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不是松出来的


太极功夫不是松出来的

近年武术界研究探讨理论,所言多有道理。但也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人说:以静制动,以慢制快,以柔克刚等等。不少同志又说,手快打手慢,慢不能制快,快才能制慢,要快就得放松,只有松了就快,越松越快。其实这些理论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就说“松则快”吧。我曾看短跑比赛,发现跑得最快时的运动员,他并不是“松”的,而是相当“紧”的。肌肉一紧,产生速度。

我曾问短跑比赛获胜者:“你跑的最快的时候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他说:“紧张到无可再紧张了。只有慢跑才是放松的。”可见有紧才快,只松必慢。这是常识。武术也和跑步类似。所以说“松则快”是不对的。武术特别是内家拳练功,师父们一再强调“要放松”。松当然是重要的,但我们练内家形意拳,既要求练时必须松,又要求练时还必须紧,能松能紧。做到松紧互济,这样才能更快。这就是我们宋光华老师说的“速紧速松,速松速紧”。出速度快必须凭紧,而要想紧得好,还须凭松。松本身不能出快速度,但松能出紧,紧即出快速。松能济紧,有紧才有松,所以紧也能济松。

再说肢体向某一方向运动是有关肌肉收紧产生力而造成的,这时相反方向的肌肉就须适当放松,否则就会互相抵消,影响速度。这面紧时那面就得松,松以济紧。运动方向转换,肌肉松紧也在转换。松紧频率愈快,速度就愈快。松时有紧,紧时有松,其中的互济作用极其微妙。

这里松紧之妙处,还是在“互济”二字。互济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关系。松与紧就是阴与阳的关系。单重视松,不重视紧,是练不出速度来的。目前很多练太极拳的就陷入这个误区,多年整天是松练,说松练好了自然就快了,结果老是手慢被动挨打。

松与紧是如此,柔与刚也是如此。有人说“以柔克刚”,但事实上柔克不了刚。柔可以化刚,但不是克刚。用柔化了刚是防,不是攻,攻才克敌。钢刀砍在棉花堆上,不起作用,是棉花的柔,化了刀的刚,但棉花并未克了钢刀,因为钢刀絲毫未损。若棉堆中突然又出来一块大顽石,把刀崩拆了,这才是克了刚,是顽石的刚克了刀刃的刚,这就是棉花的柔与顽石的刚二者互济,既让刀的刚失掉作用,还要把刀摧毁。这种情况概括来讲,就叫作“刚柔互济,以刚克刚”。而并非是“以柔克刚”。形意拳交手,敌人打来,我接手时多柔,而同时出另一手着敌即速发刚劲克敌。有时接手松柔瞬间转刚,敌即扑地。有时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不一而足。

当前武术界也存在"以柔克刚"的误区。认为你刚了,厉害了,我要胜你,我就不练刚,专练柔,我就能胜你,以柔克刚嘛!结果是败的更惨,还以为功夫不到哩。而武林高手特别是形意高手都是练到了极柔而又极刚,极刚而又极柔,用时刚柔互济以刚克刚,最能取胜。


太极功夫不是松出来的

“互济“二字含义颇深,道之妙用,体现其中,修武得道悟深者自能尽妙,言说只能述其粗略。

武术之动与静,虚与实,亦同样都是互济关系。练时是互济,用时也是互济。欲识互济,就须探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宋人张伯端把老子的“三”称为“三体”。形意拳引入拳法中,贯穿各招。谓“万法生于三体,万法不离三体”。体现在拳术中,快与慢,松与紧,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等,都既是分二,又是合一,分与合同在,所以还是三。这样来认识拳中的对立因素,我们称之为“道论两极一体思维”。简称“两极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永远持有“两极”,而两极永远共存于一体的。这就像磁铁一样,既有阴阳两极,又共于一体。

我们总结中国武术,外家拳是克敌之拳,内家拳是修道之拳,道成则具更多威力。练内家拳必须修道,必须领悟掌握两极一体思维体系,这样看待拳中所有两仪对立因素,都会找到互济之妙,因而取胜。象社会上讲的“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 “以慢制快” “以松胜紧”等论,都属于世俗的单极思维之列,忽略了对立因素的互济相成作用。结果便是只柔克不了刚,只静制不了动,只慢制不了快,只松胜不了紧。

练功夫修道,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单极思维,改变成两极一体思维。“两极思维” 理论概念其实质就是验证你是否通过练内家拳,摆脱了单极思维,真正具备了两极一体思维。有此思维你就变得超常聪明,拥有超凡出尘的智慧,在你身上体现出超常的效能,你就会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处处见高效,使你的人生达于圆满。这两极思维,简而言之,就叫作“互济”。


太极功夫不是松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