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從960年大宋開國,到976年吳越入朝,十六年的時間裡,大宋太祖趙匡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著當時最強大的禁軍橫掃千里,吞荊湖、滅後蜀、平南漢、徵南唐,將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國再次凝聚成一個強大的整體;

興科舉、修文治、勸農桑、易風俗,將一個殘暴不仁的五代亂世,硬生生扭轉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再次奠定了中華文明傳承延續的根基。其勢不可謂不盛,其功不可謂不大!

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976年四月,趙匡胤下詔西巡洛陽,文武百官隨行。就在這次西巡之中,太祖趙匡胤提出了遷都的想法。

①定都是個技術活

自古以來,定都一直是一件很講究的事兒。

明朝陳建明在《建都論》中提道:“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言建都。”可見,定都必須從地形、經濟、位置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

首先,有險可守,軍事上必須易守難攻。在冷兵器時代,這一點尤為重要。在當時的戰爭中,地利的因素可以直接影響戰爭的走向。

其次,經濟發達,物產豐富。足以滿足京城皇族、官員、軍隊、百姓的用度,具有較好的物質基礎。

最後,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既有暢通無阻的水陸交通網,又具備足以扼守四方的咽喉要衝。

基於上述條件,在宋朝之前,中國有兩處較為理想的定都之所。

第一處,是長安。

長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央,東憑函谷雄關,北仗黃河天險,南據秦嶺屏障,西控大散關隘,“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地形條件好得爆棚,可謂得天獨厚。

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加之關中平原沃野千里、農業發達、物產豐富,經濟基礎也很好,簡直就是一座天然的都城。因此,宋以前的很多王朝,都以長安為都城。

第二處,是洛陽。

洛陽位於黃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處於洛水之北。山南水北謂之陽,故得名洛陽。

洛陽西控關中,東臨嵩嶽,北依太行,南望江漢,守黃河之險,居中原腹地,形勢險要,位置優越,“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

隋朝開鑿的大運河更是以洛陽為中心,輻射華北平原、江淮平原,直至江浙一帶,交通便利,漕運發達,是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在隋朝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洛陽都是當時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中心。因此,洛陽也具備定都的基本條件。

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看完了長安、洛陽,我們再回頭看看開封。

首先看地形。開封位於黃河中游地區,四周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沒有險關要隘。

戰國時期,張儀對魏哀王說的一段話,很形象地描述了這種地勢:“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魏之地勢,故戰場也。”

張儀口中的“魏地”,指的就是開封一帶。張儀的結論也很明確——開封就是四戰之地。北方的騎兵一旦過了黃河,開封就會立刻陷入無險可守的尷尬境地。

這就是開封致命的弱點!很不幸,這個弱點,若干年後,被金人看到了。

當然,北宋定都開封,也不是完全無理由的,關鍵因素是經濟。

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東移和大運河的開鑿,隋朝以後,開封逐漸成為溝通黃河流域、淮河流域的重要樞紐,成為中原地區的漕運重地和經濟中心。

當時的開封城,有四河可以漕運:“曰汴河,曰黃河,曰惠民河,曰廣濟渠。”其中,“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槽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開封由此一躍成為經濟發達、商業繁榮的大都市。

與當時歷經唐末變亂、五代戰禍、“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長安、洛陽相比,開封無疑在經濟上有著更有利的條件。

可是,經濟再發達、商業再繁榮,一旦外敵入侵,無險可憑,結果只有一個——檣櫓灰飛煙滅。這卻是當時的宋人看不到的。但是,趙匡胤看到了。於是,他想遷都。

②遭遇反對

考慮到開封的地理條件將導致“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決定遷都洛陽。在西巡洛陽期間,他正式提出了這一想法。但這一天才般的構想,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對。

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勸阻的理由很簡單,仍然是強調開封的經濟優勢:“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

李懷忠的意思很清楚,開封幾十萬兵馬都指望著靠漕運的軍糧吃飯呢,遷到洛陽,吃什麼啊?可他卻沒想到,為什麼開封需要幾十萬兵馬——因為無險可守,所以只能靠兵馬拱衛,以代山河之險。

趙匡胤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透,面對李懷忠這種吃貨提出的理由,他都懶得反駁,根本不理。

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群臣無法,只好把晉王趙光義抬了出來。晉王親自出馬,向哥哥力諫,言稱遷都不是件易事,王公貴胄、文武百官、機構僚屬都要跟著搬家,實在不方便。

李懷忠的理由是部隊要吃飯,趙光義的理由更誇張,竟然是怕麻煩。

趙匡胤知道,弟弟也沒看明白自己要遷都的根本原因,於是索性把底牌亮了出來:“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

看到了吧?洛陽只是中轉站,終點站在長安,這才是趙匡胤遷都的目的地。

趙光義一聽,原來還不只是洛陽啊,那搬起來就更麻煩了。他一時又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切諫。

趙匡胤見弟弟還是不明白,只好將理由也和盤托出:“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可見,趙匡胤遷都的理由,還是那個關鍵要素——地利。

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這時,趙光義突然靈光一現,脫口而出:“在德不在險。”

這句“在德不在險”源於一個典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事魏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意思就是,安邦定國,靠的不是山河之險,而是君王常修為政之德。

誠然,“在德不在險”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定都與治國畢竟是兩個層面的事情,不能籠統地一概而論。

治國“在德不在險”可以理解,若是定都也要“在德不在險”,那歷朝歷代還有精心挑選都城的必要嗎?隨便刨個坑不就得了嗎?!可見,趙光義此語有偷換概念之嫌。

趙匡胤沒想到弟弟居然搬出這麼一個典故,頓時語塞,沉默良久,嘆道:“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後來大宋國勢的發展,果然不出趙匡胤所料:無險可守的開封,不得不依靠駐守重兵防備外患,國家需要大量的國防開支養兵,龐大的軍費令民力幾乎難以承受。

最終,金人鐵騎長驅直入,內憂外患之下,開封易主。

遷都之爭與亡國之痛,孰重?孰輕?

大宋朝為什麼亡國,只因為太祖趙匡胤的遷都計劃沒有實現

當其時,面對群臣的反對、晉王的堅持,趙匡胤最終放棄了遷都的計劃,戀戀不捨地告別了故鄉洛陽。

③歷史正確的一邊

一百多年後,歷史驗證了太祖趙匡胤的高瞻遠矚。可惜,堂堂大宋,竟然無人可以理解太祖遷都的重大意義。而太祖又過於寬厚,不忍獨斷專行,以致釀成大錯,國家滅亡。

試想,無險可守的南宋,在世界第一蒙古大軍的攻擊下,都堅持了四十多年。如果有險可守,不要說大金,即使是蒙古大軍,可能也消滅不了大宋吧。

只能說,太祖趙匡胤,有個遷都夢。那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夢想,可惜,沒有實現。

都以為自己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但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真的明白到什麼是正確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或許,給後人以借鑑,就是歷史最大的意義吧。#頭條品書團# #歷史回眸#

參考書目: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長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