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烽火连天。吴国和楚国之间也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值得注意的是,在吴楚之战中,这两国可谓将“兵不厌诈”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推动了中国古代兵法的成熟。

一、吴楚之战中各种狡诈战术频出,两国都不按照常礼和规则用兵,无所不用其极,一切以利益为主

吴国和楚国交恶已久,两国之间爆发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时间跨度也非常之长,足有八十年之久。而在这些战役之中,吴、楚两国斗智斗勇,表现出了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军事手段和用兵战术。

首先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吴楚两国常常利用奇袭、奔袭、夜袭等等手段对对方发动突然袭击,而这种方法非常实用,往往能取得奇效,赢得胜利。吴国在为了夺回先王乘州余皇而对楚国发动的战争中,就凭借这种夜袭、干扰手段赢得了胜利。

“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在战前,此次战役中的吴国将领公子光趁着夜色派遣勇武机敏的三个兵将悄悄潜入楚国兵营潜伏下来,等到开战之前,此三人与外面的吴国大军按照先前约定的口号互相呼应,扰乱楚军军心,分散楚军的注意力,使得楚军自乱阵脚,吴军乘机绞杀楚军,最终打败了楚军,夺回了余皇。

而除了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夜袭,奔袭也是吴楚之战中常用的手段。公元前506年,吴军大举进攻楚国,吴国在入郢之战中大败楚国,便采取了奔袭的战略。从整体上看,在这场战役中,吴军长途奔袭、连续作战,没有给楚国留下一点喘息的空间。

而从具体战术上看,吴国一开始并没有选择与楚国正面对抗,而是选择绕路,出其不意地从楚国没有防备的东北方向突然进攻,随后势如破竹,迅速突破楚军后方守卫,一路奔袭,如神兵天降般迅速出现在楚军面前,使得楚军猝不及防、溃而大败,吴军得以破楚。

“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除了发动突然袭击,吴国和楚国还擅长诱敌之策,尤其是楚国,通过这种方法赢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两国之间的庸浦之战,楚国就是采取诱敌手段,使吴军轻敌,从而大败吴军。公元前560年,吴国趁着楚国国丧期间,不顾国丧期间不许开战的古礼,出兵攻打楚国。

而楚国的将领决定将计就计,先示弱引诱吴军深入,最后一举围攻绞杀。吴军果然中计,被埋伏的楚国军队打得落荒而逃。

楚国擅长诱敌战术,作为老对手的吴国,在与楚国长期的作战中也渐渐学会了这一战术。在吴楚鸡父之战中,吴国便学以致用了。

公元前519年,吴国进攻楚国,楚国请求其他盟军救援。吴国的公子光在分析战局之后认为,楚国的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组织性不强、战斗力不高,于是他决定采取示弱诱敌、分而治之的战略手段。

公子光先命令吴军伪装成纪律松散的模样用以迷惑敌军,然后用三千吴国罪人引诱联军,导致联军为了争抢俘虏而大乱,吴军的精锐部队乘机大败联军,联军溃败。

“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吴楚之间还有一种战术,为其他诸侯国所不耻,这就是“因丧攻敌”。所谓“因丧攻敌”,就是趁着敌国国丧期间攻打敌国,因为君主逝世、新主初立,国家可能时局不稳、军心动荡,此时出兵可能乘人之危而取得胜利。

但是这种举措其实是有悖于古人遵守的军礼的,但是吴国和楚国为了利益,可并不讲究古礼了。公元前515年,吴国就趁着楚平王逝世、楚国出于国丧期间而突然对楚国发动进攻,幸好楚国反应及时、调遣援兵救助,使得最后吴国的乘人之危没有得逞。但是吴楚之争中吴楚两国不顾道义、用兵狡诈可见一斑。

二、吴国和楚国出现这种狡诈的用兵特征与两国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地理位置偏僻导致两国受到的教育程度低、中原礼乐制度约束少,采取“无礼无义”手段自然不受束缚

吴楚之争中完全展现了两国用兵诡计多端的特征,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早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还是奉行着“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的古军礼制度,对于此类狡诈多端、不讲信用的作战手段颇为不耻。

