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Nathan教育随笔(16)

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学习】

通常认为,学习,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或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但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 - 程度。在不同环境下,知识不停地生长和衰退,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即使一些事实性的知识,历史纪念日或文化运动,如果不是形式上(讨论的方式)的学习,而是带有意义和内涵(我们对它的看法)的理解,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设计、工程、技术、宗教、媒体、种族、政治、科学等等知识,其中一个(技术)的变化,会改变我们对另一个(设计)的看法。

因此,要把握这个变化,意味着必须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这就涉及到了DOK知识深度理论。

【DOK】

该理论于1997年被提出,是一整套基于课程标准来实施学业成就评价的程序、方法和具体技术,用于评估学生学习成就评价与国家/省标准的一致性。

DOK将学生的认识水平分成四个等级,研究者(课程制定方)根据其不同等级的思维要求设计和开发相应的活动、任务和问题,使得教育实践者(教师)能够设计有质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任务、活动和问题。

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Nathan教育随笔(16)DOK知识深度理论(Depth of Knowledge)

【教育的本质】

讨论教育的本质,必然不能避开教育的起始和终点。教育要回归“从学生开始”到“以学生结束”。“以学生开始”,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培养其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包括学生好奇什么,其自身优势是什么,激发了其什么思考等。“以学生结束”,是由于学习的开始和结束均取决于人的个人意愿,而非所谓的标准或数据。这个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真实表达其思想和感受,让其远离课堂的压力和作业、辩论的负担,把反思加到教学规则里。

【螺旋式的学习本质-认知升级】

知识呈现螺旋式的上升,这是学习的本质,这也源自知识其“动态变化”的特性,不能一成不变的基于目前的认知而进行所谓了曲线形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需要不断重温课程内容,深化理解,不断提出和理性质疑。

【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可有效展示学习路径和理解的变化过程,是推动学生思考和主动提问的有力工具。导图涉及学生要做什么,不明白什么,想从哪里开始,现在在哪里,可能会涉及到哪里等。知识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性一览无余。

【总结】

根据DOK理论而设计STEAM课程,基于PBL的授课方式,并结合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试图回归教育的本质。

以上,

Nathan

批评斧正邮箱# [email protected]

领英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richardnlee

声明: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于网络数据报告,绝非本人个人之全部产生观点。重在摘录,少做评判。少做评判之处,纯属个人意断,仅供本人学习参详,不做对外知识传授与任何商业目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