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公元1085年,年仅38岁的宋神宗赵顼在忧郁中去世。在他去世前,被他一直挂念在嘴上次数最多的,不是继承王位的太子,不是后宫的各种琐事,而是关乎天下战事的关外之地——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燕云十六州为何被宋神宗如此念念不忘,甚至立下了“能复燕山者,虽异姓亦可封王”的遗诏。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燕云十六州作为历来的兵家战略之地,很好的隔离开外来侵略者,更因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只要守据城池便能起到防御屏障的作用。

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但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却在五代十国时期被异族侵占,自此中原王朝门户大开,先后历经宋、元直至明朝时期,当徐达、常遇春的王旗在长城上飘起时,这个被异族侵占四百五十五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中原王朝的手中,自此,这场持续数百年之争的领土争夺战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可这四百五十五年的血泪史汇聚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皇帝、多少名将因为燕云十六州而折戟沉沙?

战争一直是对外扩张、掠夺的最快途径,而北方的游牧民族自是深谙此道,远至先秦时期便有匈奴骑兵以其高机动性、高突击能力成为平原战争的王者。为防范匈奴的突袭,从西周王朝开始便着力于修建长城以抵御外敌,此后在秦、汉、隋唐、宋、明等朝代都有过对长城的修建和修缮工作,而长城的位置则处在燕云十六州的第三道防线,在阻挡北方铁骑入侵中原王朝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从地图上我们不难看到,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燕云十六州占据了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诸多地区,北方骑兵要想越过此地,首先要面对的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道“牛角”,以巍峨险峻的山脉走势杜绝了翻越的可能。而燕云十六州中部和南部流淌的桑干河和巨马河更是把转运兵力、物资的可能降为零。

在崇山峻岭、激流大海加上长城五关的优厚地理位置下,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脚步被有效的阻隔,依托此地的地形优势,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被其划分左右,更是成为农耕和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直被掌握在中原王朝的手中,北方游牧民族碍于天险不敢轻易跨越,而中原王朝基于此地理位置得以不断发展,从农耕文明、奴隶制再到封建王朝的形成,燕云十六州起到了庇护的作用。但这一切的平衡,被一个叫石敬瑭的人打破了。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天下狼烟四起。这乱世中,纷纷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后梁朱温和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但双方互相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成为卖国贼。随后,石敬瑭灭后唐,定都汴梁,国号“晋”。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但这利息却高到整个中华民族都无法承受,再将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之下后,臭名昭著的石敬瑭有了“儿皇帝”这一可耻的称呼。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以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石敬瑭的这一举动,深刻影响了后世四百多年的中原王朝,以至每个朝代都把北伐作为最高的军事行动,把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毕生的梦想。第一个为之付诸行动的,乃是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柴荣。

即位之初的柴荣,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想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并为之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攻后蜀、征南唐,之后,北伐幽燕仅四十二天,便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胜利唾手可及。

但就在攻打幽州之际,柴荣病倒了,三军无帅只得班师回朝,之后柴荣驾崩,北伐幽燕之路就此耽搁,这是第一位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文武双全的皇帝。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在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天下之主后,北伐之路也未曾停止。即使因“重文抑武”而被后世诟病不已的“弱宋”,在燕云十六州的领土问题上也丝毫不曾后退。

在北宋形式上一统全国后,宋太宗赵光义便开始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979年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失败。

986年,第二次北伐征战,三路大军齐发,主帅潘美在指挥撤军上出现重大错误,不顾大军的死活与战略的成败,胡乱指挥,致使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在狱中绝食三日而死。杨业也就是被传诵千年的杨家将的原型。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这是第二位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文武双全的皇帝,杨业也成了第一位死在北伐之路上的将军。

北伐之路还在继续,但北宋的腐朽制度渐渐让这个国家在外交、民生上愈发颓废。在宋徽宗时期,这个“瘦金体”的创始人却没有像书法一样对待自己的国家,以至使蔡京、童贯之流当道,最后落得二帝被掳,赔款、割地等屈辱手段层出不穷,这就是被后世唾骂不已的“靖康之耻”。

在北宋转南宋后,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敢于同金军硬碰硬的将领——岳飞。


自(1128年)遇宗泽从军开始,到1141年止,在13年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的时间里,岳飞先后参与、指挥了大小战斗数百次。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凡是被岳飞打了的都亲自尝到了岳飞的厉害,凡是听说了岳飞的都知道岳飞很厉害。

公元1140年,岳飞再一次的挥师北伐,这一次的目标是:收复中原,克复幽燕十六州。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数座大城市,一次又一次的大败金军,大军剑指朱仙镇。这一刻离收复近在咫尺。

这个时候,燕云十六州离开中原王朝的控制,已经202年了。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岳元帅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是不知道第几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有勇有谋的将领了。

经过南宋、北宋三百多年的努力,在牺牲了许多有抱负、有胆识的勇士之后,整个中原王朝被蒙古骑兵的铁蹄臣服,公元1271年,元朝成立了。

负隅顽抗的南宋最后有生力量,被庞大的元朝军队逼迫至跳海殉节。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了,杨太后也跳了,十余万南宋军民也跳了......

被蒙元囚禁三年而不降的文天祥被杀,死前喊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在大宋这个文人墨客熠熠生辉的年代,他们以个人的身死换来民族的气节,即使在蒙元统治下接近一百年的历史岁月里,也有无数人想着归还河山光复中华的旧梦。而这一切,直到被一个叫朱元璋的凤阳人改变了这一切。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击败元朝的主力,收复元朝首都大都(也就是后来的北京),随后收复燕云十六州全境。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整个大宋三百多年都没有完成的壮举,被后世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解决了,除了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优秀的骑兵队伍,不得不说,朱元璋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宋朝立国300余年,强敌四围。辽国、金国、元朝,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儿。就连西夏这种默默无闻的角色,也能经常侵扰辽国和北宋,在他们身上咬上几口。到了后来,宋朝偏安于江南,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被金国和元朝追赶着打,更谈不上收回燕云十六州这种奢望了。

到了朱元璋时期,习惯了锦衣玉食的蒙古人已经折腾不起多大风浪了,完全没有当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马背上四处征战的风采。而强大的明朝军队即使硬碰硬也完全不输蒙古铁骑,这才促成了朱元璋的丰功伟绩,至此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中,结束了百年北方游牧的统治。

我们中华儿女之所以有如此坚韧不拔的意志,得益于自先辈起便专注于一事的责任。秦一统天下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被借外族后,中原王朝胆战心惊了四百年

,结束七国之乱用了一百多年;修长城抵御外敌从秦始皇到清朝,用了数千年,期间风云变幻江山易主,但不变的是我们为一件事上付出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