然而在春秋后期,随着诸国角逐愈发白热化,诡诈用兵已经成为各国的常用作战手段之一了。不过吴楚两国对这种用兵手段的使用还是比较超前的,可以说,是吴楚两国首先打破了古军礼的束缚,引领了这种用兵手段的“时尚潮流”。吴楚两国为何“敢为天下先”,这其中有着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源于吴国和楚国的特殊地形。楚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变,而且吴国楚国交界的地方,地貌更加险峻复杂,河道和沟渠相互交叉,不利于战车及大量部队的行进。

“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而吴国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吴国位于长江下游,河流岔道众多,地势相对低洼,同样也不利于大型军事器械的行进。

所以,在特殊地形的影响下,吴楚两国都选择了将步兵作为主力军队,而步兵有着灵活机动、适应力强的特点,这为吴楚两国实现各种战术提供了基础。

吴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不止影响了两国的军队主力,还造成了两国由于地形偏僻而受到中原文化熏陶少,从而导致两国教育程度低、礼乐文化程度不足。

事实上,在春秋早期,吴国和楚国还被其他诸侯国视作蛮夷之地。楚国虽然地理幅员广袤,但是与中原地带有着群山的阻断,导致楚国不能与中原诸地进行文化交流,不过随着历代楚王的不断努力,楚国到底是逐渐跟上了中原文化的脚步。

相较于楚国,吴国的情况则更加严重,甚至吴国的礼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楚国的教导才得以开化。两国的这种尚未完全开化的状态,导致了两国并没有完全受到默认的古军礼的太大束缚,所以两国相对于其他的诸侯国来说,战争的狡诈之术用得更加理所应当。

另一方面,吴国和楚国之间的相互倾轧、长期争斗也是导致两国无所不用其极地对对方使出手段的原因之一。

“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早期的吴国,在军事实力上并不如楚国强大,而经过不断发展之后,吴国逐渐强大,而这也导致吴国和楚国之间的争斗逐渐白热化。为了保持优势和争夺土地,两国只能不断使出手段赢得胜利。

而在长期的战斗之中,两国的仇怨越来越深,几乎达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在战争中不顾道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吴楚两国战场所展现的的狡诈特征引领了春秋后期战场战术的转变,直接催动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体系的成熟,却也导致了古军礼的没落,礼乐制度的崩坏

吴楚之战旷日持久,两国在战役使出的层出不穷的战术其实早已不受古军礼的约束,而这类战术也确实行之有效,所以在后来,其他诸侯国也开始效仿两国,无视古礼束缚,采取各种奇诡战术,这直接导致了古军礼的没落,礼乐制度也走向了崩坏。

春秋早期,虽然西周走向覆灭,但是礼乐文明也还是处在较高的地位,各个诸侯国还是遵从着礼乐文明的约束,这也是维护世界秩序的基础之一。

而到了春秋的中后期,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打越来越频繁,战斗规模也越来越大,礼乐文明逐渐崩坏。而吴楚两国所引领的狡诈战术更进一步压倒了礼乐制度的稳固,社会制度进一步失去平衡,诸侯国纷纷抛弃了信用和礼仪,运用起了各种手段开始了更加残酷直接的战争。

“无所不用其极”,春秋时期的吴楚战争与诡诈用兵

同时,诸国之间对于各种狡诈的战争手段的运用不仅影响了礼乐制度的崩坏,还加速了中国古代兵法的成熟。

在春秋时期之前,不论是当时的西周还是各大诸侯国,都尚且没有形成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在到了春秋后期,诸侯国们对狡诈战术的运用促进了军事体系的完善,而且还使人们产生了新的作战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作品《孙子兵法》就是由此应运而生的对于军事理论和方法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事实上,《孙子兵法》就是吴楚之战影响下最直接的产物之一,历史记载孙武就曾经将这部兵法献给吴王,为吴国最终重创楚国添砖加瓦。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兵者诡道”,旨在通过各种奇诡战术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的产生直接表明了当时的军事思想的彻底转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制度的逐渐完善,与此同时,也加速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结束。

参考文献:

《孙子兵法》

《史记》

《左传·定公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