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新時代下的勞動教育是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文|王佳依

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這樣寫道:“進入21世紀後,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人類的議題也逐漸轉向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科技。”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而這個不遠的未來似乎已經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或許某一天,人工智能將取代我們當下生活中的各種家務以及社會中現有的一部分工作。

那如今,勞動教育還重要嗎?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可以讓孩子獲得什麼嗎?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勞動教育除了簡單的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在新時代,勞動教育又被賦予了哪些重要的意義呢?

勞動教育是培養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如今,勞動已經重新被定義。通過勞動來發育大腦,從而培養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照顧他人的能力,成為了當下勞動教育和勞動素養培育的重要意義。

大家知道著名日本作家林明子和筒井賴子合作完成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系列嗎?或許,關於勞動教育,書中簡單的圖畫和文字可以讓你找到想要的答案。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講述了一個五歲的小女孩第一次獨自上街買東西的場景,相信這樣的畫面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出現過吧!對於小女孩來說,從家到不遠處的街口小店卻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有一輛自行車衝過來了,好危險!”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哇,跌倒了,膝蓋破了皮,她會哭嗎?”

“手中的硬幣掉了,怎麼辦?”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終於走到小店門口了,要怎樣和老闆開口買東西?”

幾乎所有的勞動都具有複雜性和系統性,完成任何一項勞動都需要有能力和經驗的積累。像上街買東西,看似很簡單,其實整個過程也是由無數個細節構成。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例如,如何規劃從家到小店的路線;如何安全、守規則地過馬路;如何找到要購買的物品等等,對於一個五歲的小女孩來說,對這一過程的把握,也是對勞動素養的培養。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此外,在作家的同系列繪本《阿惠和妹妹》中,媽媽臨走前把照顧妹妹的責任託付給了阿惠。可是,阿惠一時疏忽竟然讓妹妹走丟了。幸好,她很快鎮定下來,把妹妹找了回來。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故事和《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有異曲同工之妙,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心底都潛藏著超人,擁有保護幼小的勇氣,從中展現出來的責任感,會引領著孩子們成為了一個有擔當的大人。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孩子們在勞動、分擔家務、照顧家庭成員的過程中,從細微處的拿捏到整體設計的規劃等,都幫助他們養成有條理的思維、嚴謹的做事風格,從而積累了體驗和成長。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日本兒童文學研究者、教授宮川健郎說:“孩子並非爬平緩的山坡逐漸成長。而是出現某個契機,好比正爬一層樓梯或剛拐過一個轉彎處,突然出現某個時點就成長了。”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怎樣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去

我們在這裡要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個故事:

朱家的生活看起來不錯,房、車、花園,一應俱全;爸爸和兄弟兩個被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這一天晚上,任勞任怨、辛勤顧家的媽媽突然不見了。一紙留言:“你們是豬!”表明了媽媽對朱家父子的不滿和失望。沒有媽媽的朱家亂套了!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這個看似有點荒誕的故事來自著名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的作品《朱家故事》

。故事中的媽媽操持著家裡的一切家務,安東尼·布朗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引導大家對於如何處理家務瑣事和分擔和分工,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同時,如何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呢?這對家長來說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可能遇到孩子不配合、有始無終,甚至產生反感的情緒。

在這裡,也給家長以下這幾點建議:

·家長要給予孩子勞動必要的尊重。

孩子參與勞動,可能不熟練,甚至帶來很多麻煩,但家長要明白,這是孩子在成長,應給予鼓勵,應付出耐心。

·家長不能把勞動教育簡單化。

“今天你洗碗。”,把活兒一推,就不管了。這樣無意中就把勞動解釋為負擔,會產生負面影響。家長切忌急功近利,教育的一大敵人就是急功近利。

要精心設計孩子參與勞動的層次,遞進展開。一開始太複雜,孩子沒有辦法完成,就會索性一推了之。

要精心設計你的激勵辦法,讓孩子有成就感;多注意孩子勞動的細節,在細節上及時肯定。當然,如果孩子在整個過程規劃上有創新,就更值得明確表揚。

·家長要有物質準備。

例如給孩子配備工作區域和勞動工具,讓孩子根據興趣自主勞動。勞動的主動性,比被動完成家長安排的工作更重要。

·多設計一些集體勞動項目,最好大家一起動手,群體勞動教育效果更好。

尤其不要大人在做自己的事時,讓孩子一人做家務。家長要認識到,一起勞動是難得的與孩子交流的機會。一起勞動,家長和孩子處於平等狀態,容易打開心扉,平日的一些疙瘩也許就因此解開了。

