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乡街(gai)子

星期四,海源寺赶乡街(gai)的日子,照例揣了两百块钱,准备采购接下来一周的水果蔬菜。还没到地方,便觉得有些不对,往日总是满载而归的人们,空手而回;拉满货物的小车,纷纷掉了头。纳闷间,走到街口,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海源寺街升级改造,暂停开放。奇了怪了,之前居然无任何通告,连当地的商贩都毫不知情。私下猜测:或许是有卫生检查吧!

随手发了一条微头条,没想到引起了不少的讨论,看来乡街子还是有着很大的群众基础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云南人的赶(gai)情结,看看云南乡街子的前世今生……

消失的乡街(gai)子

云南地处高原,山区众多,过去人口分散,小的聚居点很难形成日常的集市。但即便是主要依赖自给自足的人们,仍然有不时进行交换的需求。于是,在一些交通相对方便的集镇,便逐渐形成了有着固定时间的民间集市,人们约定成俗的在每周或每月的那几天来到这里进行交换,长此以往,这些时间就成为了固定的街(gai)子天。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在街天,带着家里的多余产出,来到这里,交换需要的日常用品。这就是最初赶街子的雏形。

消失的乡街(gai)子

过去,云南的许多民族,以动物(生肖)来记日,习惯的把比如在羊日赶街的地方叫做“羊街”。所以你会发现,在云南,很多地区都会有“狗街”、“马街”、“牛街”……这样子的地名。

消失的乡街(gai)子

有些街市,流传了几百上千年,规模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周围附近的居民会定期来进行交易,甚至于许多千里之外的商客,也会慕名而来,寻找有商业价值的物品,通过古老的茶马古道,把它们运到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在云南的边境地区,民间集市还吸引了很多周边国家的边民前来进行交易。随着交通和资讯的发达,这些集市也成为了对外地游客很有吸引力的特色文化。

消失的乡街(gai)子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城市边缘的乡街子,却在逐渐消失……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的缺乏监管,乡街子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脏乱差,缺斤少两,假冒伪劣……时有发生。但我们是不是就要因噎废食,全盘否定它呢?

一位朋友曾问我: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兴趣去赶闹哄哄的乡街子呢?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只想告诉你我喜欢乡街的几个理由。

第一,便宜、便宜,还是便宜(重要的事说三遍)!这一点足以证明,我是穷人!

因为中间环节相对较少,有时候甚至可以碰到周围村民自产的东西,所以乡街上的大部分商品要比正规市场的便宜的多。

这也是我比较支持保留传统集市的一个原因,有了这个平台,附近的村民,可以直接把自己家的少量不成规模的富余产品拿到市集上出售,而顾客,也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这些农家产品。

即便更多的并不是自产自销,而是二道贩子,但这个也算是给勤劳的底层人民一种谋生的方式吧。

消失的乡街(gai)子

至于说到质量问题,如果你和我一样,不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一双慧眼的话,那就请记住:不买自己不会识别的东西;不买肉类及其熟制品;不买从外表很难判断内容的商品……

不过,于我,偶尔也会犯傻买一些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东西,可是,那又如何呢,有时,好奇心,证明我们还未老去。

消失的乡街(gai)子

第二,新鲜、多样!

相较于菜巿场,乡街子上的当季水果蔬菜等,种类要多得多,而且往往更新鲜。

尤其是好像这一季的水果;春天的野菜;夏天的菌子……

消失的乡街(gai)子

所以,乡街子上,应季的水果野菜,也是我的重点采购对象。

第三,看热闹。

哈哈,这个本不是我的风格。我所看的热闹,不是街子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一些平日不常见得到的传统手艺、新鲜玩意儿……

消失的乡街(gai)子

比如说传统服饰啦,

消失的乡街(gai)子

现场做卤腐呀,

消失的乡街(gai)子

甚至于机器削菠萝,我都觉得蛮有趣的。

第四,民间小吃。

乡街子上,除了卖东西外,还会有很多传统的民间美食。

消失的乡街(gai)子

大多数还保留了相当朴实的做法,

消失的乡街(gai)子

如果你不太介意它的街边状况的话,

消失的乡街(gai)子

甚至可以吃到日常都市里很难找到的美味。

于是,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去赶一次街(gai),去看一看这热热闹闹的市井人生……

消失的乡街(gai)子

这周的海源寺街,据说是为了应付创文检查而暂时关闭的。创建文明城市没有错,可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应该是乡街子上的不文明现象,而不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而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彻底断绝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希望,下周的海源寺街还会开市。也希望,在监管部门、街头商贩,和每一个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下,传统集市能够以一种更文明的形象保留下来!

消失的乡街(gai)子

本人地道云南人,爱旅行、爱美食、爱生活,偶尔分享自己的胡思乱想,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