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时节说耧

冀中农村总结农活四个字“耕耩锄刨”;总结农具四个字“犁耧盖耙”。二者的第二个字都是讲播种的。眼下又到春种时节,在没有播种机前,我国农村千百年来播种都是用耧。说到耧,不得不佩服先人的聪明智慧,一架小小的木耧居然同时兼具开沟、下种、掩土的多种功能,说其是一架简易播种机也不为过。

耧作为木铁结合的一件古老农具,其设计巧妙与做工精细简直令人叫绝。先是有两根约两米长的木杆成V字型固定在两侧称耧杆;中间装一盛种子的耧斗;耧斗下是中空的耧腿;耧腿下端外套锃亮锋利的铁制耧铧;耧腿下方栓挂着用来掩土的铁圆圈,我们叫镣环;靠耧后装有耧把式双手扶着的耧把;耧斗下方留有出口并由插板控制出口大小,出口处还悬装一根用以控制种子流量的环形粗铁丝,我们叫它“拨弄鬼儿”。播种时,耧杆靠前两侧栓着的绳索套在拉耧人肩上,用力向前。耧把式双手除有个向前推的力外,重要的是通过按耧把的力度和摇动耧把的速度掌握播种的深浅和播种的稀密。最下面的耧铧开沟,种子按耧把式的掌握,通过空心耧腿落到沟里,拖在后面的镣环即将开沟开到两边的活土自动刮埋于沟内。上面这一切都是同时完成。(根据不同作物要求,有的还要拉着小石滚跟在后面将刚刮埋的浮土轧实。)

拉耧的人掌握着每垄的宽窄,只能两眼向前看,才能使每垄线直和垄间距宽窄均匀。也有用牲畜拉耧的,但旁边要有人牵着。耧把式的技术含量较高,当年笔者在生产队干了几年后,才升级到在后面“拿耧”。

要想播种的质量高,需要多种因素配合到位。首先土地要精耕细作,耕过的地要适时耙几遍,否则满地大坷拉,播种无法均匀。也有不耕直接播种的,那叫“耩白茬”,不仅播种费劲,对日后庄稼生长也不利。其次是土地墒情,保持合适湿度,耩地省劲,出苗也好。有时水灾过后或是下雨过多,地过湿软,可播种季节又不等人,便将耧铧换成刀片式的犁刀下种。另外重要的一项是多年积累的播种农事经验。例如“麦种深,谷种浅,芝麻影住脸”“谷宜稀,麦宜稠,玉米地里卧下牛”等。耩小麦时耧斗出口种子须连续成流,而播春玉米时则“走步掉粒即可。有时种芝麻、谷物等小粒作物不易控制稀密,还要在种子里拌上麸皮。如果下种过密,不仅浪费种子,还给日后间苗带来捆扰,也不利作物成长。笔者作为一名曾经的耧把式,几天后看到自己耩的地里一垄垄笔直且茁壮的幼苗时,心里那番惬意是无法形容的。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一架架木耧逐渐退出了多少年来农耕农种的历史舞台。但又到春播季节,我脑中不断浮现出架架木耧活跃在广袤大地的画面。

ion(u,e�~ 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