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本文由小何聊孩子成長原創首發,禁止轉載

親愛的讀者你們好,歡迎來到小何的育兒間,歡迎大家閱讀。溫馨提醒大家,天氣轉涼,注意保暖。毋庸置疑,單親孩子更需要關愛,比起物質,單親孩子更需要心理關愛。學會關注單親孩子的心理發展,適量滿足單親孩子的心理需求,無論是單身媽媽,還是單身奶爸,無論窮教還是富養,都要避開單親教育誤區,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健康、快樂地成長。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我有一個朋友,離婚的時候,將孩子改名叫“歡歡”。她希望她和前夫失敗的婚煙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富意歡歡可以如父母離婚前一樣歡樂。為此,她省吃儉用,給歡歡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只要孩子開口,她都會答應。前幾天,歡歡和她說想去西班牙,她想了想,剛剛上學的歡歡開銷比以前更多了,公司不太景氣,她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拿到銷售獎金了,一次西班牙雙人遊要花費很多,這對我朋友而言不是一個小數目,便拒絕了歡歡的要求。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誰知,歡歡當即就哭了,她說:“媽媽,我就知道你們不愛我!不然你們為什麼要離婚呢?你們要是愛我,一定會為了我在一起的!”看著哭泣的歡歡,我朋友很痛心,打電話跟我說:“這些年,我決定當一位合格的單親媽媽,可是歡歡卻感受不到我的愛,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歡歡真的歡樂呢?我該不該答應歡歡的要求帶她到西班牙玩,用更多的關愛讓她快樂呢?”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隨著離婚率的居高不下,單親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儘管很多人建議離婚時媽媽放棄撫養權,以便於再婚,但更多媽媽寧願放棄自己的“未來”也要撫養孩子。除了單身媽媽的情況,有些家庭也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實行單親撫養制。父親或母親一方遠離家鄉,外出工作或者進修,另外一方在家教育孩子、照顧老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單親照顧的,除了真正意義上的單親家庭,這種形式的家庭也要學習單親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美國一位科學家做過一次名為“感覺隔離”的試驗—讓一個人待在完全與世隔絕的屋子裡。幾個小時後,此人產生幻覺,再過一些時候,此人心理崩潰精神失常。這說明,人需要常常和外界接觸、溝通,從而獲取知識,全面提升。美國著名學者H·奧托認為,把一個人與世隔絕,是現在能夠採取的最嚴厲的刑罰。

有些單身父母因為太過於在意孩子的安全,只允許孩子在自己視線範圍內活動,限制孩子與他人來往,在上班的時候,把孩子關在家中。這和“感覺隔離”試驗如出一轍。單親孩子,本來就缺少父(母)愛,心中深藏著痛苦,更需要和朋友交流,千萬不要讓孩子孤單地成長。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反之,有一部分單親父母則因工作繁忙,或因離婚對孩子厭惡,或擔心孩子經常一個人在家而性格孤僻,過於放任孩子。令孩子在父母離婚時形成的“爸爸媽媽忽略了我”的觀念加重為“爸爸媽媽不管我了”,無形中加重了對孩子的傷害。單身父母的難處想必都是一言難盡的。但如我朋友一般的單身媽媽,顯然對孩子存有錯誤的教育傾向,那麼單身父母究竟怎樣才能給像歡歡這樣的孩子最好的關愛呢?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首先,作為單親家庭中的家長,你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及時排解心理壓力,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給孩子一個踏實、穩定的成長環境。儘量瞭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發展,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心態每天都會發生不自覺的變化,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困惑,有針對性地培養和塑造孩子的性格,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為了給單親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很多單身父母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拒絕再婚,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只要避開容易傷害孩子的年齡階段,再婚並不能說明你不愛孩子了。孩子6歲以下和18歲以上是適合單身父母再婚的時間段。6歲以下的孩子年齡較小,對有些事情似懂非懂,父母的再婚對孩子的打擊和傷害相對較輕;18歲以上的孩子步入成年階段,思想發育成熟,心理承受力較強,相對會比較尊重父母對感情的處理,但7-17歲的孩子,則不容易接受父母再婚。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7~10歲的孩子看似不懂,其實全懂,但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很容易受到傷害;11~17歲的孩子處於青春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和叛逆精神表現得尤為強烈,心理仍舊半熟的他們很可能會用過激的叛逆行為來“反抗”父母的再婚,嚴重影響親子關係,甚至一生都難以修復裂痕。

即使父母分開,也要儘量給孩子同樣的愛,不要讓孩子感到被拋棄

但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在孩子7~17歲期間再婚,必須明確告訴孩子無論自己是否再婚,對他的愛都不會變,降低孩子因監護人再婚所滋生的焦慮情緒。同時要給孩子一段適應期,不能強硬要求孩子馬上適應家庭新成員的加入。在適應期內,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心理需求,和孩子建立充分信任的關係。再婚雙方都要多陪伴和關心孩子,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適應,要取得孩子的理解和諒解,不能逼迫孩子接受事實。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點贊,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