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什麼很多人名都是單字?

Panny-小婧


三國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歷史時代。它的特殊性在於位於漢朝以後魏晉以前。它前面就是秦漢盛世,而後面則是南北朝亂世,夾在這個中間誕生了許多的英雄豪傑。而他們這些英雄豪傑的名字也被我們後世之人所銘記,崇拜他們並向他們學習,立志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物。可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名字都是一個字,那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呢?

西漢王莽對於漢文化的改造

在我們今天人的眼中王莽是一個神奇的人物,在許多網友的討論裡面,王莽的做法和思想都十分超前,根本就不是漢朝那個時期人們能夠想到的。大家都詼諧地說道,王莽就是一個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而這個疑似穿越的王莽,他把漢朝的文化體系搞得一團糟。

王莽一開始是一個十分接近完美的人物,他不僅在文字方面十分用功,向當時的大儒學習讀書,學習如何懂得儒家中的大道理,在武功方面他也勤加練習擁有一個好身材。在王莽的家庭之中,有一位女子嫁給了皇帝做皇后,而他們王家也發達了起來。


西漢後期的皇帝都有一個普遍的命運,那就是十分短命,短命的皇帝死了之後,他們的子孫繼位,那年紀就十分小,真正的政治大權就很有可能落在外戚的手裡,而當時王莽就是著名的外戚,他掌握了漢帝國的大權,搖身一變成為了漢帝國的實際控制人。

王莽他並不像西漢時期的霍光那樣,僅僅滿足當一個執政人,他還要自己做皇帝,在他的授意之下,他的手下在民間紛紛造謠生事,說漢家天子已經不行了,應該讓王莽來治理天下,取代漢家天子。這樣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當時的老百姓都信了王莽的話,大家都要求王莽做天子。


莽通過一系列弄虛作假,讓漢朝皇帝退位而自己成為了新皇帝。他把這種方法叫做禪讓制,他讓民間的讀書人歌頌這種美德,認為天下就應該讓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去掌控。而做了皇帝之後的王莽改國號叫新潮,他認為新潮都應該有新氣象,不能再使用漢朝的就一套。

王莽在他的心草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項規定。就是讓所有人的名字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以前的人可以隨便取名字。而王莽則規定取名字的時候去單字比較好,去雙字那都是一些罪犯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使用的名字。所以到了東漢末年,王莽的影響還在大家都取名字只取一個字,這是因為王莽當年對漢文化的改造。


無根樹花正孤


三國時期,是一個不一般的年代,在這個時期,群雄逐鹿,權勢割據,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然而看過三國或史書的人都知道,這個時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一個字的。比如劉備、曹操、關羽、趙雲等等,也許有人會問那諸葛亮呢?怎麼看都是三個字啊?

諸葛亮並非名為雙字,而是人家姓諸葛,名亮,類似的還有司馬懿啊夏侯淵等等,是複姓。那麼問題來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或者換句話說,是什麼人或事兒造成這種現象的嗎?

查閱史書,再聯繫當時的社會環境,你會發現,這與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被現今稱為“穿越者”的———王莽

歷史上有關王莽的記錄可謂是讓人大跌眼鏡啊,他創立“新朝”,改革政法,思想上與幾千年後的今天及其相似,就連他發明的東西都與現今相同,比如遊標卡尺之類的,簡直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個真實存在的“穿越者”啊。

那麼名字的改變也與他有什麼關係呢?

一、社會環境

要知道,在古代,讀書識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大部分人都是農民和手藝人,是文盲。

在當時,由於書籍量不多,且大部分掌握在有名的大儒手中,能從他們手中得到知識的都是世家貴族子弟。

因為農民不識字的原因,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多為單名,圖方便嘛。

所以在古代,單名的人較多。

二、王莽新政,單名為尊

這個原因是三國人多為單名的主要原因。

根據《前漢書》記載:“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諷)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厚賞。單于從之。

從這裡可以看出,王莽是一個愛好單名的人,甚至還要求匈奴等他國領導人改名,那他為何喜歡這樣呢?

