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上個星期和閨蜜帶著孩子參加了一個附近的親子游,本意是想拉近和孩子的關係,沒想到這次旅行卻鬧出很大的不愉快。

閨蜜可能是在家悶的時間太長憋久了,一見到我就開始吐槽在家帶孩子有多不容易,尤其是她家孩子亮亮還特別不省心。

亮亮今年8歲了,在我印象當中一直是個特別乖的小孩,怎麼在閨蜜嘴裡就變成了愛發脾氣、故意搗蛋的小淘氣包?

閨蜜當著孩子的面跟我說亮亮的壞話,我委婉提醒她"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閨蜜卻覺得不要緊。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果然,臨下車的時候亮亮就開始發火,不管閨蜜怎麼拉扯都不下車,母子兩人鬧得跟敵人一樣,勸都勸不住,一場以愛意出發的旅行就這樣泡湯了。

這種事並非個例,好多家長都吐槽自家孩子愛故意搗蛋,完全是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的無理取鬧。就好像上一秒他還對你笑臉盈盈,下一秒就開始坐在地上撒潑打滾兒了。

其實,孩子的搗蛋並非故意,只是因為家長沒有讀懂他們的"語言表達"罷了。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那麼孩子總是故意搗蛋的理由是什麼?

我家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邀請同學壯壯來家裡做客。我和老公生怕招待小孩子不周,所以對壯壯特別重視,還給他吃了平時不讓兒子多吃的炸雞。

倆孩子本來玩兒得開心,不知怎麼回事,兒子就突然開始鬧騰了,不讓壯壯碰他的玩具。我以為兒子故意欺負同學就嚴厲批評了他幾句,兒子氣得好幾天都沒理我。

後來老公跟我說,可能不是孩子故意搗蛋,而是我對他同學太熱情了,小孩子心裡嫉妒,覺得媽媽不愛他了。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看了我的親身經歷家長就應該明白了,孩子不是因為故意耍脾氣再調皮搗蛋的,他只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告訴家長,他對於某一件事特別不滿意。

有的時候,小孩子不會用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所想,或者因為害羞不敢跟爸爸媽媽說真心話,就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動作一旦過大,就會被誤認為是故意搗蛋。

以後孩子如果行為反常,家長要耐心思考,看到孩子搗蛋行為背後到底想表達什麼?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親子交流中,如何瞭解孩子的"非語言表達"?

1、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通常我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角度是片面的,大多數人會用自己的主觀意象去理解某件事。所以當孩子故意搗蛋時,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在無理取鬧,然後理所當然的教訓他。

如果想了解孩子的非語言表達,就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想想他為什麼要故意搗蛋。小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很簡單,你讓他不開心了他就鬧騰,快想想你"做錯"了什麼?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2、"旁觀者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你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往往你不是第一個發現的,而是其他人。這正印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旁觀者清。所以以後當孩子鬧騰的時候,不要急著訓斥,而是把自己剝離出來,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的情緒。

3、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

知識是從日復一日的生活點滴中輕鬆學出來的,小孩子的精力比較少,所以不太會懂得如何準確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大部分孩子都比較情緒不開心或生氣時很明顯,要麼哈哈大笑,要麼滿地打滾。

其實,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結果往往是有所偏差的,在不同人眼中會有不同的效果。為了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家長應該主動引導孩子開口說話,當他們故意搗蛋的時候,靜下來問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慢慢的,孩子就不會讓家長去猜測心意了。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4、提出解決方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孩子故意搗蛋是一種被傷害後出發的"被動攻擊"行為。如果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有效安撫孩子的情緒,那就和孩子商量出雙方都能滿意的解決方案。

希望家長以後能"放低姿態",學會和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解決問題,這時候就會驚喜地發現曾經的"小淘氣包"變成了善解人意的"小天使"。以後即便是教育孩子,他們也能積極配合。

孩子調皮搗蛋並非故意,先別急著打罵,先聽聽耶魯心理學家怎麼說

總而言之,以後在面對孩子的搗蛋行為時,不要只知道斥責孩子,讓他們不要再這樣做。家長一定要學會理解孩子的非語言表達,不要再誤解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