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飛行交響樂》是1981年拍的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它主要講了一個有關於試飛員空中核彈拋投的歷史故事。這部電影是以試飛員楊國祥迫降強-5甲型,最終成功攜彈著陸的故事為原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藝術加工。


楊國祥,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是空中少將,是彝族英雄。

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的國際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了,國外許多國家在科技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最典型的就是美國,利用高科技成品原子彈對我國進行武力威脅,極大地危害到中國的和平與發展。

所以我國為了抵抗外國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不得不做出科技研發的重大決策,加大對“兩彈一星”的創新性研發,提高中國的威信力。

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研發出了我國第一枚原子彈和氫彈,但是研發不代表可以使用,中國核彈的笨重遭到了外國的質疑和嘲笑。所以中國第一代試飛員楊國祥等先進分子不得不進行了多次氫彈投射實驗,從而證實我國核彈研發方面的科技成果,揚我國威。

氫彈投射實驗進行過許多次,多數都是成功而告終,但因為戰機的裝備原因,仍然無法解決中國實戰的危機。所以這時,強一5甲戰機被推上實驗臺。因為風向,氣流等大氣因素影響,飛機高空飛行本具有相應的風險,特別是科技還不夠先進的中國。

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更別提強一5攜氫彈投射試驗了。笨重的氫彈掛在飛機下端,完全是增加了飛機飛行的負擔,加劇了飛行的風險。

儘管如此,楊國祥等試飛員仍是不畏生死地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試飛實驗,終於,磨難還是悄悄降臨了。

在1971年12月30日,楊國祥駕駛強一5戰機於北京到羅布泊基地,進行氫彈投射實驗。不料在投射過程中,氫彈始終沒有發出預料中的爆炸,投射活動失敗。

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但是就在這時,楊國祥發現飛機油箱的油即將耗盡,此種境況,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放棄飛機和氫彈自己逃亡,要麼和飛機氫彈共存亡。選擇前者,飛行員安全了,但是氫彈和飛機將會毀滅,最近的實驗數據也將不復存在,下一次的氫彈投射實驗至少將會延遲到一年以後。

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甚至更嚴重的是飛機因為飛行的不可控將會墜落到人跡密集的地方,這將極大地危害到人們的人身安全。選擇後者,飛行員有極大可能會隨著氫彈墜機而亡。

但是也存在著極小的可能性飛行員在飛機油箱耗盡之前將飛機開往沙漠無人區,並進行安全停滯。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試飛員楊國祥選擇了第二種,與飛機氫彈共存亡。在所有人都不抱期望的時候,我們的周總理表示:“我們應該要相信國家的飛行技術人員。”總理的這句話又燃起了中國人民對本次強一5戰機安全降落和短期內繼續氫彈投射實驗的希望。以防萬一,他們躲進了事先安排好的地洞中,盼望著,盼望著……

49年前,飛行員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放棄逃生與氫彈共存亡

終於,楊國祥是英勇的,也是睿智的。他最終駕駛著強一5戰機安全著落了,他安全了,人民安全了,飛機安全了,氫彈也安全了,所有的所有都安全了。

輸的只是本次的投射實驗,但是贏得的卻是整個中國的民心。他用他的英勇無畏,為中國的核事業發展,空軍隊伍建設以及中國國防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久後,在楊國祥的帶領下,試飛員們終於攜氫彈投射成功。給外國帝國主義們一定的回擊和震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