原來王莽是一個復古愛好者,他篡奪朝代後,恢復了上古時期的井田制等,還因為一本史書記載開始瘋狂的改名。

據《春秋•公羊傳》記載:“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所以王莽開始瘋狂改名,除了因為這個外,還有就是,新朝是一個剛建立的朝代,要震懾四方,於是他開始拿名字開刀。

他認為,上古時期,堯舜禹等都是單名,所以好人或者良民都要用單名;

像蚩尤、旱魃等都是壞人,怪獸,它們才用雙字,所以王莽下令,漢朝所有人都必須以單字為名,就連各國領導也必須還用單字,還特地派遣使者前去通知。

就這樣為了以示自己是好人,也不敢違抗王莽,所有人都開始改名。

雖然劉秀很快把王莽的新朝推推翻,但關於“單字為尊”這個政策的影響很難消除,就這樣,東漢以來,大部分人還是單字為名,這也是為何三國時期,大部分人都是單名的原因。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有什麼其他意見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慕慕說歷史


三國時期的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等都為單名,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其實筆者印象之中,在初中的時候就有人問過我。

因為本人是比較喜歡看《三國演義》的,那時候對這本書還算很瞭解。班上有個同學,基本上很少甚至不看課外書,一心撲在課本上,認真的學習。記得在學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後,其中有一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這個同學當時問我,為什麼只有郭攸之是雙名,其他人都是單字。

在當時我說不清為什麼?好面子嘛,就故意說這個之和文言文裡面的虛詞一樣的,沒有意思,這個同學還真相信了。

現在想想其實不是這樣的簡單。

張書巖先生的研究《單雙名問題考察》中有這樣一張表:

三國之前多使用單名的原因,最為普遍額說法是為了方便避諱,帝王一個字為名,普通人就只需要避諱一個字就可以了。

《春秋公羊傳註疏》中有對這種現象的解釋:

二名非禮也。為其難諱也。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所以長臣子之敬,不逼下也。

另外一方面也有說是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為新朝之後,下的一道命令有關:

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資治通鑑》

但也有人考究並非如此,宋代王楙在其著作《野客叢書》中就其看法:

漢家恢復大業,凡蠹偽之政一切掃除而更張之,不應獨於人名尚仍莽舊。然後漢率多單名者,殆承襲而然,恐非為莽也。

後文王楙又記載了多個雙名字的人,認為後世人認為三國以前都為單名主要是“不至如尋常之多”。

也就是說,雙名有但不多。


那麼為什麼會在三國之後,單名減少了呢?

筆者曾在拙作《從李白給子女取名說起,淺談中國曆代姓名風格三大階段變遷簡史》中大概的提到了三國之後單名減少的原因。

我認為一方面是在西晉後期爆發“八王之亂”引發,北方多個民族南下中原,而這些匈奴鮮卑等族之人的名字,大多為三字甚至三字以上,如東漢末年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欒提於夫羅,魏晉時期鮮卑首領拓跋沙漠汗等。

在這之後,中原文化受到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衝擊,一度出現被匈奴化的漢人、鮮卑化的漢人等。如隋文帝,有胡名為普六茹那羅延。

明代文學家沈德符著作《萬曆野獲編》中就有此類記載:

自魏晉後,漸不復然。至五胡到中原,胡名遂有三四字者。

也因此,隋文帝在統一魏晉以來的亂世後,因中原胡化程度較大,就頒佈了相關的恢復措施“諸改姓者,悉宜復舊”。

但三百年的影響以及很深,自此之後取名多以三字為主。且唐宋以後,中原政權與北方政權的聯繫往來日漸頻繁,一定程度上有著文化上的互相影響。

另外一方面,隨著魏晉以來,實行“九品中正制”,門閥士族開始形成,每一個大族之中,隨著人口的增長,為了區別哪些人是哪一代,衍生出了字輩這一現象。如南朝宋劉裕的兒子們“劉義符、劉義隆、劉義康”等。

宋朝之後,宗族文化的加深,使得在字輩文化上更加的規範化,形成祖輩定下字輩的現象。

明代朱元璋為其二十多個兒子都定下了二十個字輩,其中太子朱標一脈為:

允文遵祖訓 欽武大君勝 順道宜逢吉 師良善用晟。--《大明會典》

總而言之,我認為三國以前多為單名還是普遍的說法是為避諱的考慮,而之後單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五胡的影響。


以上就是我的拙見,歡迎批評指教。

關注南嶺說史,瞭解更多歷史趣聞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