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路走对门拐错,高一文理分科是关键(上)

避免路走对门拐错,高一文理分科是关键(上)

本文包括三部分:一、应尽量避免选择文理的误区

二、怎样选择文理 三、建议(重磅干货)

★据媒体报道,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加上出国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处于待业的往届毕业生,预估届时将有1000万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

★近几年每年毕业的约700万大学生中,约有150处于失业状态。

★找工作时流的汗和泪,是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女同样也怕选错行,女的入错行、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很有可能会“嫁错郎”。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要打破毕业即失业,就要瞄准就业选专业,(大学)专业往往影响你的就业方向(职业)。用职业倒推大学专业,用专业倒推高中文理选择,如医生、如公务员等,而大学选专业的基础是高中分科时选文科还是选理科!

★文理的选择虽是一念之间,结果却能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理科确实比文科的选择面更广。理科的优势是选择面广,学习的东西也比较专业,就业的时候方向比较明确,竞争也比较少。如果你学习的是生物工程,那么在这个方向的工作职位上,那些别的专业比如经济学或者桥梁设计、邮电通讯方面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竞争。但如果你学习的是市场营销,那么招聘营销人员的岗位,其实几乎所有学文科专业的人都有和你竞争的潜力,虽然你会比较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像生物工程对于桥梁设计那么绝对。

但理科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的专业会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学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关的其它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虽然你可以去选择市场营销或者企业管理之类的工作,但这就意味这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完全作废,必须重新做起,悔不该!

理科的学习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如果你在某个科目上实在学不好,那么这个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会跟优秀学生拉下惊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数学来说,优秀的学生数学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实在学不好数学,那么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语文、政治这样的科目上,就不会有如此惊人的差距。

从目前的职业分布以及就业形式来说,文科的路确实要比理科窄一些,而且通常在人文领域做大做强的人通常是有理科工科背景的人。

不过文科专业培养出来的素养以及底蕴是很多理科男无法比拟的。

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哪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应尽量避免选择文理的误区

(一)“墙头草”现象

班里或者学校里,哪科报的多,我就报哪科。

(二)固守传统观念

不认真了解现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死板守旧。

认为学文科的笨,于是便不学文科;有不少学生认为,文科比较好学,除了数学,大多学科只要背一背,记一记,多花一些时间就容易拿到分数,这其实是一种对文科的偏见(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要把读文科当作投机的机会)。

(三)性别

一般认为男生偏理,女生偏文,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一个文科班,五十几个学生,男生只有十来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如何看待文科班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是因为女生更适合读文科吗?女生认识上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她们感受力、洞察力比较强,有表达上的优势,选择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倾向于关注自然科学,喜欢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分析力、判断力强,逻辑思维发达,选择理科也在常理之中。不过,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关键还是前面提到的要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个性

能力的倾向

各地的高考状元,女生多男生少,说明无论学文还是学理,女生都处于优势。

很多理科班中,有一部分理科厉害的男生要等到高二、高三才会“发威”,高一时他们还没有玩醒,这对一直勤奋学习的女生是很不利的。

(四)过早的为将来工作寻找门路,认为哪科好赚钱就选哪科。

要考虑可持续性和发展变化,要考虑本人的实力和能力倾向

(五)情感取向型

认为某某教师有魅力,某某同学和自己关系特别好(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随之选择追随他(包含早恋因素)

(六)盲从或反对家长的意见

(1)盲从

由于重理轻文的社会风气,许多家长在指导学生文理分科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社会偏见,他们没有发展的眼光,只是根据目前高校的招生现状和就业形势,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选择理科,他们认为只要选择了理科,孩子前途的保障系数就大大提高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选择理科,未来才有出路。这些认识显然都是错误的。

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文理科时,只应起一个参谋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对各种情况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的分析。但是,不要勉强孩子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志愿,更不应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当孩子的选择与家长不一致时,家长要改变观念,全力支持孩子的选择。在选择文理科时不要过于功利,家长不要以牺牲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前途为代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都有长处短处,只有将兴趣爱好和学科优势

