類,進行解決。這樣,課堂教學中選的點少一些,就可以保證課堂教學內容集中、明確。
  •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也不會像這位老師一樣,先講試題的類型,再講答題的步驟。不要這樣做,學生已經見過這樣的題目,做過這樣的題目,為什麼還要掩耳盜鈴,以為學生未知未見呢?
  • 我會在上課伊始階段,就把這些題目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先進行練習。然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在學生交流答案的過程中,或與所謂的標準答案進行對照,或者師生共同糾錯,指出他答題中存在的問題。

發現了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就明確了。

  • 下面,第三步,才是這節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和學生一起想辦法,或者說,老師指導,如何解決學生在答題中存在的問題,為什麼學生所答的和標準答案,就有出入呢,出入表現在什麼地方?這背後反映了學生在思維上,或者說觀察上,有什麼漏洞之處呢?這節課就集中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解決了,這節課的核心教學目標也就實現了。

  • 然後再出示一些練習題,讓學生用剛才在課堂中所學的方法,試著解答,進行鞏固。

這樣教學最大的好處是,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能真正幫助學生解決課堂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避免掩耳盜鈴,自以為是。

這樣上覆習課,你以為精妙,其實是掩耳盜鈴

當然,筆者所說的,還是借班上課,上的是示範課。如果您上的是家常課,給自己的學生上課,其實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都可以省略。因為您完全可以利用學生課下的練習,來發現學生在解答這類題目中存在的問題,那麼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就是直接指出學生在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一起想辦法如何解決。這樣的教學內容,會更加集中,教學環節也會更加緊湊。

總之,課是上給學生的,我們的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尤其是複習課,別以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有關題目。不,不是這樣的。

因此說,不要在教學中自以為是,掩耳盜鈴,解決相關問題,從零開始,看起來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實際上是浪費時間,教學效率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