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對茶事的描述最多,一部紅樓夢,滿卷飄茶香,這與作者曹雪芹懂茶愛茶密不可分。

茶界趣聞中,就流傳曹雪芹居北京香山時,能於一碗茶水中,品出上半碗是正宗品香泉,而下半碗卻是水源頭的水,真是印證了鄭板橋這句:“從來名士能評水”。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正因為曹雪芹精於品鑑茶水、熟知茶性,所以在《紅樓夢》中,他能通過書中各位人物,將茶事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厚此薄彼?

今天來說說《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中出現的“老君眉”茶。

賈母一行吃了油膩酒肉,到妙玉櫳翠庵喝茶。

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

曹雪芹做為精通茶性的高手,寫賈母不吃六安(Lù ān)茶而要吃“老君眉”,並非貶低六安瓜片。六安茶在清代是朝廷貢茶,否則也不會被妙玉這等女子所收藏。賈母不吃六安茶,應是曹雪芹針對人物情節從茶性上來寫的。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六安茶和龍井、碧螺春同屬不發酵的綠茶,茶性寒。

一提“老君眉”,許多人就會想到湖南洞庭湖君山所產的君山銀針茶。君山銀針精選嫩芽製成,滿布毫毛,香氣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長眉,故名“老君眉”,在清代也列為朝廷“貢茶”。

君山銀針是黃茶,微發酵,茶性寒。

眾所周知,在六大茶類中,發酵程度越高,茶性就越溫和,越能消化積食、化解油膩。相反,發酵程度越低,茶性就越寒。油膩酒肉之後,若飲性寒之茶,容易鬧肚子。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賈母顯然注重養生也深知茶性,她在油膩酒肉之後,絕不會去品飲性寒的茶。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賈母酒肉之後不吃茶性寒的六安茶,怎麼會去吃同樣性寒的君山銀針呢?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真正原因:“老君眉”是武夷老君眉

福建武夷山茶農們都知道,在清代的時候,一千多個武夷名叢名錄中就有老君眉,那時就有“老君眉”茶名了。清代郭柏蒼《閩產錄異·貨屬·茶》中記載:“老君眉,葉長味鬱,然多偽”。

解放後,武夷山老君眉一度不見蹤影。1961年起崇安縣綜合農場接管武夷巖茶核心產區。到1980年,時任場長的羅盛財組織課題組,收集、整理保護巖茶名叢資源,終於在九龍窠背後一塊凹地上的荊棘叢中找到一棵老君眉名叢,葉片形如水仙。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在代代武夷茶人的悉心照顧下,老君眉品種得以保護延續。如今,通過短穗杆插無性繁殖的方法,老君眉的種植規模已經相當可觀。

賈府條件

武夷巖茶也是清代貢茶,經乾隆皇帝讚歎“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後,全國盛行武夷巖茶。

當時的武夷山大紅袍是朝貢皇帝的,老君眉則是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用來招待貴客和禮佛的。

以寧國府、榮國府當時的權勢地位,賈母享用珍貴的武夷山老君眉茶,條件完全具備。

用老君眉製成的半發酵巖茶,其湯色橙紅明亮、香馥味濃,和全發酵的紅茶一樣,茶性溫和,消食解膩功效明顯,符合《紅樓夢》中描述的特徵。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地理因素

從《紅樓夢》多處情節,可以看出故事的發生地是在北方京城,而非金陵,但書中“京城”究竟是不是北京,存在爭議。書中經常提到“金陵”,是因為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原籍是金陵,賈府在金陵還有房產老宅。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比如,書中說薛蟠在金陵打死馮淵後,帶著母親、妹妹大搖大擺進京來。

又如寶玉捱打一回,賈母大發雷霆,就說要備車馬回金陵去。

北方天寒,飲食多油膩,需要暖胃和消食去膩。注重養生者,大都飲用茶性溫和的茶,這客觀上更加印證了賈母所喝的“老君眉”即為武夷老君眉,而非君山銀針。黛玉喜飲龍井綠茶,或是她從南方來投親的緣故。

同是貢茶,賈母不吃六安茶,卻吃“老君眉”茶,厚此薄彼,何因?

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因為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蘊含極其豐富的人文思考。對待傳統國學,需要以辯證態度來審視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