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奇书,字数不多,透过本书,你却能看到教育思想、名人故事、励志故事,随便撷取几句,都足以看出先人的智慧,都足够我们学习很久!

《三字经》是古时候的一本学习教材,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不仅仅是学习教材,更是一本教育的范本,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昔孟母,择邻处‘,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是母亲靠着纺线换取生活费用,但如此贫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小孟子下决心帮助母亲,立志成才改变命运,走向做学问的道路,一切的改变都因为母亲的伟大!

本来,孟子家开始住的地方,周围是坟地,当有人吹吹打打经过时,孟子总是觉得好玩,马上就有模有样地学,并且还以此为乐。母亲很担心,第一次决定搬家。

搬家后,来到了城镇,隔壁住着屠户,小孟子又觉得杀猪卖肉有趣,开始模仿,母亲又觉得不对劲,这样下去,孩子岂不成了市井之人,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孟子父亲呢?于是第二次搬家。

搬家后,隔壁是学堂,常常听到读书的声音,小孟子看到读书之人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也开始向他们学习,这样孟母终于觉得踏实了,才放心住了下来!

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虽然,那时候的妇女没有学习多少文化知识,但是她们却懂得,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孟子的家庭条件不好,但是贫穷从来不是教育的主要障碍,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我们用心为孩子,一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大都要经历磨难,正如玉器要经过精心的雕琢,切磋、打磨,才能成为一块美玉,人也只有经历苦难的磨练,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曾经,有个男孩哭着回到家里,拿了一张字条给母亲,母亲在字条上看到了这样的内容”由于你的孩子太笨,根本不能学习,甚至拖累了全班,为了大家好,希望你的孩子能自动退学“,如果你收到了一张这样的字条,会不会和老师一样,认为孩子就是不行了,得赶紧让孩子去做其它的事情了……

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然而,这位母亲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因为笨,只是方法不对,她决定自己来教育孩子,给孩子鼓励和信心,终于这个孩子成功了,他就是爱迪生!

试想,如果这位母亲同老师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没救了,那不仅仅是对于那个家庭,甚至是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只要经过精心的打磨,不抛弃,不放弃,相信孩子都可以成才!

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这些都是维持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然而,现在不少 的人已经不认识它们了,更不用说孩子们了,因为家长根本不舍得让孩子们劳动,去田间地里感受自然,去认识它们。

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现状。我国人口众多,土地面积有限,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些粮食来之不易,更能激起他们节约的意识,我想唯有劳动,才能让他们对”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有深刻的认识。

读《三字经》,学古老的教育智慧

当然,现在有不少农村的家庭都已经不种植庄稼了,更不用说城市里面的人了。作为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体会家务的不易,养成一定的责任意识,从而去体会劳动的价值,节约和珍惜每一粒米,爱护人类的劳动成果!

《三字经》的教育精华实在是太多,需要我们有一本《三字经》,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时时进行研究,时时进行学习!力争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