结合在一起时,孩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也只有把孩子的选择和孩子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时,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

(2)赌气

和父母赌气,家长想让我学理,我偏学文。或相反。

以上这些都不是选择文、理科的正确依据,而且常常是导致选科后学习困难的主要的直接原因。

二、怎样选择文理

(一)兴趣和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力量,时间越长越能凸显其威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选文、选理,兴趣是第一前提。兴趣和爱好可以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喜欢学文,感觉学文科有优势的学生,我们建议他学文;同样,喜欢学理,逻辑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建议学理。

但是,部分学生不管是对文还是对理学习的兴趣都不浓厚,所以我们老生常谈的说以兴趣选择其实也并不明显。举例:理改文的黄建达

另外,是否以兴趣为主还需要结合家庭经济条件。

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的学习得心应手,在竞争上胜人一筹,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那么怎样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呢?如果你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时间获得的效果比其它科学花费更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效率高、效果好);如果你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都说明你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你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你的特长的发展。

(二)要根据个人学科优势(学科成绩)来选择

查阅自己各科成绩,以及文综、理综成绩

的排名,并作具体分析比较,看自己哪科更具竞争力,因为成绩本身就反映了很多问题,比方你的兴趣,你的思维方式,智力优势等。

一个学生文综考了180分,理综成绩只有200分,从表面上看理综成绩优于文综成绩,但从名次上来看,理综的成绩排名还可能远在文综之后,因为分数是在两类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去排名的,二者的绝对分数不具可比性。所以注意相对优势,要明白自己的实力在年级、全县、全市、全省的排名。

注意政史地理化生中的拉分学科,它们对文理科的选择至关重要。

语文、外语好,史地政好的学生建议学文,尤其语文、外语内容有很多与史地政是相通的,会互相促进;数学好,物理、化学好的同学,建议学理,也是因为理科之间有更多相通之处,会互相促进。

假如各科实力分布均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同学们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总会有更喜欢的。

在咱们学校,前几年成绩较差的一般选文,但现在家长和学生的认识更趋理性,选理的也不少。

(三)要根据高考形势

1. 河南省高考中,理科考生较多,文理之间约为2:3的比例,招收理科考生的学校和院系(专业)也较多;文科考生少,招收的学校也少。

2. 艺术类的学生,选文选理都可以,但是选文的较多

3. 近两年文科重点分数线及新二本线(实为老三本线)比理科高不少,但是顶尖大学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大多低于理科。

2012——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

避免路走对门拐错,高一文理分科是关键(上)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院校

平行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括号内的为理科)


避免路走对门拐错,高一文理分科是关键(上)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院校平行投档分数线

清华大学2018年对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档线文科为670分,理科为688分;

北京大学2018年对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档线文科为666分,理科为687分;

复旦大学2018年对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档线文科为663分,理科为680分;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对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档线文科为664分,理科为681分。

4. 现在有的高中生,刚进入高一就已经提前做好了选择文科或是理科的准备。其实很多时候,高中学生还处于懵懂之际,并没有明显的文理倾向。因此,教师、家长在引导学生如何选科时,并不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依据,而是以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为目标,相当数量学生在选择分科时,也把上大学、上好大学放在了首位。

(四)要根据就业前景

观察、分析社会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此次文理科选择不光为了考好高考,从长远上看,还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打算,打好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将逐步进入文科生治国时代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端服务业方兴未艾。

(五)性格

外向相对适宜读文科,个性内敛相对适宜读理科。内向不是毛病,但一般不利于个人发展进步。

性格色彩测试及解析。

(六)未来的自我规划(个人职业规划)

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

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般选择理科。

如果准备出国深造,一般会选择学理。

(七)家庭背景

这里说的家庭背景其实很现实。父母从事的行业,人际圈,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充满独立坚定的想法。所以这里的家庭背景不单单指的是父母的想法,更多的是父母可以提供帮助的资源。虽然这条比较功利,不过对于当下的社会现状来说,也算是部分孩子成长的捷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