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湯圓”報紙上看到的文章

外公去世那年,母親含淚燒掉了外公做鞋用的夾板,楦頭等工具遺物,唯獨就下了一副賣湯圓的挑子,那是外公很多前討生活用的。如今,這副湯圓挑子一直放在母親的房間一角,這麼多年過去了,那根彎彎的桑木扁擔被外公的汗水染成褐色,木質的湯圓挑子卻一直沒有朽爛,因為母親每年夏天都會給他們上一遍桐油,隔些日子就會拿到陽光下曬上半天。

記得外婆七十大壽那天,我們買了很多禮物給她祝壽,母親張羅了一桌好菜,那天,外婆高興的合不攏嘴,一雙小腳跑進跑出的忙活著,那天,外公外婆都穿上了母親為他們定做的緞子新衣衣服上大朵大朵的菊花,透出一股濃濃的喜氣。

外公外婆容光煥發,面對著那個大蛋糕和滿桌的菜餚。外婆的目光仍然遊移不定,最後定格在外公的臉上,這時候外公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笑嘻嘻得說”呵呵!我忘記了。”然後跑進屋裡,將那副湯圓挑子擔了出來,擺上爐子和鍋,一邊燒水,一邊拿出冰箱裡的湯圓粉,手腳麻利的捏起就湯圓,看著淌著汗水的外公端上來的熱氣騰騰的湯圓,外婆滿臉的皺紋都舒展開了,面上竟有了一絲紅潤。

外婆張著缺牙的嘴對外公說”老頭子,手藝還沒生疏啊!”

”是啊!幾十年的手藝,哪能說丟就丟呢!”外公笑呵呵地應著。

外公年輕時候很窮,11歲就出門做學徒,在小鎮的一家包子湯圓鋪學白案手藝。吃了很多苦,出師後沒錢接門面,就找木匠做了一副湯圓挑子,走街串巷賣湯圓。後來日本兵進入江漢平原,外公隨著難民,挑著這副湯圓擔過了長江,在江南一帶以賣湯圓為生。有一天,外公看到了一個蓬頭垢面的要飯女人因為飢餓倒在路邊,就給她盛了滿滿一碗熱乎乎的湯圓,一勺一勺地喂進女人的嘴裡,……在那個兵荒馬亂的特殊年代,他們就這樣相識了,一碗甜甜的湯圓,讓他們在亂世中走到了一起,相依為命竟結成了一段數十年的姻緣。這個要飯的女人就是我外婆。一個被大戶人家遺棄的苦命的童養媳。

後來日本戰敗投降,返鄉後,外公改行做了鞋匠,那副湯圓挑子卻一直保存了下來,怪不得每年外婆過生日那天,外公都會在湯圓挑子上煮上一鍋飄香的湯圓,一直以為是外公在顯擺他的手藝,沒想到這是外公外婆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回味他們當年的邂逅,。是想讓一家人分享他們的美好記性。
”一碗湯圓”報紙上看到的文章這是我在報紙上看到的,

”一碗湯圓”報紙上看到的文章​媽呀!字寫的真難看​​,將就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