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晚死十年,三国局势会是怎么样?

富元制作


小编个人认为,就算郭嘉晚死十年依旧改变不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足鼎立是当时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抗拒,无法以一人之力改变整个格局。

郭嘉确实是个出众的谋士,这点我们无法否认,但是在整个三国中来看才华出众的并不比郭嘉少,比如诸葛亮,司马懿。

就算郭嘉多活上10年,也改变不了赤壁之战的结局,曹操手下当时那么多谋士和大将,赤壁之战还不是一样输了,郭嘉一人能改变什么呢?什么也改变不了。

至于电视剧里曹操对郭嘉的大肆夸赞,小编觉得是有点夸的过分了,毕竟只是电视剧,不是真实的历史。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的见解,喜欢小编的可以点点关注,谢谢。


小空话历史


郭嘉别说晚死十年,就是多活五十年也改变不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近年网上不厌其烦的吹郭嘉主要是受了《百家讲坛》某教授的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针对近代人物杨永泰、戴笠的吹嘘,什么永泰若在、戴笠不死如何如何的。静止的假设历史是一些人的癖好,无非是借此表达对这个人物及其所属集团的偏爱。按这个逻辑,我还能假设若干条理由驳倒他这个假设。

郭嘉在三国时代充其量就是个二流谋士,连荀攸、荀彧、程昱、贾诩、法正、诸葛瑾都不如,更别说和诸葛亮、鲁肃、陆逊、司马懿这些顶级人物相比了,也就是和许攸在伯仲之间。曹操说的“奉孝若在,赤壁不败”的话,一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二是借此表达对手下智囊团的不满。再说,连大字不识的老农都知道赞人就高不就低,何况智计殊绝于人的曹阿瞒。特殊情形下说的话不可当真,曹操还说过徐晃是他的白起、周亚夫呢,可能吗?如果可能,他为什么之前在与马超西凉军的较量中大骂徐晃不知军机、坏孤大事呢?



武丁仗剑决云霓


郭嘉晚死十年,从一开始,三国之势便不会形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若是郭嘉并未因病身亡,卧龙根本也不会有出山的必要,刘备必败!

郭嘉在世,但凡是郭嘉参与的战斗,十战九胜,这就是郭嘉的意义,郭嘉在的时候,曹操集团如日中天,北方战事,几近百战百胜,曹操手下谋臣或许有不输于郭嘉的,但却并没有一个能与郭嘉在决策上相提并论的。

曹操与吕布战斗,初战,战必胜,到了后来,却因为吕布的勇猛,再无寸进,到了何种地步?到了曹操自己都没有了信心,心里打了退堂鼓的地步,想要退兵,却被郭嘉阻止,吕布为莽夫,战则用,疲则怯,此时正是吕布疲惫之时,若是一鼓作气,必当大破吕布,曹操听之,果然大胜。

曹操与袁绍战斗,袁绍乃当时实力最强的一方势力,其兵力更胜曹操五倍有余,此战,如同以卵击石,但郭嘉却是向曹操阐述了十胜十败,十个曹操必胜因素,十个袁绍必败因素,曹操就像被打了鸡血一般,果真率兵抗击袁绍,最终得胜。此般战役,也成为了曹操一生最值得炫耀的一场战役。

只是可惜,英雄气短,曹操大破匈奴之际,郭嘉也死在了北方,郭嘉前脚刚去世,后脚曹操就遭遇了人生滑铁卢,一场赤壁之战,烧光了曹营百万雄师,本已具备了一统河山之势的曹操,最终却是大败而归。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赤壁不败。赤壁不败,则曹操一统河山的梦想也得已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