大家都很熟悉演員黃磊和孫莉的大女兒多多吧。她作為明星的孩子,自然從出生開始就備受公眾的關注。這位懂事、乖巧又多才多藝的女孩在幾年前大熱的綜藝《爸爸去哪兒》中,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如今,她父母的微博中也時常曬出黃多多的日常,自從妹妹和弟弟相繼來到這個世界,作為姐姐的多多也幫著父母一起照顧他們,擔負起作為姐姐的責任。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在家裡學做烘培;為全家人做一頓精緻的晚餐;為妹妹佈置一個冰雪奇緣風格的生日會現場……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家庭中的勞動教育也是愛的教育,責任感的教育和儀式感的教育。孩子們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潛質,從而收穫美好的人生。

勞動教育是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入住白宮後,依然要求兩個女兒每天自己整理房間,力所能及的小事都儘量自己完成,而非完全依賴於管家。除此之外,她還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開墾白宮花園,將其變成白宮的菜園。

米歇爾在自傳《成為》中這樣寫道:“我不是一名園丁,在這之前也沒有幹過園丁的活,但由於我們家對吃飯的要求比較高,因此我現在知道6月的草莓吃起來甜美多汁,深色葉子的萵苣營養最豐富,用烤箱自制羽衣甘藍脆片其實沒有那麼難。”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米歇爾把白宮的菜園當作一個戶外教學課堂,孩子們可以前來參觀,並學習如何種植作物。這件事的意義在公眾中引發了一場關於健康、營養和勞動教育的討論,尤其是在學校和父母之間。

我們必須承認,開展勞動教育之前,還是要讓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立在辛勤勞動之上,從而讓教育迴歸到實際的勞動實踐。

比如杜威和陶行知所主張的烹飪、縫紉、家用電器維修、農作物種植與小製作、小發明等與他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而又力所能及的實際操作,學生的成長也就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他們的創造力被激活,他們的生命力被喚醒。

勞動教育不僅僅致力於勞動觀念的培育,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在勞動中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倡導在高科技時代下的現代“新生活”方式。只有這樣,在不遠的未來,孩子們才能獲取持續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大家對這位博主一定不陌生吧~

她是國內知名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她拍攝的視頻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著田園生活的衣食住行展開,韻味十足。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古法的工序、古老的中國傳統、古樸的炊具,再配上素雅的服飾和悠揚的古調,在她的手上,美味的佳餚、筆墨紙硯和家居用品都能一點一點地做出來。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她的作品向廣大網友傳達出的是積極向上、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甚至在海外都圈粉無數。

為何李子柒會成為“全球網紅”,因為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

勞動可以創造幸福,勞動是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活動,也是通用的語言。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最後,我們再和大家分享一個美麗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叫艾莉絲的小女孩,她答應爺爺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觀察人生百態;第二件事是居住在海邊,過詩意的生活;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前兩件事不難,難的是第三件事。直到有一年的春天,她喜出望外地發現山坡上開滿了一大片藍色、紫色和粉紅色的魯冰花時,她突然間明白了自己要做的第三件事是什麼。

那一整個夏天,她的口袋裡都裝滿了花種子,她把它們撒在了鄉間的路邊、教堂後面……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這位叫做艾莉絲的女孩後來變成了一位風燭殘年的老太太,當她漸漸長大、漸漸變老,經歷了世俗的人間煙火,心裡面卻依然裝著詩和遠方,還可以播撒美麗。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這個故事出自芭芭拉·庫尼創作的繪本《花婆婆》,由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方素珍翻譯,我們也用這個小故事來結束關於勞動教育的探討。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勞動創造了人。”從教育的角度看,這是一句真理。正是勞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是勞動給予了孩子們無限的想象力;是勞動讓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願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

都能在勞動中收穫最質樸的幸福!

趁著美好的時光,

讓我們趕快動起手來吧~

圖片來源|噹噹網、新浪微博、愛奇藝,參考內容來源|公眾號“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中小學校長論壇”、《成為》一書/米歇爾·奧巴馬 著、“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人工智能時代,還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