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宋時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北部。

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宋代北京大名府故城與今天大名縣城的位置

大名府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

11世紀初,北方契丹族建立的國家強盛起來,經常南下宋地搶掠,最遠時曾攻至黃河北岸的澶州、衛輝一帶,從而對北宋都城開封構成直接威脅。雖然宋真宗趙恆於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市)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但時間一久遼兵又有南侵的蠢動。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慶曆二年,契丹在今北京東部的薊縣、通縣和唐山一帶,集結重兵,伺機南侵。消息傳到宋都汴梁,朝廷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很多人主張把京城西遷洛陽。還有人主張講和。丞相呂夷簡曾在大名府為官,十分熟悉黃河以北的情況。針對這些西遷派和講和派的言論,他講出了一段與眾不同的話:

“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呂夷簡的意思是說:如果皇上遷都洛陽,使契丹不加抵抗渡過黃河,那時,城牆再高,城池再深,也難阻擋敵人的進攻。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難以顯示朝廷的威力。應該建都大名,表現出皇上要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

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就是說,她掌控著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著宋都的北大門。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升為陪都,定名“北京”。

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在宰相呂夷簡主持下,對故城改修外城,增建宮城,置百官,使宮殿規模宏大猶如都城,成為保衛京都汴梁的北部天然屏障。這時將外城收縮與羅城合併,改建成羅城周長48裡206步,皇城周長3裡198步。皇城佈局仿照正都東京汴梁。羅城共9個門,2水關。皇城共6門。

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水滸傳》中稱它“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應當說一點也不誇張。

遼軍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大名府經濟社會繁榮,名人輩出。寇準、王欽若、呂夷簡、韓琦、歐陽修、黃庭堅等名臣在這裡相繼供職。《水滸傳》中,蔡京的女婿梁世傑梁中書鎮守於此,手下天王李成、楊志、索超等強將如雲。《水滸傳》裡的盧俊義、燕青就是大名府人氏。

故城始建於十六國時的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因漳、衛河同發洪水而淤埋於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共經歷九個朝代,歷時1042年,曾兩次做為國都,七次成為陪都。一直是州、郡、府治所在。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1993年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  

大名府故城與京杭大運河的聯繫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南北水運的大動脈,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京杭大運河的通航對其沿線城市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名府故城的發展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它的興衰演變與歷史上京杭大運河沿線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隋代時期的京杭大運河途經大名府故城,就是當時的永濟渠。現在的衛河就是當時京杭大運河的故道。大運河的開通為大名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開元盛世”後,大名府已經成為河北最繁華的地區、北方與江淮水運交通的樞紐和都會。唐末五代時期,在各魏博節度使的精心經營下,大名府成為了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城市。

  從隋到金代,大名府依託京杭大運河水運樞紐城市的地位,由中原地區的經濟中心發展成為了宋、金時期南北對峙的軍事戰略重鎮。

  元朝建立以後,中原的政治中心遷移到北京,京杭大運河的改道東移,使山東臨清取代了大名府的戰略位置,大名府從此衰落為一個府城,直至明初1401年被漳衛洪水淹毀。

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現在的衛河一一京杭大運河故道

  大名府故城的考古價值

據歷史資料考證,未曾發現大名故城在金、元及明代遭到嚴重的戰亂毀壞及大規模建設的記錄,其宋代文化的保存相對可能更加純粹,也更加完整。

宋仁宗與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故城城牆遺蹟

 因其是一次性水毀,遺址保存完好,其建築基址、宮室佈局、街區格局保存優於其他廢棄的城池。經文物考古專家考證後認為,大名府故城是中國最具發掘價值的北宋都城,對之進行發掘,不但對研究北宋北京都市文化有極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必將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