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维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说姜维(字伯约):“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字里行间鲜有溢美之言,少有褒奖之意。

如此评论姜维,似乎不像陈寿一贯的做派。评说蜀汉英雄,陈寿通常是多褒扬少贬损,比如,称赞关羽、张飞为“万人敌”,当世虎臣;赞誉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即便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也温婉评价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坚则为昏暗之后”。

继诸葛亮之后任劳任怨、独撑倾斜蜀汉大厦的姜维难道真的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吗?其实不然,陈寿之所以这样差评姜维,是因为他自身迫于生存的无奈。陈寿究竟有怎样的无奈?这要从姜维“诈降钟会”说起。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维

蜀汉后期,曹魏王朝也是日薄西山,朝政由司马家族把持。公元263年,司马昭欲吞并西川,便指派钟会和邓艾率军进攻蜀地。蜀将姜维领兵驻扎剑阁拼死阻挡,苦战月余,钟会始终未能得逞。姜维与钟会对峙无法脱身,邓艾乘机带兵绕过剑阁,成功偷渡阴平,斩杀了绵竹守将诸葛瞻父子,挥军直逼成都。刘禅孱弱无能,不做一丁点有谓或无谓的挣扎抵抗,直接开城投降,城内百姓若不是看见他与文臣武将那一张张“苦瓜脸”,还以为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姜维听闻蜀汉灭亡,悲愤不已,但势如覆水,不可收回,姜维不得不遵从刘禅旨意投降魏军。然而,姜维身降心不降,他决定将计就计,借助钟会的力量,寻机北进讨伐司马氏,意图复兴汉室,完成诸葛丞相的遗愿。于是,在取得钟会信任之后,设计擒获了邓艾父子,报了夺城之恨。随后,又挑唆钟会反司马氏,自立益州牧,与司马昭分庭抗礼。钟会权欲熏心,依计行事,谁料人算不如天算,事情最终败露,钟会被魏兵乱箭射死,姜维见大势已去,挥剑自裁,利刃刺穿腹部扎在廊柱上,虽已气绝,但依然怒目仰天,不肯闭眼,魏军监军卫瓘知其心意,惋惜地说:“蜀国之亡,绝非将军之罪,实是后主无道而致啊。”话落,姜维闭目垂头。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维

表面上看,姜维诈降与陈寿的无奈并无一毛钱的关系,但究根到底,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

最初,陈寿是蜀汉公司的职员,为董事长刘禅工作。后来,司马炎灭吴并蜀,一统天下,受禅称帝,建立西晋王朝,陈寿又变成了西晋集团的员工,由于他能书会写,被老板司马炎提拔为“修史”部门经理。你陈寿端司马家的碗,就得受人家管,如果你想问题、做事情不遵从老板的意图、不看老板的眼色,那么,丢掉工作事小,丢掉性命事就大了。单就姜维来说,在陈寿的心里应该是知恩图报、忠勇守义的之人,况且他们同是故国人。但在司马炎的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仇“魏”分子,图谋不轨之徒,恨不得喝其血食其肉。试想,你陈寿即使赏识姜维,那也不敢任性公开夸赞,如若敢明目张胆地表扬老板憎恨之人,公然与老板做对,哪么,产生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但陈寿不傻,老板不许说的话他坚决不说,老板不让干的事情他坚决不干,老板讨厌的人他坚决厌恶,老板批评他坚决贬低,与老板保持一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顺者昌逆者亡绝对是封建专制时代保身立命的最普遍的哲学。

话又说回来,既然是传记,那总得给姜维一个定论吧,就如同石碑上的墓志铭,不管是好还是坏,须得写上几行字,以昭告后人,总不能像武则天一样立块无字碑,让后世无端地去揣测,若是这样,就是对故人不负责任,对历史不负责任。两权相害取其轻,所以陈寿无奈地给了姜维差评,唯有如此,才能迎合老板司马炎的意志,也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维

好在,陈寿聪明,懂得曲折迂回,既然不能明着褒奖,那就隐喻暗示,自己不能说可以借他人之口讲出来。据《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记载,诸葛亮在天水收服姜维,见小伙子朝气蓬勃,小有韬略,孝母敬老,心生喜欢,在给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推荐信中毫不掩饰地说:“姜伯约做事忠心勤奋,思考问题详细周密,其德行胜过李绍和马良等,的确为凉州上等士人。据我观察,姜伯约有胆有识,精通兵法,才力过人,而且忠心于大汉,宜委以重任”。后来,诸葛亮有意把姜维作为他的继任者来培养,并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姜维能入诸葛亮的法眼,得到权威认证,足见他的才能非同一般。诚然,一家之言未必真,所以,陈寿在传记中又引用了刘禅的贴身秘书郤正的评论:“姜伯约居上将之显位,处群臣之首列,住室简陋,家无余财,侧室无侍妾之欢,后庭无音乐之娱,衣服仅求够用,车马仅求乘用,节俭饮食,不华不奢,公家所给费用,随时用尽不留”。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维

看起来,姜维虽位高权重,但不骄淫奢华。对这样廉洁朴素的干部,领导理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以鼓舞其信心,激励其士气。然而,刘禅这个领导偏偏情薄义寡,耳聋眼花,对姜维的品行充耳不闻,对其才能视而不见。即便这样,也就罢了,但刘禅宠幸宦官黄皓,听信谗臣阎宇,任由他们包括陈寿赞誉的费祎给姜维上眼药、使绊子,使得姜维工作处处制肘,屡屡受阻。领导不支持,同僚下烂药,北伐无帮手,注定了姜维壮志难酬,空留遗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愤愤不平,作《剑门感蜀亡事》叹惜姜伯约:自惜英雄有屈伸,危机应变亦逡巡。阴平穹寇非难御,如此江山空负人。的确如此,薄情刘禅负了姜维,但忠义姜维却不负蜀汉。

纷争三国,但凡英雄豪杰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守“士为知己者死”的做人信条,敬服“知恩图报,执礼重义”的伦理道德,姜维亦不例外。在五虎上将以及擎天支柱诸葛亮相继去世之后,蜀汉元气大伤,内部,刘禅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奸馋跋扈,纲常败坏,国力日渐衰弱;外部,吴蜀联盟土崩瓦解,曹魏雄兵虎视西川,内外交困,蜀汉大厦摇摇欲坠。假如,乘蜀汉衰微之际,姜维另投司马家族,凭他的才干,谋得一官位,过上滋润的士大夫生活应该不成问题,亦或发动兵变,取刘禅而代之,建立姜氏王朝,也未尝不可。但历史没有假如,只有史实。姜维感念知遇之恩、授学之情,决然扛起诸葛亮的大旗,痴心不改、不屈不挠继续“北伐中原,匡扶汉室”未竟事业。英雄纵有凌云志,天道不酬空遗恨。最终,姜维还是功败垂成,一己之力未能撑住蜀汉这座千疮百孔的破败大厦,残砖碎瓦把他掩埋在堕落的王朝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英雄泣血空悲歌的姜维

感恩报德,重情守义,固然是做人处事的好品质,但前提是要明世知势,如果不识时务,不明世理,那么,就算是以身相报,以命谢恩,终不过是一曲泣血的赞歌,一幕血书的悲剧,姜维如此,梁山好汉吴用、花荣报恩宋江魂断蓼儿洼亦是如此。

匡扶汉室南柯梦,英雄泣血空悲歌。陈寿评价是真也好,是假也罢,都如云烟消散在历史的天空里。如何要辨个褒与贬、对与错?我倒想起李清照的一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