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

当教育遇上科技

1993年,新东方诞生;

2003年,好未来诞生;

2013年,科技找到了教育,VIPKID诞生。

2018年,流利说(成立于2012年),一家“AI+教育”公司,纽交所上市。

科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因材施教+实时反馈。

【当前,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为三大类】

1. 间接辅助型。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成绩、效率、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适应教育、VR/AR教育、在线教育及体感教育。此类型在校外各年龄渗透度最高,家长付费意愿强烈,校内渗透度最低。

2. 直接学习型。将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素质。包括STEAM教育、创客教育、少儿编程。

3. 基础运营型。利用科技提升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教学质量。包括智慧校园,教育云平台。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五个环节】

1. 学习与练习过程中收集数据(有效学习时间、知识点停留时间、做题正确率等);

2. 人工智能识别筛选有效数据并按类存储;

3. 利用算法形成知识点记忆曲线并提供循环做题过程已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4. 分阶段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报表;

5. 分析结果数据回传系统,不断更新学生画像,形成闭环。

【自适应学习系统的问题】

1. 技术层面上:学习平台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水平较低;人机互动与AI自我升级功能有待提升;

2. 内容层面上:知识点分拆不够细化,知识点路径规划不明。

【教育科技公司在团队管理方面的三大困难】

1、语言不一致:学科语言和程序语言不兼容;

2、思维差异:教学思维和技术思维千差万别;

3、文化冲突: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有矛盾。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教育的发展本质】

驱动教育变革的三驾马车:政策、资本和科技。

教育发展来自供需两端的推动。首先收到需求的刺激导致供给产生缺口,进而技术和资本等解决方案涌入到教育行业用以提升供给能力。

【教育行业的需求变化来自3个方面】

1、社会结构的变化。中产大幅增加、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

2、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在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知识需求不同,学生与用人单位对接差距巨大。

3、教育政策的变化。学前政策、新中/高考政策,职业教育政策。

教育是一个低频、决策成本高、试错成本高的行业;是一个价格敏感低、口碑效应重、品牌溢价能力强的行业;是一个效果检验慢、培育周期长、厚积薄发的行业。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Nathan教育随笔(15)当教育遇上科技

以上,

Nathan

批评斧正邮箱# [email protected]

声明: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于网络数据报告,绝非本人个人之全部产生观点。重在摘录,少做评判。少做评判之处,纯属个人意断,仅供本人学习参详,不做对外知识传授与任何商业目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