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千百般离愁别绪,终归化作一句: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 送人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纵有千百般离愁别绪,终归化作一句:别有人间行路难

相聚自然欢欣,分别自是神伤,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分分离离。

古往今来,以送友惜别为主题,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作。

这其中,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黯然神伤,有“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一往情深,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谆谆寄托,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言壮语。

今天,我们来领略一下,一向豪放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是怎么样送别友人的。

一. 开篇点题的上阙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提起“阳关”二字,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王维的千古名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因为这首传唱不衰的佳作,后来被乐师配上曲调,成为了送别必唱的《阳关三叠》。

辛弃疾送别友人,也是少不了要吟唱一番《阳关曲》。曲虽罢,泪未干,辛弃疾将送别的场景用一组对比的词语浓缩成一句话,把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尽数道出。

稼轩先生一生豪放,壮志在胸,当然不会就只会咿咿呀呀的哭泣的。紧接一句,用功名和餐食做对比,对友人进行开解和劝慰。

可是,将功名比作馀事,这并不是心怀天下的辛弃疾的性格啊。足见这是一句反语,既表达了抗战救国、壮志难酬的无奈,也表达了对贪图享受的朝中官员的激愤。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江中水连天,树随天远;空中云带雨,山被云遮。好一幅压抑的画面,这种景象与送别场景交相映衬,为分别徒增了几份凄凉和不安。

山雨欲来风满楼,也许,未来的人生,将来的家国,也是一样的风雨飘摇吧。


纵有千百般离愁别绪,终归化作一句:别有人间行路难

二. 另辟蹊径的下阙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古今多少事,何处是悲欢? 烘托出了无限悲凄的离别场景,辛弃疾笔锋一转,采用问而不答的形式,将离愁别绪写出新意。


稼轩先生明明在送别友人,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的事。言外之意,思想境界应有进一步的开拓,国家的安危是更应该关注的。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我的朋友啊,自此一别,乘船远去,江水湍急,山高水长,一路多保重啊。

可是,你有没有想到呢?比起这江水的惊涛骇浪,人间的道路还有比这更险恶的风波呢。

辛弃疾将官场的政治风波与人情险恶,同跋山涉水的艰难旅途相比,道出了多年来一心为国,却郁郁不得志的切身感受。


纵有千百般离愁别绪,终归化作一句:别有人间行路难

三. 小结

辛弃疾一生为国为民,却屡屡招致弹劾,但始终积极进取、颇有政绩。

奈何奸佞当道,终致免职。从此便在江西一带闲居,长达二十年之久。

这首词便是这个时候送别友人的离别之曲。稼轩先生写送别而不困于送别,由离愁别绪上升为家国之恨,由旅途艰险联想到政治风波。整首词思路开阔,立意深远,激励后人。

今天的你我,在前行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稼轩先生的励志精神,也不要忘了稼轩先生的那句:

别有人间行路难!

#行路难# #送别# #辛弃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