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捧起一本書,我們很多的時候就是想要在一本書裡學到知識、道理。但是讀書幾十載,鮮少讀書讓我落淚,第一次在讀到《你讓我成為媽媽》時,因為哭而不敢給媽媽打電話,這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最好的詮釋吧。

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你讓我成為媽媽》

這本書不得不說一下,《你讓我成為媽媽》一書裡很簡單地展現了一段幸福的家庭親子關係。當下,親子關係話題備受關注,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無疑是每個家庭的一大難題。和大多數給3-6歲孩子親子共讀的圖畫書不同的是,這本書是一本基於母愛的親子關係之書,它並不主打有趣的、出人意料的母愛故事,整本書主要是描畫出了一個媽媽從最初孕育寶貝生命到養育孩子,最後到他長大,不禁讓人感嘆生命的神奇,也讓孩子們知道TA從哪裡來,在他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媽媽在做什麼,他的到來有多重要。

這本書不僅描繪了母子情深,更讓孩子懂得媽媽的愛,更為重要的是,它是一本可以送給每個女生,每個媽媽的書。

在內容上,它向讀者和孩子們展示了,作為一個母親,從期盼孩子降臨到緊張地等待他們的出生,有緊張的心情,有期盼的念想,有好奇的想法,刻畫出一個新手媽媽的狀態。從孩子每一天的成長,陪他玩陪他鬧,生病時害怕,心煩時無奈,到幸福享受與孩子一同的快樂。母親之路的五味雜陳融在一起,讓每個媽媽懷想起自己從少女轉變成為媽媽時的酸甜苦辣與幸福,這是一部女孩成長為媽媽的幸福之書,是每一個女性人生階段的美好記錄。

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正如內文“你可以感受到我很緊張嗎?”,假如給我們這樣寥寥幾筆,我們會怎麼畫呢?這本書的圖畫之所以感人,就在於插畫師可以為這麼簡單的文字畫出非常匹配、非常豐富的場景來。緊張,似乎是每個準媽媽的常態,所以,媽媽在不時地照鏡子,看看今天的肚子是不是比昨天更大了一點,你是不是長大一點點呢?

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還有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她的孩子不一定最漂亮,但是要健康。書中“有十個腳趾頭,七斤多重。”一句樸素到沒有任何修飾語的描述,卻讓母親的心安穩了下來。每個媽媽都一定清清楚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寶寶,確認TA的健康,記住TA的體重。很慶幸的是,十個腳趾頭,說明寶寶沒有很健全,七斤重的寶寶也說明他很健康,這是作為一個母親多值得放鬆的事情啊。

除此以外,《你讓我成為媽媽》不單單是一本母愛之書,還是一本“親子平等關係”之書。

大多數的母愛繪本傾向於表達母愛,母親多麼愛孩子,想讓孩子感謝母親的艱辛與不易。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過於強調母親對孩子的愛,忽視了孩子對母親這個身份的重要性和愛。

首先,“我”能成為媽媽,是因為“我”作為媽媽有了“你”。不管是母親還是孩子,社會地位而言是平等的,所以,孩子降臨到世間也是對母親的成就,有了寶寶,母親才能成為母親。這一刻,讓孩子們知道,孩子和媽媽是平等的,孩子是開啟媽媽之路的引領者。這也是作者在創作圖書中折射出的一種彼此尊重的觀照。

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其次,相對於孩子而言,成年人在生活中擁有不可撼動的權威和優勢地位。成年人往往會以一種權勢要求和命令孩子,有時一些家庭的矛盾正是因此而生。年齡和社會閱歷從來都不能成為生活主角的話語權,在一個家庭裡,每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因此,在整個社會中,每個獨立的個體同樣是平等的。在母愛中,“你讓我成為媽媽”是媽媽的心聲,是對孩子的感謝,也是孩子的呼喚。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這本書的“平等”關係建立在了書名之中,這本書的英文原名為“you made me a mother”,按照直譯的方式,書名應該是《你讓我做了媽媽》,但是譯文“做了”這一詞有一種媽媽不得已或者被逼無奈成為媽媽的感覺,這有點違背內文的初衷和本意。然而,“成為”一詞包含一種成就感,因為孩子成就,“我”成為了媽媽,也是媽媽對孩子的感謝語。

美國著名詩人、人文主義者沃爾特·惠特曼曾說:“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你讓我成為媽媽》的最後一幕是放手,這也是讓我落淚的一幕。等孩子長大了,母親卻放手讓我遠走,我還記得當初那份初心嗎?

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20多年了,我看了本書,第一次因為哭不敢給媽媽打電話

雖然每個媽媽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是每一位母親都是一樣的純真和溫暖,她們的愛都是共通和美妙的。希望這本震撼心靈的母愛表白書,讓孩子懂得媽媽的愛,感受滿滿的幸福,在母愛建築的安全感裡健康成長。同時,也讓媽媽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孩子,共建一個幸福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