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領導才需要領導力?你可能是下一個“黃曉明”

提到“領導力”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特別是非管理層的朋友一聽到這三個字就退避三舍,有種莫名的抗拒。

究其原因,有的人認為“領導力”功利心太強,反而容易引起反感;有的人則認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想太多沒有意義。根本都指向一句古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當了領導才需要領導力?你可能是下一個“黃曉明”

我們思維裡往往存在一個誤區:非管理層的人通常認為自己不需要具備“領導力”,因為我們下意識認為領導力=權力,沒有權限,所以不需要展露甚至具備領導力,這顯然是本末倒置。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說過你不一定要有個職位才能成為領袖。權力需要依託於所處職位,但領導力卻不需要。

沒有人是因為擁有權力而具備領導力,就像最近《中餐廳》裡的黃曉明,當上店長,反而暴露了他不具領導力的短板,導致餐廳經營混亂。

工作中,展現出領導力的人往往更具有個人魅力,更容易獲得機會的垂青,也有利於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那非管理者該如何展現自己的領導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

01 、 給出方案,而不光拋出問題

解決問題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有效體現,要展現領導力,首先要求我們是一個能解決問題、會解決問題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非一蹴而就,但解決問題的思維可以馬上開啟。

缺乏解決問題的思維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尤其是對於剛步入職場的新人。

回想一下我們上學的時候,被灌輸得最多的就是“有不懂的就要問”,那個時候,提問是被鼓勵甚至是被要求的。數年來的“提問訓練”讓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容易習慣性地把問題丟給別人,尋求答案。

曾經帶過一個應屆生,做事非常積極,安排的任務也能認真完成,但共事起來總讓人感覺非常疲憊,因為他遇事總是直接把問題拋出來,沒有任何關於解決方案的思考,所以即便他工作熱情,久而久之也給人一種難擔大任的感覺。

事後我想如果當時他能在問題後附帶幾個“ABC”解決方案,哪怕方案不夠完善,也會讓人覺得更加可靠。

當了領導才需要領導力?你可能是下一個“黃曉明”

作為職場人士,我們的工作是為老闆或者企業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將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嵌入腦海。

一個具有領導力的人,任何時候都應該自我發問,遇到問題,自己是否能給出方案,能給出哪些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或許我們一開始提出的方案並不完善,但時刻牢記這項思維,在一次次的訓練和迭代裡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到提升,領導力也會逐步顯露。

02 、 影響團隊,而不去指揮他人

很多人認為領導力就象徵著強勢,所以過早搬出強硬的態度,處處要佔據上風,實際上這種這種做法除了給自己帶來虛無的權威感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再次參照《中餐廳》裡“霸道總裁”語錄頻現的黃曉明,強勢,但沒用。

當了領導才需要領導力?你可能是下一個“黃曉明”

領導力,應該是一種溫柔的堅定,或者富有柔性的強硬,重點永遠不在於你能指揮多少人,而是你能影響多少人幫助你實現一個目標。

身為非管理層,想要影響團隊,首先要以身作則,這是最強有力的說服力,其次要懂得捕捉合作伙伴的心理需求,主動搭建安全感和信心。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團隊裡最受敬重的往往不是高談闊論指哪打哪的人,而是那些主動擔責又默默照顧到多數人利益的,這樣的人具有非常強大的凝聚力,擁有讓人願意追隨的力量。

03、 輸出觀點,而不是躲避話筒

無論在生活中的什麼場景,做小組作業也好,頭腦風暴討論也好,有領導力的人通常都能被人一眼看出來,因為跟他們在一起工作的團隊會特別有效率。

這裡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敢於輸出觀點,在討論工作或表達對某件事的看法時,心裡一定要先有自己的預設,如果這是你經過權衡後認為最好的方式,那就不應該躲避話筒,大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當了領導才需要領導力?你可能是下一個“黃曉明”

同樣,在聚餐點餐或者討論旅遊方案等類似場景時,也需要去表達你的觀點,儘可能減少說“隨便”的頻率,因為人們更傾向於追隨有主見的人,這也是日常積攢領導力的地方。

結語

領導力無處不在,大到一個企業,小到一個家庭,其實每個人都需要領導力。無論我們是否“身在其位”領導力都是值得我們去刻意訓練的一門學問。

值得注意的是,領導力同時依託於我們的專業能力,在發散影響力的背後我們也必須揮灑汗水在專業領域深耕。

正如美國商業領袖傑克-韋爾奇所說,成為領袖之前,成功就是讓自己成長。成為領袖之後,成功是讓別人成長。

PS: 寫了這麼多,如果你覺得有用,請點贊讓更多人看到。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書喬 (ID xqzwsz),

回覆【PPT】,送你200套商務PPT;

回覆【品牌】,送你170份優秀提案;

回覆【時間】,送你時間管理純乾貨;

回覆【營銷】,送你30本經典營銷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