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的年味

小時候,只要過了臘月二十三,年就真的來了,打小奶奶就跟我們講:二十三放掛鞭,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鼻兒(包餃子)。過了二十三,人們都忙著置辦年貨了,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圍繞著過年在做準備。

今年已經是大年二十九了,上午回到老家的街市上,寥寥數人,已經失去了往昔的繁華熱鬧,曾經大年三十上午還會出現人頭攢動的景象,如今這些早已一去不復返。

年味正漸漸離我們遠去。。。。。。

上高中之前,最期盼的假期就是寒假,因為放寒假意味著離過年就不遠了,過年就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裳。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父親一個人苦心經營著我們的小家,雖然條件不好,但是到了春節,父親依然會像其他家庭一樣,置辦很多年貨,買整塊一個大豆腐,割一大塊豬肉,買兩條大魚,再買一些蔬菜,最重要的是買一大掛鞭炮。大年初一,看誰家的鞭炮放的時間長,看誰家的鞭炮最響,鞭炮的聲響似乎決定了這家來年的運氣,決定了這家來年的好兆頭。

逐漸消失的年味

大年初一,我們都穿上新衣裳,早早的起來,看誰家放鞭炮了,就去撿爆竹,因為有的爆竹沒有炸開,撿到爆竹,然後再一個一個的放掉。總之,大年初一的鞭炮把這個年推到了頂峰,年三十之前的所有準備都是為了大年初一的這一響!

然後,吃完早飯,大家都陸陸續續去到廟會上,有的去上香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做生意的祈求來年生意興隆,小孩子就跟著去湊熱鬧,總之這一天,大家臉上都洋溢著開心,也都洋溢著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這是我們熟悉的年味。

如今的我們正漸漸失去這樣的年味。。。

現在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為了響應國家的環保政策,我們不再燃放煙花爆竹,沒有了爆竹聲,這個年似乎失去了太多。。。

在城市裡,小孩只知道放寒假了,馬上就要過年了,但是對於年,確是很模糊的概念。不讓放鞭炮,你很難跟他們解釋什麼叫“爆竹聲聲辭舊歲”;沒有貼春聯,你很難跟他們講明白什麼叫“二十八貼花花”;我們的傳統過年的習俗,正在慢慢的消失,年味也隨之慢慢消逝。。。

逐漸消失的年味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是時代發展的結果,我們雖然失去了一些習俗,但是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習俗,比如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再比如每年的手機APP搶紅包活動。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些離我們真正的過年,差的太多了!辦年貨,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這是我們幾千年的傳統過年習俗,到了我們這一代似乎是經歷了,但是卻無法傳承下去了。

看著自己也已經五歲的孩子,我不知道該如何跟他講過年,講為什麼要過年,講過年的種種習俗。。。。。。

或許我們有其他方法,將我們的傳統習俗,繼續傳承下去,但是請不要讓傳統從我們這一代逝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