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讨厌中国白酒


为什么我讨厌中国白酒

微信搜索公众号“行知无界”,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人体内分解酒精的是乙醛脱氢酶,酒精进入人体之后,首先由肝部的乙醇脱氢酶将酒精主要成分乙醇转化为乙醛,接下来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无害的乙酸,也就是醋的主要成分。

由此可见,分解酒精的主要器官是肝部,所以喝酒不当会伤肝。

问题偏偏在于,中国汉族,也可以说整个东北亚人种,体内乙醛脱氢酶是有问题的,很多人携带的乙醛脱氢酶有变异,活性太低。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喝酒就脸红,比如作者我本人,很多人认为这是性格因素,喝酒脸红的人容易交往,事实上是身体对酒精分解太差造成的。

东北亚人喝酒脸红,国际上有个专有名词叫“亚洲红”,因为白人和黑人喝酒极少红脸。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即便东南亚人种的乙醛脱氢酶变异率,也远低于中日韩三国人。

说到喝酒,有一段比较有趣的历史,欧洲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里,淡啤酒是日常主要饮料,甚至多过喝水,知道为啥嘛?

因为卫生条件太差,饮用水污染严重,啤酒经过沉淀和酒精消毒相对比较健康,可以说欧洲人一千多年前就练出来了。

其实同时期中国也有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但中国人用茶叶解决了。

我为什么讨厌中国白酒,正因为往往追求高度数,所谓好酒没五六十度都不好意思见人。然而,中国白酒只有中国人喝,酒精分解能力更好的白人或者黑人都不喜欢。

大家可以打听一下在国外的朋友,中国白酒在国外能不能卖出去,包括我们奉若国宝的茅台五粮液之类,有多少外国人在买。我记得外国人评价茅台是“液体剃刀”,用东北话形容是,喝下去划嗓子。

当然,不能绝对的说外国人完全不喝中国白酒,但真的非常少,我印象里有一个特例是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当年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白酒在俄罗斯大受欢迎。后来俄罗斯朋友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经济困难,生活资料生产供应不上,俄罗斯人无酒可喝只能找替代品。

日韩两国虽然面临中国汉族同样的问题,但其传统酒类跟中国白酒完全不一样,比如日本酒,绝大多数情况下专指“清酒”,度数通常十几度,中国白酒如果只有十几度好意思叫 白酒吗。

(说句题外话,有一种认知误区,日本清酒也属于白酒,其实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国白酒属于蒸馏酒,清酒则是发酵酒。)

以我的经验,洋酒分界线是四十度,超过四十度的很少,外国人在纯饮时往往加冰块,其实一个作用也是按照个人口味稀释浓度。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本不擅喝酒,又喜欢喝高度酒,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后果是什么?

我来告诉大家,中国肝癌发病率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